请问对化学中成键3原则理解 化学键怎么理解好,有点不懂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成键三原则?是指离子键?共价键?的成键原则?

如何正确理解化学健~

通过对比回忆说出化学键的类型

化学键(英语:Chemical Bond)是一种粒子间的吸引力,其中粒子可以是原子、离子或分子。透过化学键,粒子可组成多原子的化学物质。键由两相反电荷间的电磁力引起,电荷可能来自电子和原子核,或由偶极子造成。化学键种类繁多,其能量大小、键长亦有所不同;能量较高的“强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而分子间力、伦敦扩散力和氢键等“弱化学键”能量较低。
离子键

1.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吸引而形成的,正负离子为球形或者近似球形,电荷球形对称分布,那么离子键就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发生静电作用,因此是没有方向性的。

离子键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一吸,两斥)

成键原因:①原子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存在范围: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2.一个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吸引成键,虽然在离子晶体中,一个离子只能与几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作用(如NaCl中Na+可以与6个Cl⁻直接作用),但是这是由于空间因素造成的。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样有比较弱的作用存在,因此是没有饱和性的。化学键的概念是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用来概括观察到的大量化学事实,特别是用来说明原子为何以一定的比例结合成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相对稳定和相对独立的、性质与其组成原子完全不同的分子。开始时,人们在相互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画一根短线作为化学键的符号 ;电子发现以后 ,1916年G.N.路易斯提出通过填满电子稳定壳层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或者通过两个原子共有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的概念,建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

量子理论建立以后,1927年 W.H.海特勒和F.W.伦敦通过氢分子的量子力学处理,说明了氢分子稳定存在的原因 ,原则上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通过以后许多人 ,特别是L.C.鲍林和R.S.马利肯的工作,化学键的理论解释已日趋完善。

化学键在本质上是电性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外层电子发生了重新分布(转移、共用、偏移等),从而产生了正、负电性间的强烈作用力。但这种电性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又可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原子得失电子后生成的阴阳离子之间靠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由于静电引力没有方向性,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可在任何方向上,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只有条件允许,阳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的吸引阴离子,反之亦然,离子键没有饱和性。不同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电性不同,所形成的晶体空间点阵并不相同。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而形成的相互作用。形成重叠电子云的电子在所有成键的原子周围运动。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以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共价键饱和性的产生是由于电子云重叠(电子配对)时仍然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电子云重叠只能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重叠,而不能随意发生重叠。共价键方向性的产生是由于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重叠的区域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稳定,所以,形成共价键时总是沿着电子云重叠程度最大的方向形成(这就是最大重叠原理)。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体系总能量降低。

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由于除了s轨道之外,其他轨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键时除了s-s的σ键(如H₂)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外,其他轨道所成的键都只有沿着一定方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共价键的分类

共价键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有单键(Cl—Cl)、双键(C=C)、三键(N≡N,C≡C)等。

(2) 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类,有极性键(H—Cl)和非极性键(Cl—Cl)。

(3) 按提供电子对的方式分类,有正常的共价键和配位键(共用电子对由一方提供,另一方提供空轨道。

如铵根离子中的N—H键中有一个属于配位键)。

(4) 按电子云重叠方式分,有σ键(电子云沿键轴方向,以“头碰头”方式成键。如C—C。)和π键(电子云沿键轴两侧方向,以“肩并肩”方向成键。如C=C中键能较小的键.C=C中有一个σ键与一个π键。)等

2.旧理论: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原子中必须有成单电子,自旋方向必须相反,由于一个原子的一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成单电子配对,因此共价键有饱和性。如H原子与Cl原子形成HCl分子后,不能再与另外一个Cl形成HCl2了。
3.新理论:共价键形成时,成键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分裂,成键电子填入能量较低的轨道即成键轨道。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子参与成键的话,其所提供的电子将会填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形成的分子也将不稳定。 像HCl这样的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大部分盐(包括所有铵盐),强碱,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如AICI3不是通过离子键结合的。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主要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酸,弱碱,少部分盐,非金属氢化物。

3.在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金属键

1.概述: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由于电子的自由运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因而是非极性键。金属键有金属的很多特性。例如一般金属的熔点、沸点随金属键的强度而升高。其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相关(便可粗略看成与原子外围电子数成正相关)。

2.改性共价键理论: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作穿梭运动,它不专属于某个金属离子而为整个金属晶体所共有。这些自由电子与全部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某种结合,这种作用称为金属键。由于金属只有少数价电子能用于成键,金属在形成晶体时,倾向于构成极为紧密的结构,使每个原子都有尽可能多的相邻原子(金属晶体一般都具有高配位数和紧密堆积结构),这样,电子能级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重叠,从而形成金属键。上述假设模型叫做金属的自由电子模型,称为改性共价键理论。这一理论是1900年德鲁德(drude)等人为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能所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种理论先后经过洛伦茨(Lorentz,1904)和佐默费尔德(Sommerfeld,1928)等人的改进和发展,对金属的许多重要性质都给予了一定的解释。但是,由于金属的自由电子模型过于简单化,不能解释金属晶体为什么有结合力,也不能解释金属晶体为什么有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之分。随着科学和生产的发展,主要是量子理论的发展,建立了能带理论。


#古贩曹# 高一化学中的氢氢为什么单键 而氧氧为什么是双键? -
(17356406411): 因为稀有气体是相对其他原子稳定的存在,所以其他原子会努力达到稀有气体的结构(见贤思齐?)氢原子对应氦分子,2个氢原子共用2个电子(单键)就使它们都达到稳定结构.氧原子对应氖分子,2个氧原子共用4个电子(双键)就都达到稳定结构(其实是π键,一般不要求) 总之都会趋向稳定

#古贩曹# 高中化学中单键双键三键是怎么形成的 -
(17356406411): 无机物的单双键可以从化合价中判断,一根键就是一对公用电子,物质为了获得较稳定的结构,总是有让电子数向2,8,18的趋向稳定性,如H2O中 O除了里层的2个电子还有6个电子,而H有1个电子,就会有相结合的趋势,O成8电子结构,H成2电子结构. 有机物的单双建的确定,其中最重要的是不饱和度,CxHyOmNn的物质的不饱和度为2*x+2+n-y/2 如果是简单的ch化合物去掉mn就好了.对于不饱和度 一个不饱和度可能是1个双键也可能是一个环,2个不饱和度可能是三键,可能是两个双键,也可能是两个环.物质结构的推断要灵活运用啊!

#古贩曹# 氨根离子的成键理论 -
(17356406411): 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有一对孤对电子,H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3个H原子分别和N原子形成3对共价键,即NH3,H离子由于没有电子,只有正电荷,则N的剩余一对孤对电子提供给H离子,形成氨根

#古贩曹# 化学网:化学键的单键、双键、叁键,对原子形成分子起什么作用 -
(17356406411): 影响结构和性质,例如乙烷(单键)、乙烯(双键)、乙炔(三键),由于化学键的不同是他们的结构不一样,由此影响他们的理化性质,如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如加氢反应难易程度不同(三键最易)

#古贩曹# 什么是化学键,以及形成化合物的机理. -
(17356406411): 简单一些吧,化学键就是“相邻”的“两个或者几个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键中又分为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混合键型. 共价键(一般成键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只有个别是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那是离子极化的作用...

#古贩曹# 高一生物中碳骨架里的单键,双键,三键怎样理解 -
(17356406411): 在化合物分子中两个原子间以三对共用电子构成的重键(共价键),叫做三键(曾用名:叁键). 常用三条短线表示.例如在乙炔HC≡CH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C≡C以三键结合. 含有三键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大的不饱和性,容易起加成反...

#古贩曹# 什么叫键(化学) -
(17356406411): 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 例如,在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 .化学键有3种极限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

#古贩曹# 有机化学的单键双键叁键是什么 -
(17356406411): 单键,在化合物分子中两个原子间以共用一对电子而构成的共价键.通常用一条短线“-”表示.如甲烷CH4、乙烷(CH3CH3)分子中的键. 在化合物分子中两个原子间以二对共用电子构成的重键叫...

#古贩曹# 化学成键问题
(17356406411): 正如你所说苯环形成的是π键.所谓π键是和σ键相对应的.总所周知,σ键sp3杂化,键角是116°28′,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像烷烃.π键 sp2 杂化,120°,其中 sp2-sp2 形成1个σ键,剩余的p轨道垂直与σ相互结合形成p-pπ键. 在苯环中,6个碳原子的p轨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大π键,而不是只局限于构建键的碳原子中心,这种现象叫做“离域”. 综上所述, 苯环电子云 形成的是一个类似于轮胎样的大π键;电子云均匀的环绕在苯环骨架的上下,一个类似与环形的轮胎.

#古贩曹# 请问化学中的杂化轨道理论那些SP,SP2,SP3 .....是什么意思?
(17356406411): 更正,不一定是等性杂化. sp: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进行杂化,混合后重新分成2个完全等价的轨道,直线型.剩下的两个p轨道与该直线垂直,可用于成派键. sp2: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进行杂化,形成3个完全等价的轨道,处于平面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