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白杨1300字数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创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们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挺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都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 课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白杨”在文中有哪几层意思?~

作者用白杨来比喻边疆的建设者,白杨的特点有适应力强,坚强执着。所以作者用白杨来比喻边疆的建设者,他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劳彦中# 接物喻人的作文,关于白杨树 -
(15190496140):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

#劳彦中# 《白杨》借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比喻( ) -
(15190496140): 爸爸看到成长起来的小白杨树,仿佛看到了一种希望,一种未来,他希望他的孩子也能像他一样去建设边疆,像小白杨树一样,不怕环境艰苦,坚强不屈!也就是借物喻人了!

#劳彦中# 《白杨》读书笔记 -
(15190496140): 表面上看这篇课文在描写白杨,但是深入观察,深入思考, 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在文章的十四自然段,爸爸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白杨树从 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 粗...

#劳彦中# 求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
(15190496140): 白杨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

#劳彦中#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将戈壁上的白杨与扎根在边疆的建设者逐步交融在一起,先写了车窗外 -
(15190496140): 车窗外的白杨,指普通的白杨树;父亲眼中的白杨,指像父亲一样在工作的人们.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奔向哪里,正直、无私、奉献.并在那里生根,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甚至终身为那个地方服务.

#劳彦中# 仿照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白杨写一篇借物喻人的作文300字.要快,还用呢. -
(15190496140): 梅花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

#劳彦中# 描述白杨树借物喻人的诗词 -
(15190496140):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例如以白杨树来比喻边疆建设者,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 仿写: 蜡烛用自己的生命驱赶走黑暗给大家带来温暖与光明,一直到生命的...

#劳彦中# 《白杨》一文是一篇借 - 喻 - 的文章,歌颂了-----------.课文两次提到爸爸"出神"和沉思,第一次沉思是在思---- -
(15190496140):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白杨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爸爸第一次沉思是在思考我的女儿,儿子到了那里,并不知道能不能适应那里的环境! 第二次应该是他想让自己的子女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也有可能是在 思儿女思未来. 呵呵O(∩_∩)O~,过了太久忘记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劳彦中# 白杨 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热情赞扬了边疆建设者什么的精神 - 作业帮
(15190496140):[答案] 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

#劳彦中# 白杨一课借什么喻什么
(15190496140):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它借描写白杨树,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