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晓》说课稿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春晓》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春晓》说课稿1

《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这首诗描写春眠香甜,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春晨鸟鸣婉转此起彼伏。字里行间,流荡着春晨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学词、学句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词句为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根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说教材:

《春晓》这首古诗是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这首诗描写春眠香甜,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春晨鸟鸣婉转此起彼伏。字里行间,荡漾着春晨浓浓气息,流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学词、学句和进行朗读、背诵训练。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词句为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根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说教法: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性格好动活泼,注意不易持久、分神走散。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图结合诗文,直观、引导、善诱、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气氛。激励、尊重、赞赏学生主体的细微亮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

说学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主动识字。听、想、读、说、合作交流等学法学习本课。

说教学过程:

根据古诗的教学特点,我设想的教学过程如下:

解诗题,提学法→初读诗句,学习新字词→指导朗读,领会诗意→熟读成诵,体悟意境→指导写字。

下面我就五个环节作个解说。

一、解诗题,提学法

解题前,我首先全班背诵古诗《春雨》,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春雨》的意思。这样一来,唤起学生记忆中的画面回放,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至此《春晓》解题的重点就放在指导学生理解“晓”字上。“晓”是生字,主要指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懂意思。“晓”即天刚要亮的时候。必须让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展开铺垫。其二,是提示古诗的特点和学习古诗的方法,古诗整齐押韵,便于吟唱,会省略词语,有时还会颠倒次序,使意思变得曲折跳跃。提供这些为下面学习古诗作好准备。

二、初读诗句,学习字词

接下来是老师范读、领读。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如“眠”是生字,指导学生自主查字典是前鼻音。“眠”是睡觉。“春眠”(春天到了,贪睡)“觉”是多音字,不觉(jué),睡觉(jiào),不觉(不知不觉),随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读顺诗句,读通全诗。

三、指导朗读,领会诗意

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字句,借助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逐句诵读,领会诗意,再联想全诗大意。

第一行诗“春眠/不觉晓”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慢慢品味。抓住“春眠”,“不觉”让学生想想,说说诗的意思。

第二行诗句“处处/闻啼鸟”估计学生理解“闻啼鸟”有困难。自己解释“闻啼鸟”实际就是“闻鸟啼”,听到鸟儿啼叫的声音。这里为了和下面的“少”字押韵,把“闻鸟啼”作了调整变成“闻啼鸟”,古诗有此特点。

第三、四行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同时,提示学生“花落知”,还是“知花落”这是古诗的什么?该怎样调整?“知”还是“不知”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诗句的意思。这样入情入境,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随后各自试说《春晓》,同桌互交流、补充、纠正。领会全篇诗意。

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在初步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我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诗。师生共读,学生自读,同桌对读,指名演读,男女分组比赛评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诗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五、指导写字

本课生字较少,只有“晓”、“眠”和多音字“觉”。我着重指导“晓”字右边的写法:第一笔“横”略斜向右上;第二笔“斜钩”要有弧度;第三笔是“撇”要与“斜钩”相交后斜向左下角。其他均略。

古诗《春晓》说课稿2

一、说班级情况

二(1)班共有学生47人,他们爱读古诗,有的学生能背诵五十几首。我感觉学生背古诗不吃力,一会儿就能背一首,只是在理解诗意上有点难度。还有,有的古诗学生虽然会背了,但表达不出诗的意境。在理解诗意和感受意境方面,需要老师的引导。

二、说教材

《春晓》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情感。诗题中的“晓”是指早晨。前两句写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听到四处鸟的婉转叫声。同时诗句向人们传递春光是多么的美好,连睡觉都那样的舒服,不知不觉天就亮了。为后文作者感悟春光不能永驻埋下伏笔。“眠”:睡觉。“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就是不知不觉天就亮了。“闻”:听到。“啼鸟”:鸟的鸣叫。后两句写想起夜里听到阵阵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春花又落了多少。全诗平实自然,蕴涵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落花的惋惜,提示读者春光短暂,应该加倍珍惜才是。《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象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晓、眠”,能按笔顺正确的书写,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春晓》。

3、初步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春晓》。

难点: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

五、说教法学法

第一步:导入(指名背古诗《春雨》、《春夜喜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会读(初读古诗,认识字词)

多种形式练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自读古诗、指读、纠正不正确读音;合作学习,小组读一读、比一比)

第三步:读懂(合作交流古诗大意)

对于诗意的`理解,让学生们完整的说下来难度很大,所以教学中,我先对重点字词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如第一句诗中抓住“春眠”、“不觉”,第二句诗中抓住“闻啼鸟”,第三四句诗中抓住“花落知”还是“知花落”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基础合作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第四步:诵读(熟读成诵,体悟意境)师示范背诵,学生模仿,掌握节奏,停顿,知道押ao韵,感受诗的意境。配乐唱诗。

第五步:积累(课外延伸,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第六步:写字(识记、描红、临写)写字指导。“晓”右上角没有点,试着与“绕”比较记忆。“眠”,根据偏旁识记。

古诗《春晓》说课稿3

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春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唐代墨客孟浩然。是作者春晨即兴之作。它形貌的重要是春天清晨的景致,鸟雀随处鸣叫,颠末一夜的风雨,地上随处是落花。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荡着春晨的浓浓气味,表露着作者喜春、爱春、念春、惜春的春恋之情,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优美的春晓图,尤其是鸟雀的啼叫,风雨的声响,更为人们建立了光显的听觉形象。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中5个生字,会写生字“知”。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3)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4)培养学生想象力,感悟古诗意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春天,和作者产生共鸣,一起分享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并背诵古诗,难点是在简单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具:

课件

说教法:

1、读书法:

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以识字、学词、学句和朗读背诵训练为重点,我在教学中主要以读为主,读中熟字,读中解词,读中学句,读中悟情的方法。

2、创设情境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美丽的春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说学法:

1、合作法:

针对于字词合作交流认读,诗句的理解也是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教学目标的。

2、体验法:

用灵巧的小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并结合课件体验和感悟古诗的意境。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出示春晨情景课件,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后我再设问导入课题:唐代诗人孟浩然又是怎样用诗句描写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色呢?

这样导入,不仅能切合低年级学生爱看动画的心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初读古诗,认识字词

由于学生们对这首诗比较熟悉,所以我先让学生们自己试读这首诗,了解学生读诗及认字水平,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然后,我适时出示配乐朗读古诗的课件,入情入境的为学生们范读。因为刚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们,在朗读古诗方面肯定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认为教师的引读课文是必要的。

接着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知”,再指导学习四个要求认识的生字“晓”、“眠”、“闻”、“落”。先领读,后齐读,再指名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生字,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帮生字宝宝找家。

提示:五个可爱的生字宝宝因为贪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要求学生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

然后让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再让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如果出现问题,我再相机指导。

低年级生字教学是一个重点,如果只是中规中矩地进行指导,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换一种学习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中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合作交流,理解诗意

对于诗意的理解,让学生们完整的说下来难度很大,所以教学中,我先对重点字词,如“春晓”、“眠”、“不觉”、“闻”、“啼”、“处处”、“夜来”等词语进行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接着我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读古诗,最后出示动画课件,一边让学生观察一边合作交流,让小组代表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教师再相机归纳诗意。

这样入情入境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四、熟读成诵,体悟意境

先引导学生在明白诗意的底子上背诵古诗。

然后引导门生体悟诗的意境,对此讲授我接纳两种要领:

1、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们闭眼想象。

2、发起学生用本身机灵的小手画一画本身心中所想的“春晓图”。

陪同着美好的音乐气氛,让孩子们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将心中的所想所悟表达在画纸上,用那壮丽的颜色,动情的语句刻画着他们心中对春天的畅想,既加深了对古诗的感悟,又造就了学生的绘画本领。



~


#翟支慧# 写一个初中语文课的教案,要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内容,课后练习等. -
(17376725601): 《春》教案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课文内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3.学习作者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的景物描写方法,并运用于练笔中,使景物描...

#翟支慧# 春晓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17376725601): 春晓描写的是一副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图中有鸟鸣,落红,风雨后春天清新的绿景,虽然写有风雨之声,落花之景,但绝非一片凄风惨雨后的败景,而是春天蕴含着勃勃生机的万物更新之景.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这首诗传达给我们的是惜春爱春之意,于朴素之中见真情意.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不客气的哈,能帮到亲我很高兴

#翟支慧# 如何指导低年级小学生朗读
(17376725601): 一、读准字音.低年级课文的特点是注音课文,这就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语言的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首先,要重视拼音教学.低年级学生只有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才能朗读课文.对拼音...

#翟支慧# 唐诗《春晓》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春晓这首诗词的写作特点和值得赞赏之
(17376725601): 孟浩然:(689— 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 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所以诗虽冲淡而有壮逸之气,为当世诗坛所推崇. 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

#翟支慧# 古诗春晓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
(17376725601):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翟支慧# 古诗"春晓"的意思是什么?
(17376725601): 1、注释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2、《春晓》全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

#翟支慧# 古诗春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7376725601): 译文: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翟支慧# 人教版语文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古诗 -
(17376725601): 人教版小学语文1—5年级文中古诗词 【小学一年级】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

#翟支慧# 山水诗,春晓是写春天的吗
(17376725601): 是写春天的

#翟支慧# 孟浩然的春晓古诗第四句写的是植物的什么
(17376725601): 春晓 诗人:孟浩然 朝代: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古诗赏析【注释】①晓:早晨,天亮.②闻:听见.③啼鸟:鸟鸣.【译文】 春天酣睡,醒来时不觉已经天亮了,处处都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鸟的鸣叫声.夜里沙沙的风声雨声,不知花儿吹落了多少.【赏析】 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里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春天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却韵味无穷,全诗行文如流水,自然平易,内蕴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