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中托物言志的诗句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 关于《竹石》相关诗句
关于《竹石》相关诗句 1.关于竹石的诗句
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2.《竹石》全诗
近体诗,七言绝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

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3.《竹石》诗句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

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4.关于竹石的诗句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2、注释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

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

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3、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4、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5.竹石全诗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

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赏析】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

“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

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6.《竹石》全诗
近体诗,七言绝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7.竹石古诗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扩展资料: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

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431336161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

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竹石。
8.描写竹石的诗句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9.竹石的全诗
竹 石 郑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

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

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

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

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

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注词释义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


#毛万岩# 竹石的诗句 -
(19239421016): 竹石 (清)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郑燮,又名郑板桥 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

#毛万岩# 《竹石》既是一首题画诗,又是一首什么诗 -
(19239421016): 《竹石》既是一首题画诗,又是一首【咏物】诗.【原诗】清·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既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毛万岩# 石灰吟竹石都是托物言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表达诗人的志向是对的还是错的? -
(19239421016): 石灰吟竹石都是托物言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表达诗人的志向是对的. 石灰吟_百度汉语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_百度汉语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毛万岩# 郑板桥的《竹石》 -
(19239421016): 郑板桥的《竹石》一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追求清廉正直,不为浊世之风污染的高尚情操.

#毛万岩# 竹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1923942101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磨万击还坚劲: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韧挺拔.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是东风、南风,还是西风、北风.

#毛万岩# 竹石是一首( ),通过描写生长在岩石上的竹子的坚韧挺拔,表现诗人( )的品质 - 作业帮
(19239421016):[答案] 竹石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通过描写生长在岩石上的竹子的坚韧挺拔,表现诗人(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品质

#毛万岩# 托物言志的诗《石灰吟》《江雪》《梅花》《竹石》这四首都是托物言志吗? - 作业帮
(19239421016):[答案] 都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毛万岩# 《石灰吟》《竹石》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的写法,按要求摘抄诗句.1.暗喻保持高尚节操,清白无污: 《石灰吟》《竹石》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 - 作业帮
(19239421016):[答案] 1.要留清白在人间.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千磨万击还坚劲.

#毛万岩# 郑燮的竹石是一首什么诗 - 作业帮
(19239421016):[答案]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可以说是托物言志 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

#毛万岩# 《墨梅》《竹石》《石灰吟》中咏物言志的语句 -
(19239421016): 《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慢乾坤.《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