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变性。
从考古与佛经看,观世音原是男性

在中国及日本等亚洲佛教国家,大都把观世音画成或塑成一位女性。大家迷信她是慈祥、美丽、端正,手持柳枝,不断地为信徒驱邪赐福,送子送女。因此,中国佛教徒妇女莫不都以观音为其崇信对象(见图片 1)。

但叫人大吃一惊的是,根据观世音的梵文 avalokitesvara 一字,却系男性。古代印度梵文名词文法有男性、中性、女性三性。这个梵文的最后字母「a」字,是绝对被用作男性单数名词的。一切的梵文佛教字典也都注明这字是「男性」。甚至连在台湾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的「中英佛学辞典」第四八九页「观世音」项中,也注明观音原来是男性。观世音:Regarder of the World's sounds, or cries, the socalled Goddess of Mercy. Orginally represented as a male, the images are now generally those of a female figure.

我们还有以下的几个证据,能证明观世音原系男性:

(一)在印度 Takutebahe 地方出土的一尊观世音像,是百分之百的男性(见照片 2)。观世音头戴冠冕,额有圆点(此系印度人所爱用者,今日尚在额上点上红色圆点),嘴上留有八字胡须,颈上好象挂着一串珠炼,整个身体显得结实非凡,十足表显了男性的雄伟。

(二)在印度有名的佛教那烂陀寺址出土的一尊观音像,亦是一位十足的男性(见照片 3)。在他的背后有一屏风,上面刻有佛像;他的冠冕中刻有佛像,大概是阿弥陀佛或释迦,佛像的面孔是男性。观音像看似裸身,仅在下身围有纱龙一条(sarong 此亦系印度人喜用者),最令人注意的,即是在观音的下身有黑色突出之物,看似男性的阳物。我们可想象雕刻师故意把他的阳物雕出,以表显男性观世音之雄伟之处。在希腊、罗马的雕刻中,常故意把男像的下身阳物雕出,以示其男性之美及强壮之处。(以上二照摄自日本望月佛教大辞典第一卷,编号为 312,313)。
(三)根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九八八、十二、七)邹德隆氏所写的「男性观音何处寻」的文章,在中国大陆有三处男性观音像。第一处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窟内壁画上的观音,是生有两撇小胡子的青年男性形象……」。第二处「是在湖北当阳玉泉寺。寺内殿侧有石刻观音像一座……。令人注目的观音面有胡须数缕,长及胸囗;体魄雄伟,确系男人无疑。相传此像出自唐代书圣吴道子手笔。……」第三处「是在四川广汉龙居寺。……画中菩萨生着络腮胡子,是彪形大汉的形象。该寺建于明代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是巴蜀名刹之一。这证明,那时仍有奉观音为男士者」。

原来,男性观音像是早期印度佛教干陀罗(Gandhara)美术造型。由此也能证明,印度早期的观音是男性而不是女性。如果是女性,绝对不会把它塑成男性的。莫高窟中的不少佛菩萨像,是受了干陀罗佛教艺术手法而成的,因此会出现男性观音画像。四川及湖北一带的佛菩萨像,又是受了敦煌莫高窟的影响,因此也有了男性观音像。详情在此无法讨论。

(四)在佛教的「悲华经」卷第二、第三中有一有趣的故事。佛教说,在往昔时,有一位名叫无诤念 aranemi 的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眴,次子名尼摩,三子名王众,四子名能加罗,五子名无所畏。无诤念王后与众子共赴宝藏如来处,发心求道修炼。那时的无诤念王便是后来的阿弥陀佛,长子不眴成了观世音菩萨,次子尼摩成了大势至菩萨……。经曰:「……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士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同上)。如根据此经,在西方三圣像图中(见照片 4),把阿弥陀佛放在中间,长子观音放在右边,次子势至放在左边,表明他们原是父子关系,亦系极合理之事,(但净土教义并不如此解释)观音既是无诤念王的长子,当然应是男性无疑了。

(五)根据阿弥陀净土经典思想,在西方净土中是没有女人的。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曾发过愿,凡是女人都能往生,往生西方后,便不再成为女人,不然,他便不成佛了。「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无量寿经第三十五愿),既然女人往生后不复为女像,当然都变成男人了。另在吴支谦的大阿弥陀经(即无量寿经)所说的二十四愿的第二愿,也是西方「无有女人」。再如「悲华经」及「大乘悲分陀利经」中第十二愿中,也主张西方「无有女人」。转轮圣王发愿说:「有诸女人闻我名者即得第一信心欢喜,让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成佛终不复受女人之身……」(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

原来,印度自古起便重男轻女,佛教尤甚,女人被看成是行者修道的最大障碍。因此,在净土中也只都是清一色的男人,决不允许有女性存在。许多印度女性厌恶己身,渴望来世转成男身,所以佛教也顺水推舟,迎合她们的心理,主张只要她们一到净土便都变成男子了。既然在西方净土中没有女人存在,那么怎能允许女性的观音存在呢?现在我们能产生以下两个结论。第一,从观音的梵文是男性,以及考古照片、经典教义等等看来,在西方的观音应是一位男性才对,绝对不是一位女性,不然,在净土中有了女性,便不合乎净土教义了。第二,如果有人定要主张观音是女性。她住在西方净土,那么,我们不得不另外来个大胆的解释了。原来,印度的许多伟大男神都有妻子,此即女神。印度教最有名约三大神都有妻子:(1)梵天神 Brahma 的妻子名叫 Sarasvati,是海之女神。(2)毘纽笯神 Vishnu 的妻子名叫 Lakshmi,是幸福之女神。(3)湿婆神 Siva 的妻子名叫 Devi,她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被称为大女神,雪山之王 HimaVat。

佛教在各方面受了印度教的极大影响。如观音真是女性,那么,在印度最早时,她或已被信是阿弥陀的妻子或其女性婢女亦未一定。尤其是后者,因净土宗人相信观音与势至为阿弥陀的左右侍者,因为当初将一位女神放进无有女人的净土中去,绝非一件易事。在最初时,如不是佛教徒模仿印度教把观音配为阿弥陀之妃或婢女,予以信奉(虽非明说,但有这种暗示在内),除此之外,请问该如何解释「净土无有女人」呢?总言之,如观音不是男性,便是女性,不是女性,便是男性。如是男性(应该是),那么现在在中国的女性观音信仰便是荒唐无稽之举了。如是女性,阿弥陀佛所发的西方「无有女人」的大愿,便证明都是靠不住的了。因为佛教讲「平等」,绝不能允许观音一人有特权阶级似地,仍保持她的女性,在不允许有「女人」的净土中生活着的。

很有趣的是,在中国印行的西方三圣图中的观音(见照片 4),看是女人,又像男人,看是男人,又像女人。这是中国佛教徒故意如此描绘(或许从唐代起便如此),含糊地画成不男不女,似男似女。因为如极清楚地把他画成女性,站在男性的阿弥陀佛右边,到底在教义上也是说不过去。但如极清楚地把他画成男性,那么在中国的观音信仰便会立刻垮台,并将失去大群崇奉白衣大士的信徒了。也许有佛教徒会强辩说,一切佛与菩萨随机应化,或男或女,本无一定形象,且超出形象,但这不过是一种借口。例如,直到今日,中国佛教徒由于自己实在也无法确认观世音到底是男?是女?所以只能推诿说:「随顺因缘的对机关系,那就不能肯定地说他是男还是女……」(观音大士白衣神咒,印送人,丁莹莹.无出版者名)说也可笑,既然大家连自己所信的神的性别都不知道,一片模糊,观世音菩萨还值得人相信吗?在原则上,佛教的许多佛与菩萨的性别都已规定好了的。如果我们说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都是女人,或说他们能随机缘而变成女人来救人,相信佛教徒一定不会同意的。

继续阅读:
观世音在佛教中的地位高低不定

在大乘佛教中有数以千万计的佛与菩萨以及鬼神(例如有三千佛名经),有的被规定专在某地专做某事,有的则地位不明。例如释迦牟尼佛受全佛教各宗派崇敬,当无问题。阿弥陀佛坐镇西方,在那里做「王」,亦是名正言顺,再如阎罗王在地狱中做大法官,也是佛教公认之事。但观音在佛教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呢?

(一)在「观音经」中,观音被描写成是全能者的「神」。观音能在中国高傲阔步,可说完全托福于罗什所译的「普门品」。当普门品(即观音经)从法华经中出来单独成立一经以后,观音信仰才成为「只此一家」的地步。在「观音经」中举有七难、三毒、二求、两愿,人们若能诵念观音名号,这一切的灾难,都能化险为夷。真是有求必应,天下似乎再也没有比这位观音更伟大更灵验更有效的「神明」了。

(二)在净土经典中,观音却降成为侍者,虽然「法华经普门品」把观音说得全权全能,但在净土系的经典思想中,却把观音与势至二人配寪阿弥陀佛的左右侍者,佛教称作「月劦侍」。「观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三大士,侍立左右,……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如是观世音,如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所谓侍者,或作月劦土、挟持,是指站在主神(中尊)左右助理主神的侍者,换言之,就是「侍从者」的意思。佛教也受了印度四姓封建思想的影响,尊贵的活人既有侍者,显出了主人的尊贵处,那么,那些「名佛」与「名菩萨」当然也应有侍者衬托,方能显出「主神」的尊贵与庄严。所以,这些侍者都属次神或下级神的地位,当然不能与主神相比。在佛教中,通常侍者分配如下:阿弥陀佛的侍者是观音与势至二菩萨。药师如来的侍者是日光、月光二菩萨,或是药王、药上二菩萨。释迦佛的侍者是迦叶、阿难二大弟子,或是普贤、文殊二菩萨。般若菩萨的侍者是梵天、帝释二天。不动明王的侍者是制口它迦、羚羯罗二童子。其它还有许多,在此不多提了。

(三)在密宗系的思想中,也将观音当作阿弥陀佛的侍者,他们把阿弥陀佛放在中间,把观音放在右边,左边则是大势至菩萨,(见「金刚恐怖集会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品」,「陀罗尼集经品」第二……等)。观音不单是阿弥陀佛的侍者,他也是释迦牟尼佛的侍者,在「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中把观音作为释迦的月劦侍,在「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中,将普贤、观音作为释迦的左右侍者。

一般菩萨都是男的,至于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其实观世音菩萨是个男子。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是男相。至于观世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道理有二:
1、观世音以多苦众生为救济对象,而在人类众生中,以女众的痛苦为最,因此多示现女身,与女子打成一片,而引导他们走向解脱大道。(
2、女众痛苦虽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善胜过男子。特别是母爱,观世音深知世间母爱的伟大,所以处处示现女身,感化世间的女人,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而扩大,去慈爱一切众生,成就正等正觉。|
女相只是观世音随类应化的示现,而不是真正的性别。

又有说所谓的男或者女都是人的相貌,佛语又云 :相由心生。在佛家的思想里,人本是没有必要分男女的。只要你心中有佛,究竟佛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既然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也来说两句。

深究起来,这个问题的内核是另外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那个问题就是:菩萨、菩萨化身、菩萨像这三者是什么关系?我想直接就这个问题内核进行剖析。

什么是菩萨?菩萨是大乘佛教精神的象征,或者说是大乘佛教信徒的理想人格境界,这种精神境界由大乘佛法所倡导的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等等功德品质构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乘经教中广说诸大菩萨,其目的就是为现实世界中的信徒们树立一个个可以无限仰止、无限趋近的榜样、典型、模范,虽然在大乘经中他们以人格化形象出现,但实际上主要是代表一种抽象意蕴--表法,所以这些大菩萨也称法身大士--这和法身佛与现实佛陀的区别是一样的,“法身”是无法用具体相来诠表的修证果德。从这个角度看,你说怎么能够用“是男、是女”这种具体人相特征来刻画抽象的人格原型或证量境界呢?

什么是菩萨化身?菩萨化身是大乘佛教信仰世界在确立了上述菩萨原型系统以后,在信仰、修行实践中,把抽象信仰原型与具体修行人的功德事迹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天人合一”演化现象。比如说,我国五代时期的传奇僧人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的事迹被人理解为与弥勒菩萨的特点--包括其愿行、言论相一致,且其修行法门也被认为与弥勒菩萨所主持的唯识法相一脉相合,于是,民间信众盛传此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从此,更是逐渐将布袋和尚的塑像替代了原先印度化的弥勒菩萨塑像,这就是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山门普遍供奉的大肚弥勒菩萨像。(参考文献是布袋和尚与天台五味粥的传说)

什么是菩萨像?菩萨像--无论是画像、塑像,其本源都是用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上述菩萨法身大士,其不同的造型、衣冠、手印、法器无非是为了以人类艺术的象征语言来诠释不同菩萨原型的那种差别性--实际上也就是代表众生根性的差别、由此衍生的信根和本愿的差别、并由此而衍生的方便法门的差别、乃至由此而衍生的证量境界的差别,但大道殊途而同归,所以这些不同造像又都是平等不分高下的。在这种本源菩萨像产生以后,随着大乘佛教信众规模的扩大,信众的阶层、文化层次和信仰要求的差异也逐渐扩大,于是乎,为了迎合大众,大乘佛教流传的地区就产生了变形的菩萨像,这就仿佛是菩萨主旋律的变奏曲。变形演化路径决定了中国女身观音形象的盛行,这种变形演化路径主要有四种:
第一,由社会信仰大众公认的具体化身像取代原来泛化的菩萨像。前面讲过的中国的布袋和尚像取代印度传来的天冠弥勒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中国流传的著名的“马郎妇观音化身”的故事,马郎妇观音化身像于是成为女身观音像的来路之一。
(注:马郎妇观音传说--《观音感应传》:
唐元和十年,陕右金沙滩上有美艳女子,提篮鬻鱼,人竟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余,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请赐《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半数,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唯马氏子能。女令具礼成婚,入门,女即糜烂立尽,遽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藏观之,唯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言及飞空而去。

第二,由大乘佛教流传地域的语言文字差异,文化差异,民族、种族差异而导致的一种“本地化”。这方面典型的事例如衣着服饰的变化。古印度菩萨像大多是袒胸、赤足、衣着单薄的(印度地处热带,其远古信仰婆罗门神像从来也都是半裸体的),而菩萨像中国化以后,往往会有袍带的衣饰,有的甚至将手持的印度法器换成了“如意”、“拂尘”等中国化的法器。格外重要的是,在印度本源造型中,菩萨由于其诠表慈悲柔忍,又为佛陀的胁侍,又为了与金刚护法的威猛像形成互补,所以其形象上尽管是男相,却吸取了不少女性化的柔美元素,这是用艺术诠释意蕴所导致的一种艺术特色,实际上是超越了男女特征的高级艺术语言,不是世俗语言。但在衣饰中国化以后,这种印度原本那种超越男女形象的艺术风格无法继续传递过来,于是中国艺术家就逐渐用接近中国女性的装束演化之,这也是中国女身观音像来路之一。
第三,民间修行人士在禅定中所见的、在梦中所见的、在特殊事件中所见的、在自然天象中所见的、以及在自然界物体上所见的,诸如此类不可思议情境下所见到的菩萨显像,逐渐成为了流行的菩萨标准像。比如汉传佛教的“白衣大士观音像”、“袈裟锡杖地藏像”等等都据说是在民间感应事件中出现的显像被人追忆绘画了下来。其中白衣大士是女身像,于是这也是女身观音像的重要来路之一。
第四,在佛教密宗兴起后,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本尊神像”,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密咒修持法门--而密宗师们为了与显宗佛教信众沟通而传教,往往宣称这些本尊神是显宗(注:为了与密宗相区别,传统佛教形态被密宗师们称为“显宗”)佛教中某某佛、某某菩萨的一种化现。于是,当密宗在民间流传下去以后,普通信众就会将密宗本尊像和显宗菩萨像混淆,结果本尊像也就成了菩萨像的一种变形了。比如,密宗的“绿度母”像是典型的女身本尊神像,在密宗中称她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化现;流传民间经年以后,绿度母像也就变成了一种观音菩萨像--多罗观音菩萨像,这也成为女身观音菩萨像的重要演化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http://www.mlfol.com/NewsInfo.asp?newsId=345

观音菩萨是男是女?

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过去无量劫前已成就佛道,为悲愍沉沦之众生,因此,倒驾慈航来人间,普度群生。

所谓: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到达佛的境界,已证成究竟平等性,由性起大用,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性无相,却能示现种种相,佛神通广大,能于十法界示现自在。

观世音菩萨示现度众生,有时候可示现大丈夫之相,有时候示现庄严女人相,以种种权巧方便而引度有情,乃菩萨悲心之所流露。(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观音菩萨的性别

(节录于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的,就是具大慈悲、具大智慧、具大愿力、具大功德的观音菩萨,究竟是男抑或是女?因现在所见到的观音菩萨,大都是女相的,所以常常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问。

在根本方面,我们应说观音菩萨是个男子。且在我国唐朝以前,所有观音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都属男人的相貌。观音菩萨为男人相,有没有根据?有。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经中称为勇猛丈夫,证明观音本地是属男子。不过,从观音的示现方面说,那就难以决定他是男是女。因大菩萨的示现,不是为了好玩的,而是为了度生的。众生需要菩萨示现怎样的身相,菩萨就为众生示现怎样的身相。如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男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男相。另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女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女相,很难决定是怎样的身相。因这不是菩萨本身的问题,而是随诸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自己并不怎样能做得主。至于观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自亦有其道理在。

观音菩萨所以时时示现女身教化众生,推究起来,约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专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的对象;人类众生痛苦最多的,在过去重男轻女的时代,女人的痛苦确比男众多。因在那时代,女人受到很多的限制:如未嫁前在娘家里,定要听从父母的命令;出嫁以后在丈夫家,定要听从丈夫的命令;到年老时有儿女的,还要听从儿女的话。在世间做人,女子的痛苦,确实是多些。观音菩萨既以救苦众生为目的,当然要先救度苦痛多的女子,所以特多示现女身,期与女子打成一片,然后从女子本身所有的各种痛苦,逐渐引导她们走上修学佛法的大道,以解除所有痛苦,而获得身心解脱。

二、女众痛苦虽说比较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爱,却又的确胜过男子。如世间的父母,疼爱自己子女,固然是一样的,但若比较起来,母亲爱护子女,更为深刻亲切。我常常说:有时父母同坐一处,假定小儿女们走来,向父母要钱买花生或糖吃,做父亲的总是说,你们常要钱做什么?今天没有钱给你们,说了也就算了,真的一钱不给;做母亲的不然,一方面呵责儿女不应常常要钱,一方面却从腰包中掏出钱来给他们,并且很慈爱的抚摸著儿女说,乖乖的去吧,以后不要再来讨钱。说虽这样说,等到再度来要时,如法炮制的,仍是那一套。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是超过父亲的。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示现女身,不过是把世间的母爱,予以净化扩大而成大悲。

世间的母爱,虽说是很真挚的,但范围非常狭小,只知爱护自己的子女,不知爱护别人的子女,而且其中还含有染污的成分。普通虽说父母慈爱子女是无条件的,其实于无条件中有其条件在,如中国人说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不是条件是什么?所以菩萨所有的慈悲与父母所有的慈爰,有两点的实质不同:一是不广大,二非无条件。观音菩萨的慈悲,能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与扩大。慈悲一切众生,不是慈悲一分众生。是以菩萨的慈悲是伟大的,世间的母爱不能与之相比。观音菩萨深知世间母爱的难得,所以处处示现女身,希望以女人的身分,感化世间一般的女人,不要专门陷在狭小的母爱中,而应以母爱的精神,来慈爱一切众生,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了生脱死,都能成等正觉。

如上所说,就是观音菩萨示现女身的两大原因。不过在此我仍请诸位牢牢记住的,即这仅是菩萨的示现,绝对不可认为菩萨原来就是女身。

观音因为大慈悲,本来是男的,但世人给了她一个女性的面孔,以表示她的慈悲,其他菩萨好像都是男的,

观世音菩萨是男人还是女人?~

观音菩萨是男性还是女性?这根中国历史息息相关,看完终于清楚了 社会 历史 菩萨 性别 文化

本来佛教认为佛、菩萨皆无生死,亦无性别,他们在世人面前可根据不同的需要示现各种化身。唐以前,观音一直是一位伟丈夫,有时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唐以后,观音变成了女性,而且还是一位圣美绝伦的女性。
观世音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其实完全是中国人所为,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在造神过程中的机智与聪明。
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佛经的记载为观音的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一些佛经上就有观音为“优婆夷(女居士)”、“妇女身”、“童女身”的说法。
二是从南北朝开始,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出家的尼姑开始多起来,上到太后公主,下到平民女子,比丘尼已蔚然成气候。这样就迫切需要一位女神来和这些出家人接近。佛教也乐得借机扩大影响,将错就错推出一位女菩萨,因而观世音女性化自然形成。这说明任何一种宗教在流传过程中都必须向世俗让步才能发展。
三是与中国人的审美传统和审美取向有关。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是阴柔和静,女性的柔美是中国人普遍欣赏的,而柔性则是中国人历来所信奉的,因为这种性格意味着善良、慈悲、聪慧、美丽。这一点,正与“观”人“世”苦难之“音”,随叫随到,平易近人,可敬可亲的观世音相吻合。观世音除了具备男性菩萨所具备的一切法力之外,还得执行男性菩萨所不能完成的法力,诸如送子等。观世音身上的这些美德,正合乎中国人的审美取向,观世音成为女性则属必然。
四是唐以后在亚洲宗教中有一种男著女装的习俗,佛教徒们往往将男菩萨作女性打扮,这也是促进观世音女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芮官饼# 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呢.? -
(15521941220): 本来是男的,后来为了修佛,普渡众生,就转为女的了.(男转女) 观世音菩萨,共有32法身象.其中就有男身像.比如《西游记》中,菩萨就变为一男像来引渡三藏.在佛教刚开始形成之时,此菩萨在印度只是双头马.后在佛法的点化下,才成为了人身.后在世人的传诵下,慢慢演化.之到唐朝,因为男法相不能进入女性闺房,而信仰者又多为妇女,故而,菩萨成为了女像并且其慈悲的形象更加容易被世人信仰.其实男身也好,女身也罢,我们信仰的是她的慈悲和广爱. 观世音菩萨无定相,随缘示相

#芮官饼# 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
(15521941220): 观音菩萨是过去正法明如来,现前观世音.到达佛的境界,已证成究竟平等性,由性起大用,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性无相,却能示现种种相,佛神通广大,能于十法界示现自在. 观音菩萨的性别 (节录于演培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芮官饼# 菩萨到底是男是女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15521941220): 佛菩萨像,是非男非女,你去读《观音菩萨普门品》,这本经书里有讲,应以什么身相度众生,佛菩萨就现什么现.观音菩萨以女相现,是因为这个形象在我们凡间大多比较欢喜.如果你有缘学佛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将来在西方极乐成佛.你也有和佛菩萨一样的能力.佛菩萨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阿弥陀佛

#芮官饼# 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还是女? -
(15521941220): 《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三种不同的化身,《楞严经》中则举出了三十二种不同的化身,其中有男也有女,也有既非男也非女.佛是中性的,大菩萨也是中性的,中文没有表达中性的语汇,但梵文中有男性、女性、中性之分,在表达佛...

#芮官饼# 菩萨到底是男是女?
(15521941220): 观世音是神,应该非男非女,只是长着女人的像.

#芮官饼# 观世音菩萨是男人还是女人? -
(15521941220): 观音菩萨,是菩萨,不是人,但是可以以人的形式出现.可能是以男人的形式出现,还可能是以女人的形式出现,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需要.

#芮官饼# 谁知道,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15521941220): 在跳出三界得正果圆满后.有罗汉果位,显男身.菩萨果位,显女身.佛果位,自己元神是男的,就是男身,是女的,就是女身.这我也是在书上看到地.

#芮官饼# 观世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
(15521941220): 是男的..因为随着佛教穿入中原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事迹深受百姓宣传,人们都觉得善良的一般是女性的象征,所以雕塑都是女相.

#芮官饼# 佛教中的“观音菩萨”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
(15521941220): 佛本无相,既无相,何分男女?

#芮官饼# 请问,在中国佛教中有着崇高地位的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还是女 -
(15521941220): (一)在印度 Takutebahe 地方出土的一尊观世音像,是百分之百的男性(见照片 2).观世音头戴冠冕,额有圆点(此系印度人所爱用者,今日尚在额上点上红色圆点),嘴上留有八字胡须,颈上好象挂着一串珠炼,整个身体显得结实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