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句诗的意思是——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2、附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动,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an)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liao)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3、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学古诗: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意思是: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出处】《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扩展资料
1、《望洞庭》创作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被贬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2、《望洞庭》鉴赏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选自( ).“两相和”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 作业帮
(15076281706):[答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两句诗选自 刘禹锡的《望洞庭》. 两相和的意思是 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磨的镜子. . 如果答案对您有帮助,真诚希望您...

#江何燕# 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15076281706): 无风平静的湖面,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里的和还有未是什么意思?还有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
(15076281706): “和”的意思是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未”的意思是不需要,表现出了湖面无风,水平如镜.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为的意思是什么 -
(15076281706): 这两句诗中,和的意思是: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未的意思是:没有. “和”字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江何燕# 如何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这句诗 -
(15076281706): 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指湖面,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

#江何燕# 胡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什么意思 -
(1507628170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简单点就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复杂点——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15076281706):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简单点就是——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复杂点——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谭面无风镜未磨是什么意思
(15076281706): 中秋期间,湖面映着一个明月,天上挂着一个明月,天水相融的美景,虽然无风,但水面仍有涟漪,(水面象一面未磨平(不是平滑)的镜子)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中两是什么意思 -
(15076281706): 意为: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原文】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请采纳~

#江何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未是什么意思
(15076281706): 意思翻译:秋天,洞庭湖的水色与天上圆月的光辉相融和,风平浪静的时候,水面一望无垠,辉映着天上的景物,就好像那尚未打磨好的铜镜.意境: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两句分别描绘的是日暮时分以及夜晚的景象,表现出湖面的平静和开阔辽远.人们现在引用,多表现与作者诗中类似的风景,以及一种恬淡闲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