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客体是什么意思,犯罪客体有哪些主要分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有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之分,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而成为犯罪客体。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借贷关系等,这些关系只能由道德规范或由民事、行政法律加以调整与保护,而不在刑法保护之列,因此不能成为犯罪客体。而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那种社会关系是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权,公民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等等。这些社会关系在我国刑法第13条已有明确的表述,它们一旦为犯罪行为所侵犯,就成为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没有一个犯罪是没有犯罪客体的。犯罪之所以具有社会危害性,首先是由其所侵犯的犯罪客体决定的。一个行为不侵犯任何客体,不侵犯任何社会关系,就意味着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也就不能构成犯罪。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刑法学中,通常把犯罪客体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这三者是按照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所作的不同层次的概括,是一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折叠一般客体
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的一般客体体现了一切犯罪的共性,据此,可以把犯罪视为一个整体,提出犯罪的共同本质,阐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以及我国刑法同犯罪作斗争的社会政治意义。
折叠同类客体
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犯罪客体漫画图义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例如,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同类客体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等;侵犯财产罪的同类客体是公、私财产关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同类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秩序,如此等等。我国刑法正是按照犯罪的同类客体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犯罪分为十大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刑法鉴于某些类型的犯罪罪名较多,因而对刑法分则采取章下设节的体例。例如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又划分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八小类,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又分为扰乱公共秩序罪等九小类。在这种情况下,同类客体实际上又存在两个层次的社会关系,我们分别称为同类章客体和同类节客体,简称章客体和节客体。总之,只有依据同类客体才能对犯罪作科学的分类,建立严谨的、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便于我们对犯罪进行研究。这无论对司法实践还是对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折叠直接客体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某个具体部分。例如,杀人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伤害罪的直接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权利,等等。直接客体是每一个具体犯罪的构成的必要要件,是决定具体犯罪性质的重要因素。它对于立法上建立每个具体犯罪构成,从而规定相应的量刑幅度;对于司法工作正确定罪量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犯罪直接客体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称为单一客体,这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如盗窃罪、杀人罪。但也有犯罪行为直接侵犯到两种以上具体社会关系,如抢劫罪,不仅侵犯公、私财产关系,而且直接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犯罪行为侵犯两种客体的,理论上称之为复杂客体。在复杂客体中,两种客体在案件中有主次之分,不能等量齐观。立法者根据主要客体把它列入有关的某一类犯罪中,如把抢劫罪列入侵犯财产罪中。
犯罪直接客体依据不同的标准又做如下分类:
(一) 依据是客体所包含的具体社会关系数量的复杂性
简单客体 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复杂客体 犯罪行为同时侵犯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依据受刑法保护的状况和犯罪行为的几率,又将复杂客体分为:
主要客体所必须侵犯的又刚好是刑法所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
次要客体又称为辅助客体,不可避免要侵犯,又受刑法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
随机客体又称选择客体,随意客体,受刑法保护但不是必然会被侵犯的社会关系
三者之间的区别: 主要客体和次要客体是犯罪行为所必然要侵犯的社会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而随机客体则并不必然会受犯罪行为的侵犯,其是否实际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对犯罪的成立与否不产生影响;在功能上,主次要客体是既影响定罪又影响量刑,而随机客体只影响量刑,侵犯随机客体是从重处罚或者加重法定刑的事由。
(二)依据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载体
物质性犯罪客体 存在于一定的物质形式,具体,以为人们把握和认识。所以在立法中,对此类犯罪既遂的成立都设定了较为具体明确的损害结果标准。
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相对物质性犯罪客体,它抽象,不易认识把握。所以这部分在立法中一般均未作出具体的标准规定。
例如,在一起抢劫案中,受害人直接遭到侵害的是物质性的财产等,背后的精神损害包括尊严,名誉,等等精神层面的损害即为非物质。
犯罪客体是抽象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一载体就是犯罪对象。犯罪犯罪客体漫画图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物或者人。物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而人则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承担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来侵犯一定社会关系的。如果只看到犯罪行为对之起作用的人或物,而看不到它的背后所体现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正确地定罪量刑。由此可见,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犯罪客体的种类包括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那么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是什么意思???~

根据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层次,犯罪客体可分三种,即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的一般客体揭示了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研究犯罪的一般客体,对于从本质上认清我国刑法的任务,加深理解同犯罪作斗争的社会政治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整体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分。我国刑法分则依据同类客体的理论将各种犯罪分为十大类。
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具体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的直接客体直接决定了犯罪的性质。犯罪的直接客体有两种形式:
一是简单客体,指一种具体犯罪只是直接侵犯了一种直接客体;二是复杂客体,指一种具体犯罪同时直接侵犯了两种以上的直接客体。
上述三种客体是一般与特殊、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对象本身不是社会关系,而是具体物或者具体人。犯罪对象只有通过其所体现的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枕木,某甲盗窃的是备用的枕木,某乙盗窃的是正在使用中的枕木,那么前者只构成盗窃罪,后者则构成破坏交通设备罪,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比如,伪造证件罪,必须有伪造出来的证件,否则就不可能构成此罪。但是,像偷越国(边)境罪,就没有犯罪对象可言;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也没有对象可言。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例如,某家电视机被盗,所侵犯的是主人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关系,而电视机本身则未必受到损害。相反,盗窃犯总是要把电视机保护好,才能销赃或者自用。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十类犯罪是根据犯罪客体来划分的,如果按犯罪对象则无法分类。因为同样的对象可能分属于不同类别的犯罪。例如,同是公共财产,盗窃、诈骗的,属于侵犯财产罪;如果贪污、受贿的,属于贪污、受贿罪。因为它不仅侵犯了公共财产所有权,而且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由此可见,犯罪对象不能成为犯罪分类的根据与标准。当然,在同一类犯罪中,犯罪对象有时可以起到划分各种犯罪之间界限的作用。例如,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就是因为对象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罪。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就在于对象不同。前者破坏的是飞机、火车、船舶等;后者破坏的是桥梁、隧道、铁轨之类。伪造货币罪、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区别,也在于犯罪对象的不同。


#凌伏凡# 犯罪客体包括物么 -
(18669736623): 注意区分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犯罪客体侵犯的是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注意,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具体的物.盗窃罪中的财物是犯罪对象;盗窃罪的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社会关系.

#凌伏凡# 什么是犯罪的客体和客观方面
(18669736623): 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凌伏凡# 通熟点说什么是犯罪的客体方面?犯罪的主体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18669736623): 比如: 你杀人了. 1.犯罪主体就是你这个人. 2.犯罪主观方面就是你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 3.犯罪客观方面就是你是不是进行了杀人的行为,被你杀的人那个人死了还是后来救活了. 4.犯罪客体就是他人的生命权.犯罪客体就是指罪犯侵犯的犯罪行为的直接对象和法律所保护的对象.在这里,法律所保护的就是人的生命权和社会利益,你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并且该恶劣影响已经扩散到社会,所以,触犯到法律所保护的对象,那么就构成犯罪了.

#凌伏凡# 刑法中的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怎样区分?
(18669736623): 第一,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分析某一案件,单从犯罪对象去看,是分不清犯罪性质的,只有通过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即犯罪客体,才能确定某种行为构成什么罪.比如,同样是盗窃电线,某甲盗窃的是库房里备用的...

#凌伏凡#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
(18669736623):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凌伏凡# 犯罪客体是什么 -
(18669736623): 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指刑事法律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确定了犯罪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确定犯的是什么罪和它的危害程度.如果行为人侵害的不是刑事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而是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这种行为不能构成犯罪,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而负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凌伏凡#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急求......
(18669736623): 犯罪客体是指犯罪时所侵犯的某项权利;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指向的人或物. 回答完毕

#凌伏凡# 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区别?
(18669736623): 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犯罪行为所作用的客观存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刑法惩处的就是侵害社会关系的行为,即对犯罪客体造成侵害的行为. 区别:1.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能够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具有这种法律属性. 2.任何犯罪都要使一定的犯罪客体受到侵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凌伏凡# 我国刑法理论犯罪客体分为 -
(18669736623): abd 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种犯罪直接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盗窃罪的直接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妨害社会管理各个秩序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的管理和运行秩序,一般客体是指犯罪侵犯的为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社会关系.没有间接客体一说.

#凌伏凡#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有什么区别? -
(18669736623):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是: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而具体人则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关系较为密切,犯罪对象反映犯罪客体,犯罪客体制约犯罪对象.但二者存在明显区别: (一)犯罪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客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 (二)特定的犯罪对象只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而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的共同构成要件. (三)犯罪对象并非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害;而犯罪客体在一切犯罪中都受到了侵害或者威胁. (四)犯罪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犯罪对象相同并不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而犯罪客体则是犯罪分类的根据,因为犯罪客体要件相同意味着犯罪性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