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道七年级奥数题!!(最好带答案的,没有也行)急啊!!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习题100道(不够也没事)要求:有答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8
1.有一串数19962808864……,这串数的排列规律是:从第7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的个位数。那么这串数中第1999个数字是(),这1999个数字的和是()。 2.有一种细胞,每分钟分裂一次,每次能把一个细胞分裂成9个。经过1999分钟,把这些细胞平均装在7个试管里,还剩下()个细胞。 3.用记号(a)表示a的整数部分,如(10,62)=10,(15÷4)=3,那么(120÷7)×(9.47-1.83)=() 4.□□□□□+□□□□□=199998,则这10个□中的数字之和是()。 5.印刷厂要印刷数学口算册27万本,白班每天印刷2855本,夜班比白班每天多印刷290本。完成任务时,白班比夜班少印刷()本。 6.一条长2000米的公路两旁每隔10米种一棵杨树,每二棵杨树之间等距离种3棵枫树。这条公路两旁一共种枫树()棵。 7. 8.小明骑在牛背上要赶着四头水牛过河,这四头牛过河分别需要2分、3分、6分、8分钟,并且每次只能赶着两头牛过河。那么小明至少需要()分钟才能把牛全部赶过河去。 9.海关大楼共有十二层,李苹的爸爸在十楼办公,有一天,李苹去找爸爸,她用40秒从一楼走到五楼,照此速度,她至少还要再走()秒才能到达她爸爸办公室。 10.今年小玲12岁,妈妈40岁。当妈妈的年龄是女儿5倍的时候,母女两人年龄的和是()岁。 11.小巍带着一条猎犬骑车离家到26千米远的招宝山郊游,他骑车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猎犬奔跑速度是骑车速度的2倍。当猎犬跑到招宝山脚下后,如小巍还未到,则马上返回迎着小巍跑去,遇到小巍后再跑向招宝山,……这样来回跑一直到小巍到招宝山为止。这时,这只猎犬一共跑了()千米路。 12.有一组算式:1+1,2+3,3+5,1+7,2+9,3+11,1+13……那么和是1997的算式是左起第()个算式,第1999个算式的和是()。 13.有两列火车,客车长200米,每秒行30米,货车长300米,每秒行20米。两车在平行轨道上齐头同向行进,()秒后客车超过货车;如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错车而过,需要()秒。 14.四年级数学竞赛试卷共有15道题,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扣4分,不答得0分。陈莉得了88分,她有()题未答。 15.四(2)班举行“六一”联欢晚会,辅导员老师带着一笔钱去买糖果,如果买芒果13千克,还差4元,如果买奶糖15千克,则还剩2元。已知每千克芒果比奶糖贵2元,那么辅导员老师带了()元钱。 参考答案 1.(2)(8003) 2.(2) 3.(119) 4.(90) 5.(13050) 6.(1200) 7.(略) 8.(19) 9.(70) 10.(42) 11.(52) 12.(998)(3998) 13.(20)(10) 14.(2) 15.(152) 1.1993年的元旦是星期五,请你算一算,1997年的元旦是星期几?2000年的元旦是星期几? 答: 星期三、星期六 2.某年的10月有5的星期六,4个星期日,问这一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 答: 星期一 3.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614…… 27101518 38111619 49121720 …… 51321 问:(1)300排在第几列?(2)1000排在第几列? 答: 第四列、第三列 4.用5÷14,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997位上数字是几? 答: 4 5.1÷7的商小数点后面2001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答:2001÷6=333……3,(1+4+2+8+5+7)×333+1+4+2=8998 6.数列1,3,4,7,11,18……,从第三项开始,每项均为它前面相邻两项之和,数列中第2001个数被4除余几? 答: 0 7、将1----100的自然数按下面的顺序排列: 答:正方形里的9个数和是90,能否照这样框出9个数,使它们的和分别是170、216、630? 分析与解答:首先先观察9个数的特点。上下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0,左右两个数的平均

27.两车错过所走过的距离为两车长之总和,即
  92+84=176(米).
  设甲火车速度为x米/秒,乙火车速度为y米/秒.两车相向而行时的速度为x+y;两车同向而行时的速度为x-y,依题意有
  解之得
  解之得x=9(天),x+3=12(天).
  解之得x=16(海里/小时).
  经检验,x=16海里/小时为所求之原速.
  30.设甲乙两车间去年计划完成税利分别为x万元和y万元.依题意得
  解之得
  故甲车间超额完成税利
  乙车间超额完成税利
  所以甲共完成税利400+60=460(万元),乙共完成税利350+35=385(万元).
  31.设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分别为x元和y元,依题意可得
  由②有
  0.9x+1.2y=148.5,

  由①得x=150-y,代入③有
  0.
9(150-y)+1.2y=148.
5,
  解之得y=45(元),因而,x=105(元).
  32.设去年每把牙刷x元,依题意得
  2×1.68+2(x+1)(1+30%)=[2x+3(x+1)]-0.4,
  即
  2×1.68+2×1.3+2×1.3x=5x+2.6,
  即
2.4x=2×1.68,
  所以
x=1.4(元).
  若y为去年每支牙膏价格,则y=1.4+1=2.4(元).
  33.原来可获利润4×400=1600元.设每件减价x元,则每件仍可获利(4-x)元,其中0<x<4.由于减价后,每天可卖出(400+200x)件,若设每天获利y元,则
  y=(4-x)(400+200x)
  =200(4-x)(2+x)
  =200(8+2x-x2)
  =-200(x2-2x+1)+200+1600
  =-200(x-1)2+1800.
  所以当x=1时,y最大=1800(元).即每件减价1元时,获利最大,为1800元,此时比原来多卖出200件,因此多获利200元.
  34.设乙用x分钟追上甲,则甲到被追上的地点应走了(25+x)分钟,所以甲乙两人走的路程分别是0.4(25+x)千米和0.6x千米.因为两人走的路程相等,所以
  0.4(25+x)=0.6x,
  解之得x=50分钟.于是
  左边=0.4(25+50)=30(千米),
  右边=
0.6×50=30(千米),
  即乙用50分钟走了30千米才能追上甲.但A,B两镇之间只有28千米.因此,到B镇为止,乙追不上甲.
  35.(1)设新合金中,含第一种合金x克(g),第二种合金y克,第三种合金z克,则依题意有
  (2)当x=0时,y=250,此时,y为最小;当z=0时,y=500为最大,即250≤y≤500,所以在新合金中第二种合金重量y的范围是:最小250克,最大500克.
  (3)新合金中,含锰重量为:
  x・40%+y・10%+z・50%=400-0.3x,
  而0≤x≤500,所以新合金中锰的重量范围是:最小250克,最大400克.
http://www.tbaidu.com/s?bm=u&wd=%E4%B8%83%E5%B9%B4%E7%BA%A7%E5%A5%A5%E6%95%B0%E9%A2%98%E5%8F%8A%E7%AD%94%E6%A1%88&dl=200&pid=800

40道四则运算题 30道解方程题 30道几何题 30道应用题 30道奥数题,最好有答案,没有也可~

124÷2×4+78
125÷5×8+23-2
121+11×11+12-67
127+12×13÷3-6
56×89÷8+9
16×18+90-78÷2
67×6÷2-98
78+98-100×23
65-87×6÷9-198
34+14-98÷2-18×6
(1) 103÷73-159-57=
(2) 83×91÷131+38=
(3) 197-46+67-13=
(4) 38÷54×126-52=
(5) 192+52×136÷66=
(6) 123-47+159-16=
(7) 164×23-126+74=
(8) 117+21+17-19=
(9) 7÷9×161+93=
(10) 93×35-128+36=
(11) 86×9×187×99=
(12) 68÷83-14÷54=
(13) 80÷93+15-17=
(14) 51+20÷143-90=
(15) 42+31×180+42=
(16) 96÷82-173×25=
(17) 42÷12×180-66=
(18) 152-18÷10×19=
(19) 16-69÷137×5=
(20) 109÷9-51÷45=
(21) 23+15+37÷18=
(22) 52+95÷37÷12=
(23) 88×51+188÷40=
(24) 112×3-103×82=
(25) 56-7-66-1=
(26) 109×66-29×10=
(27) 39+55-166-52=
(28) 11÷55÷86÷51=
(29) 71-42+50×92=
(30) 177÷97-92÷4=


77×11+15×16÷2-99+23
23+56+98-16÷2
125×8+56-9×16
12×56÷6×98
15×18-11×89
15+67×9÷13×13
123×78-98+67
123×89+89÷56×7×8
56+87+43-87×2

50、小亮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小亮的5/6,两人分别到达乙地与甲地后,立即返回各自的出发地。返回时的速度,小明比原来增加了1/5,小亮比原来增加了1/4。已知两人第一次相遇处距返回途中第二次相遇处35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小明和小亮的速度比=5:6
路程比=5:6
小亮到达乙地后,小明行了全程的1×5/6=5/6
第一次相遇点是距离甲地6/11处
小亮到达乙地后,提速
此时小亮和小明速度比=6×(1+1/4):5=3:2
小明到达甲地,
还要行1-5/6=1/6
此时小亮行(1/6)/(2/3)=1/4
此时小明与小亮速度之比=2×(1+1/5):3=4:5
此时二人之间距离=1-1/4=3/4
那么相遇时小明行了3/4×4/(4+5)=1/3
此时距离甲地1/3
所以甲乙距离=35/(6/11-1/3)=35/(7/33)=165千米
51、AB相距1000米,甲乙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往返散步。第一次相遇距AB两地中点100米,第二次相遇在哪里?
解:这里我们认为甲的速度快一些,乙慢一些,这不影响计算过程
第一次相遇距离中点100米
那么甲行了1000/2+100=600米
那么乙行了1000-600=400米
两车第二次相遇一共行了3个全程,那么甲行了600×3=1800米
此时甲距离B地1800-1000=800米
那么第二次相遇距离B地800米,距离A地200米,距离AB中点800-1000/2=300米
52、甲,乙两人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若甲比乙先出发2小时,则在乙出发1小时候甲,乙两人相遇,若乙先走8千米,则在甲出发1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解:甲乙二人的速度和=(18-8)/1=10千米/小时
那么甲2小时走18-10×1=8千米
所以甲的速度=8/2=4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10-4=6千米/小时
5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慢20千米,两车的速度比是5:7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6小时甲比乙少行20×6=120千米
速度比=路程比
那么相遇时的甲乙路程比=5:7
甲比乙少行7/12-5/12=1/6
所以AB距离=120/(1/6)=720千米
55、AB距10000米,甲骑车,乙步行。同时从A到B,甲速度是乙的4倍,途中甲耽误一段时间,乙到B地时,甲还有200米。甲耽误的时间里乙走多少米?
解:甲和乙的速度比为4:1
那么甲乙的路程比为4:1
所以甲走了10000-200=9800米
那么乙应该走9800/4=2450米
因为乙此时到了B,那么在甲耽误时间的这一段,乙走了10000-2450=7550米
56、AB两地相距38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走了2小时,乙车走了1.5小时后两车相遇,两车出发后5小时 他们相距720千米,问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设甲的速度为a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b千米/小时
2a+1.5b=380(1)
(5-2)a+(5-1.5)b=720(2)
(2)-(1)
a+2b=340(3)
(3)×2-(1)
2.5b=300
b=120千米/小时
a=340-120×2=100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为100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二车不是同时出发,而且甲车行了5小时,停下,乙继续前行
57、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与乙的速度比是5:3,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两车继续前行,当甲车到达B地后,乙车离A地还有24千米,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AB距离为S,第一次相遇时的速度比=路程比=5:3
那么相遇后的速度比=路程比=5(1-20%):3(1+20%)=4:3.6=10:9
那么甲到达B行了3/8S,根据题意
3/8S:(5/8S-24)=10:9
27/8S=50/8S-240
23/8S=240
S=1920/23千米
5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2/3,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行,甲到B地、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后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2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甲乙的速度比=2:3
那么路程比=2:3
第一次相遇的相遇点距离A地是全程的2/5
甲乙二次相遇是3个全程,那么甲行了2/5×3=6/5
此时距离A地1-(6/5-1)=4/5
所以AB距离=20/(4/5-2/5)=20/(2/5)=50千米
59、客货两车从甲乙两地中点背向而行,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30千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4,甲乙两地相距多少?
解:客车和货车的路程比=速度比=1:3/4=4:3
那么货车每小时行的距离是客车的3/4
所以客车行了全程的1/2
那么货车行了1/2×3/4=3/8
全程=30/(1/2-3/8)=30/(1/8)=240千米
60、甲乙二人分别从A 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B地,乙到A地后立即返回,已知二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三次相遇的地点20千米,那么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此题这样理解
甲乙在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比=速度比=1.5:1=3:2
那么第一次相遇是在距离A地3/5处
第二次相遇甲乙一共行了3个全程
第三次相遇甲乙一共行了5个全程
第四次相遇甲乙一共行了7个全程
以此类推
第三次相遇时,甲行了3/5×5=3,此时甲在B地
第四次相遇时,甲行了3/5×7=21/5,此时距离B地1-(21/5-3-1)=4/5
所以AB距离=20/(4/5)=25千米
61、甲乙二人在上午8时自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上午10时相距36KM,二人继续前行,到12时又相距36KM,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2KM,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根据题意
2小时甲乙走了36+36=72千米
甲乙的速度和=72/2=36千米/小时
AB距离=36×(10-8)+36=108千米
62、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乙两车的速度的比试7:11,相遇后继续行驶,分别到达B、A两地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加车距离B地8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第一次相遇距离A地7/18
2次相遇甲乙行了全程的3倍距离
此时甲车行了全程的7/18×3=7/6
那么此时甲车距离B地7/6-1=1/6
所以AB距离=80/(1/6)=480千米
63、小明和小亮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明和小亮的速度比是5/6,途中两人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各自到达对方后;立即返回原出发点。返回时小亮速度不变,小明加速20%,已知两次相遇点相距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小明和小亮的路程比=速度比=5:6
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地5/11
小明到达乙地,行了全程的6/11
那么小亮行了全程的6/11×6/5=36/55
此时小亮距离甲地36/55-5/11=1/5
两人距离1-1/5=4/5
此时速度比=5×(1+20%):6=1:1
那么第二次相遇地点距离甲地1/5+4/5×1/2=1/5+2/5=3/5
所以甲乙距离=40/(3/5-5/11)=40/(8/55)=275千米
64、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站相对开出,7小时后甲车到达中点,乙离中点60km,已知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2/3,求AB两站的路程?
解:甲乙在相同时间内的路程比=速度比=1:2/3=3:2
所以甲走了1/2,乙要走1/2×2/3=1/3
所以AB距离=60/(1/2-1/3)=60/(1/6)=360千米
65、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当客车行了全程的五分之二时,货车行了80千米,当客车到达乙地使,货车行了全程的五分之四,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车和火车的路程比=1:4/5=5:4
那么客车行了2/5时,货车行了2/5×4/5=8/25
全程=80/(8/25)=250千米

66、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中点背向行驶,6小时后,客车到达了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60千米,已知货车和客车的速度的比是3:4,甲乙两地有多少千米?
解:速度比=路程比=3:4
客车到达甲地,行驶1/2×3/4=3/8
那么甲乙距离=60/(1/2-3/8)=480千米
67、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五分之四。两人分别到达B、A两地后立即返回,返回时甲的速度提高四分之一,乙的速度提高五分之一。已知两人第一次相遇点距第二次相遇点34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相遇时甲乙的速度比=4/5:1=4:5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A地是全程的4/9
乙到达A地,甲行了全程的1×4/5=4/5
此时甲乙的速度比=4:5×(1+1/5)=2:3
甲到达B地,行驶1-4/5=1/5
乙行了(1/5)/(2/3)=3/10
甲乙距离=1-3/10=7/10
此时甲乙速度比=4×(1+1/4):5×(1+1/5)=5:6
所以第二次相遇乙行了全程的7/10×6/11=21/55
此时第二次相遇点距离A地3/10+21/55=15/22
那么AB距离=34/(4/9-15/22)=6732/47千米
6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它俩速度比是3:2,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1|5,乙的速度提高2|5,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26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相遇时甲乙的速度比=3:2
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A地是全程的3/5
此时甲乙的速度比=3(1+1/5):2×(1+2/5)=18:14=9:7
甲到达B地,行驶1-3/5=2/5
乙行了2/5×7/9=14/45
那么AB距离=26/(3/5-14/45)=26/(13/45)=90千米
69、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以原速度前进,快车又经过6小时到达乙地,这时慢车离甲地还有1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解:快车行驶全程需要8+6=14小时
相遇时快车行了全程的8/14,慢车行了6/14
所以快车和慢车的路程比=8/14:6/14=4:3
那么快车行了6/14,慢车行了6/14×3/4=9/28
甲乙距离=175/(8/14-9/28)=175/(7/28)=700千米
70、客车与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度前进,当它们相距196千米时,货车行了全程的80%,客车已行的路程与未行的路程比是3:2,求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解:货车和客车的路程比=80%:3/5=4:3
货车相遇时行全程的4/7
客车相遇时行全程的3/7
AB距离=196/(80%-4/7+3/5-3/7)=196/(7/5-1)=490千米
10、张师傅计划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小时比计划少加工2个,那么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3分之4;如果每小时比计划多加工10个,那么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少1小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解:张师傅比计划少加工2个,那么所用的时间是原来的3分之4,
也就是原计划用的时间和实际用的时间之比为1:4/3=3:4
那么原来的工作效率和实际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3
实际工作效率是原来的3/4
那么原计划每小时加工2/(1-3/4)=8个
如果每小时多加工10个,那么实际每小时加工8+10=18个
原计划的工作效率和实际工作效率之比=8:18=4:9
那么原计划与实际所用时间之比为9:4
实际用的时间是原来的4/9
那么原计划用的时间=1/(1-4/9)=9/5=1.8小时
那么这批零件有8×1.8=14.4个
11、一项工程,乙先独做4天,继而甲、丙合作6天,剩下工程甲又独做9天才全部完成。已知乙完成的是甲的三分之一,丙完成的是乙的2倍。如果甲乙丙单独做,各需多少天?
甲工作了6+9=15天,乙工作了4天。丙工作了6天
乙完成的是甲的1/3,也就是相当于甲工作了15×1/3=5天
丙完成的是乙的2倍,相当于甲工作了5×2=10天
所以甲完成全部工作需要15+5+10=30天
甲15天完成全部的1/30×15=1/2
那么乙4天完成全部的1/2×1/3=1/6
乙完成全部需要4/(1/6)=24天
丙6天完成全部的1/6×2=1/3
丙完成全部需要6/(1/3)=18天
12、甲、乙两人每小时打印文件的页数比是3:4,两人同时和打一份文件,和打一段时间后,乙因故停打,余下的文件甲单独打完。这时甲、乙各自打印的文件页数之比是11:10。甲单独打印的页数和两人合作时共打印的页数比是多少?
解:将全部文件的页数看作单位1
那么结束后,甲乙打印的页数分别为
甲打印了1×11/(11+10)=11/21
乙打印了1-11/21=10/21
因为甲乙每小时打印的页数比为3:4
也就是说每小时甲打印的页数是乙打印的3/4
那么乙打印了10/21这段时间内,甲打印了10/21×3/4=5/14
甲单独打印的页数=11/21-5/14=22/42-15/42=1/6
甲乙合作打印的页数=1-1/6=5/6
那么甲单独打印的页数和甲乙合作共打印的页数之比为1/6:5/6=1:5
1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15天合作.现在甲、乙、丙合作4天后,余下的工程再由乙独做16天完成.问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解:将全部工程看作单位1
根据题意
整个工程甲乙合作4天,乙丙合作4天,乙独做16-4=12天
要把整个过程拆开
所以乙独做的部分是1-1/12×4-1/15×4=1-1/3-4/15=2/3-4/15=6/15=2/5
乙单独完成需要12/(2/5)=30天
14、例如:一项工程,乙队先独做6天,然后甲、丙两队合作8天,剩下的工程由甲队又单独做了12天才完成。已知乙队完成的是甲队的1/3,丙队完成的是乙队完成的2倍,如果甲、乙、丙三队独做,各需要多少天完成?
解:此处我们把甲完成的工程量看作单位1
那么乙完成1×1/3=1/3
丙完成1/3×2=2/3
全部工程的数量为1+1/3+2/3=2
甲一共做了8+12=20天
乙一共做了6天
丙一共做了8天
甲的工作效率=1/20
乙的工作效率=(1/3)/6=1/18
丙的工作效率=(2/3)/8=1/12
甲单独做需要2/(1/20)=40天
乙单独做需要2/(1/18)=36天
丙单独做需要2/(1/12)=24天
1.7(2x-1)-3(4x-1)=4(3x+2)-1
2.(5y+1)+ (1-y)= (9y+1)+ (1-3y)
3.[ (- 2)-4 ]=x+2
4.20%+(1-20%)(320-x)=320×40%
5.2(x-2)+2=x+1
6.2(x-2)-3(4x-1)=9(1-x)
7.11x+64-2x=100-9x
8.15-(8-5x)=7x+(4-3x)
9.3(x-7)-2[9-4(2-x)]=22
10.3/2[2/3(1/4x-1)-2]-x=2
11.5x+1-2x=3x-2
12.3y-4=2y+1
13.87X*13=5
14.7Z/93=41
15.15X+863-65X=54
16.58Y*55=27489
17.2(x+2)+4=9
18.2(x+4)=10
19.3(x-5)=18
20.4x+8=2(x-1)
21.3(x+3)=9+x
22.6(x/2+1)=12
23.9(x+6)=63
24.2+x=2(x-1/2)
25.8x+3(1-x)=-2
26.7+x-2(x-1)=1
27.x/3 -5 = (5-x)/2
28.2(x+1) /3=5(x+1) /6 -1
29.(1/5)x +1 =(2x+1)/4
30.(5-2)/2 - (4+x)/3 =1

1. 2100-21×53+2255
2. (103-336÷21)×15
3. 800-(2000-9600÷8)
4. 40×48-(1472+328)÷5
5. (488+344)÷(202-194)
6. 2940÷28+136×7
7. 605×(500-494)-1898
8. (2886+6618)÷(400-346)
9. 9125-(182+35×22)
10. (154-76)×(38+49)
11. 3800-136×9-798
12. (104+246)×(98÷7)
13. 918÷9×(108-99)
14. (8645+40×40)÷5
15. (2944+864)÷(113-79)
16. 8080-1877+1881÷3
17. (5011-43×85)+3397
18. 2300-1122÷(21-15)
19. 816÷(4526-251×18)
20. (7353+927)÷(801-792)
21. (28+172)÷(24+16)
22. 6240÷48+63×48
23. 950-28×6+666
24. 86×(35+117÷9)
25. 2500+(360-160÷4)
26. 16×4+6×3
27.39÷3+48÷6
28.24×4-42÷3
29.7×6-12×3
30.56÷4+72÷8

1)23+(-73)
(2)(-84)+(-49)
(3)7+(-2.04)
(4)4.23+(-7.57)
(5)(-7/3)+(-7/6)
(6)9/4+(-3/2)
(7)3.75+(2.25)+5/4
(8)-3.75+(+5/4)+(-1.5)
(9)(-17/4)+(-10/3)+(+13/3)+(11/3)
(10)(-1.8)+(+0.2)+(-1.7)+(0.1)+(+1.8)+(+1.4)
(11)(+1.3)-(+17/7)
(12)(-2)-(+2/3)
(13)|(-7.2)-(-6.3)+(1.1)|
(14)|(-5/4)-(-3/4)|-|1-5/4-|-3/4|)
(15)(-2/199)*(-7/6-3/2+8/3)
(16)4a)*(-3b)*(5c)*1/6


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
13. 8 × 4/5 + 8 × 11/5
14. 31 × 5/6 – 5/6
15. 9/7 - ( 2/7 – 10/21 )
16. 5/9 × 18 – 14 × 2/7
17. 4/5 × 25/16 + 2/3 × 3/4
18. 14 × 8/7 – 5/6 × 12/15
19. 17/32 – 3/4 × 9/24
20. 3 × 2/9 + 1/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31.50+160÷40 (58+370)÷(64-45)
32.120-144÷18+35
33.347+45×2-4160÷52
34(58+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42 420+580-64×21÷28
37.812-700÷(9+31×11) (136+64)×(65-345÷23)
38.85+14×(14+208÷26)
39.(284+16)×(512-8208÷18)
40.120-36×4÷18+35
41.(58+37)÷(64-9×5)
42.(6.8-6.8×0.55)÷8.5
43.0.12× 4.8÷0.12×4.8
44.(3.2×1.5+2.5)÷1.6 (2)3.2×(1.5+2.5)÷1.6
45.6-1.6÷4= 5.38+7.85-5.37=
46.7.2÷0.8-1.2×5= 6-1.19×3-0.43=
47.6.5×(4.8-1.2×4)= 0.68×1.9+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3.87-0.13)+4.2×3.74
50.32.52-(6+9.728÷3.2)×2.5

51.-5+58+13+90+78-(-56)+50
52.-7*2-57/(3
53.(-7)*2/(1/3)+79/(3+6/4)
54.123+456+789+98/(-4)
55.369/33-(-54-31/15.5)
56.39+{3x[42/2x(3x8)]}
57.9x8x7/5x(4+6)


#辛虎融# 七年级上奥数应用题,帮我出几道!!越多越加分!! -
(13041288404):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小学奥数应用题专题汇总 小学奥数专题汇总1.(归一问题)工程队计划用60人5天修好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实际上增加了20人,每人每天比计划多修了4米,实际修完这条路少用了几天?2.(相遇问题)甲、乙两辆汽车同...

#辛虎融# 7年级数学奥数题 -
(13041288404): 我也是7年级的,1 (4+4+4)/4 (4*4+4)/42 (1.6+0.4)/2=1角/分3 10 54 (-1+2-3+4)*5+6*(7+8) 我这可是自己算的

#辛虎融# 推荐几道初一数学奥数题,最好附答案(隔开一点),谢谢! -
(13041288404): 七年级数学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2005、2007、2009这三个数中,质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如图,AB‖CD,AC⊥BC,AC≠BC,则图中与∠BAC互余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在数轴上,...

#辛虎融# 七年级下册数学奥数题 -
(13041288404): 二元一次的: 1.客车和货车分别在两条平行的公路上行驶,客车长150米,火车长250米,如果两车相向而行,那么从两车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共需10秒;如果客车从后面追货车,那么客车车头追货车车尾到客车车尾离开货车共需1分40秒.求两...

#辛虎融# 七年级奥数题 -
(13041288404): 第一个答案是165与561,原因是92565开根号约等于304,所以这是两个三位数的乘积,因为末尾为5,所以两个数字一个首位为5,一个末尾为5,而要想乘积的首位为9,那么一定两个反序数必有一个首位为1,那么中间的6可以试出来的.另一个答案为735,完全可以试出来,因为情况不多,35的三位数的倍数没有几个

#辛虎融# 求七年级奥数题及其答案 -
(13041288404): 初一数学题1.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若一个数是整数,则这个数一定是有理数 B.若一个数是有理数,则这个数一定是整数 C.若一个数是有理数,则这个数一定是负数 D.若一个数是有理数,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2.若一个数的...

#辛虎融# 有没有初一奥数题目,并且有答案 -
(13041288404): 以为几题都是我在这个网页上的最佳回答的题目都是初一的希望楼主可以用到!有过程1. Let a,b and c are rational numbers which satisfy a-7b+8c=4 and 8a+4b-c=7. Then a*a-b*b+c*c=???? 答案及过程:题目意思为A,B,C都为有理数,并且a-...

#辛虎融# 七年级奥数题
(13041288404): 要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一般情况下,需要知道小红骑车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由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可知: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反比. 由“若每小时多行2千米,则所用时间是原定时间的7/8 ”可知:小红每小时多行2千米以后与原定速度的比是8:7,比原定速度快1/7 ,所以原定速度是每小时2÷1/7=14 (千米).由“若每小时少行2千米,则比原定时间晚 2/3小时到达”可知:每小时少行2千米以后与原定速度的比是(14-2):14=6:7 ,这样所用的时间与原定时间的比就是7:6,比原定时间多用 1/6,可求出原定时间为1/3÷1/6=4 (小时).所以,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4*4=56 (千米).

#辛虎融# 奥数初一题型及详细解答过程 -
(13041288404): 1.某校初中一年级同学中,有32人参加数学竞赛,有27人参加英语竞赛,有22人参加语文竞赛,其中参加数学、英语两科的共12人,参加英语、语文两科的共14人,参加数学、语文两科的共10人,已知参加竞赛的同学中有5/8的同学得了奖,问...

#辛虎融# 求小升初奥数套题(带答案)含简算、应用题、几何、等各种题型 -
(13041288404): 小升初模拟测试卷 一、 填空题1. 1+11+21+31+41+59+69+79+89+99=_________.2. =___________.3. 已知两数的商是3,且这两个数的差是18,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是_________.4. 甲班和乙班共有83人,乙班和丙班共有86人,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