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全文加翻译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和翻译?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0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释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汉昭帝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本诗中这两句其实就是借取“鱼雁”这两个典故而化用到春天江滨景物中的。“鸿雁长飞光不度”,是说传递书信的鸿雁已经早就远远地飞走了,而月光又不能渡过,因而也就不能替我传递音信。“鱼龙潜跃水成文”,指传递书信的鱼龙(这里偏指鱼)也跃入到幽暗的水底藏了起来,看不见了,只剩下水面的波纹而已,意思还是指找不到传递音信的办法。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这首诗以写月作起,以写月落结,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转情换意,前后呼应,若断若续,使诗歌既完美严密,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前半部重在写景,是写实,但如“何处春江无月明”、“空里流霜不觉飞”等句子,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觉。后半部重在抒情,这情是在景的基础上产生的,如长江流水、青枫白云、帘卷不去、拂砧还来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结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织成有机整体。
  诗歌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云、青枫等等,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静谧的诗境,这种意境与所抒发的绵邈深挚的情感,十分和谐统一。
  诗歌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韵律婉转悠扬。为了与缠绵的感情相适应,语言采用了一些顶针连环句式,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一唱三叹,情味无穷。对偶句的使用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等等。句中平仄的讲求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变换与律诗相同,使诗歌语言既抑扬顿挫,又清新流畅。

原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今译:

浩浩春江大潮水淼淼连着海水平,海上皎洁一明月随着潮涌往上升。月光滟滟洒波涛闪光波浪千万里,天下春江有多少哪处没有明月照。曲曲弯弯是江流芬芳田野水环绕,月光洒落照花树恰似白雪满树间。天空飘散有霜花停住不觉有飞动,水边平地白沙滩白霜白沙难分辨。江天一色相溶溶放眼千里无纤尘,皎皎空中何所见孤独高悬一月轮。春江之畔是何人有幸第一见明月,月亮又是哪一年算是初次照见人。人生代代传子孙代代子孙传无穷,江月年年相朔望年年朔望相似同。不知春江之明月究竟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浪滚滚向东不停送流水。空中白云有一片飘忽远去自悠悠,青枫浦上有青枫相望不胜之烦愁。今夜谁家小伙子弄船一叶作舟子,何处可作相思梦一梦相思明月楼。可怜独处在一楼上有明月空徘徊,应该照耀离人处凄苦面对妆镜台。玉户清辉照四壁帘中卷来卷不去,捣衣砧上清月色为之拂去复还来。此时两地共相望只见明月不见人,心愿随着月光去化着清辉照夫君。鸿雁千里长飞苦月光不见难飞度,鱼龙潜下又跃起水面阵阵起波纹。昨夜依稀幽潭边梦里缤纷见落花,可怜时去春将老离别之人不还家。江水流逝春光去青春时光去欲尽,江潭凄凄照落月今日落月复西斜。斜月凄凄复沉沉藏进茫茫海雾中,碣石潇湘相距远相距之间无限路。不知能否乘月光乘月相去几人回,落月摇动思离情绵绵离情满江树。

编辑本段唐诗原文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一作“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为了押韵,所以读xiá)。
  斜(这里是句首,不要押韵,所以读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读作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 编辑本段词语注释
⑴滟滟:波光闪动的光彩。⑵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⑶霰:雪珠。⑷流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⑸汀:水中的空地。⑹纤尘:微细的灰尘。⑺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⑻穷已:穷尽。⑼但见:只见、仅见。⑽悠悠:渺茫、深远。⑾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⑿扁舟:孤舟。⒀月徘徊:指月光移动。⒁妆镜台:梳妆台。⒂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⒃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⒄相闻:互通音信。⒅逐:跟从。月华:月光。⒆文:同纹。⒇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21)乘月:趁着月光。(22)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编辑本段译文赏析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
  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另一种译释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月映水波不停闪耀的样子。随:伴随,跟随。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宛转:弯弯曲曲。芳甸:芳香的草地。霰:细碎的雪粒,这里比喻月光照在花朵上的光亮。霜:冻凝的露珠,比喻空中月光的晶莹。汀:水边的平地。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无纤尘:一点微细的灰尘也没有。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月轮:月圆如车轮。初:第一次,最早。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代代:一代又一代。穷已:穷尽、停止。待:等待、等候。但见:只见、只看到。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去:离去、离开。悠悠:遥远又渺茫,或飘扬飞动的样子。青枫浦:枫是一种秋天树叶变红的树;浦是水滨滩岸;青枫浦:古地名,在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泛指游子所在的南方。不胜:不能胜,受不了,经受不起。扁舟子:扁舟:小船;扁舟子:孤独地乘船远游的人。明月楼:有明月映照的高楼,思妇所住的地方。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徘徊:流连不去。离人:离开家乡漂游在外的人。妆镜台:对镜梳头化妆的案台,化妆台。玉户:玉石镶嵌的窗户。帘:窗帘。捣衣砧:捣衣的石头、捶布石。拂还来:用手轻轻地抹去,但它又回来了。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相望:相互眺望,相互思念。相闻:相互听得见,互相之间知道消息。逐:跟从、追随。月华:明月的光华。君:你、您,古代对对方的尊称。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闲潭:空旷而安静的水潭。可怜:可惜,让人遗憾和伤心。欲尽:将尽、快要完结,就春天快要过完了。复西斜:复:对应上句,相当于“也”;复西斜:月亮偏向西方,指月夜也快结束了。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沉沉:很深很深地。 碣石:山名。在河北省,离山海关不远,濒临浡海。本诗中借碣石以指北方,古代游子远戌边关的地方。潇湘:水名,指潇水和湘水,中国湖南境内的两条大河,后来成为湖南的代称。古代人有许多人被官府流放到南方,特别是湖南。因此潇湘也就成了游子流放远游之地。本诗用的就是这个意思。乘月:趁着月光明亮的时候,借着明月的光线。摇情:激荡人的心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典故解释:
  在中国古代,“鱼雁”和“书信”有着密切的渊源,古称信使为“鱼雁”,也叫“鸿鳞”。古诗文中留有许多记载,如“关山梦魂长,鱼雁音尘少”、“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等,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诗中也有“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的句子。因为传说古代剖鲤鱼时,看见鱼肚里有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人们便把书信叫做“鱼书”了。而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汉书·苏武传》载:“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说的是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囚胡地 19年,矢志不变。他后来得以归汉,主要是因为匈奴单于相信汉使所说鸿雁传书上林苑,被天子射获,确知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放回苏武,“鸿雁传书”一时传为美谈。由于这种渊源,“鱼雁”成为了中国早期邮政的象征,如同欧洲一些国家早期邮政以牛号角、牛角头为标志一般。
  本诗中这两句其实就是借取“鱼雁”这两个典故而化用到春天江滨景物中的。“鸿雁长飞光不度”,是说传递书信的鸿雁已经早就远远地飞走了,而月光又不能渡过,因而也就不能替我传递音信。“鱼龙潜跃水成文”,指传递书信的鱼龙(这里偏指鱼)也跃入到幽暗的水底藏了起来,看不见了,只剩下水面的波纹而已,意思还是指找不到传递音信的办法。
  现代汉语译解: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海上那一轮明月,正伴随着潮水的涌动一同升起。
  月亮的亮丽光华,随着波浪闪耀到千里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会没有月亮的朗照之光啊!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芳香的草地流淌;月光照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全都像细碎的雪珠闪烁。
  天空中月光如同晶莹的白霜流布,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岸边的白沙也被映照得看不清晰了。
  江水与天空连成了一片透明,没有一点细微的灰尘;只有一轮孤独的明月高悬在中天。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早见到月亮的?江上的明月又是哪一年第一次照耀着人的呢?
  人生一代又一代地绵延着,无穷无尽;人们年复一年地眺望江上的月亮,也亘古不变。
  谁也不清楚江上的月亮在等候着什么人;人们只看见长长的大江不断地送走流水。
  一片白云向远空缓缓飘去;青枫浦那种远游者逗留的地方,一定有游子禁不住心中的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漂流在外?他又在什么地方思念着明月照耀的爱人的小楼呢?
  多令人伤心啊,此刻那楼上的月光正流连不去;它应该也照耀到了离去游子的梳妆台。
  它溜进爱人漂亮的闺房,卷上窗帘也赶不走;它留在捣衣石上,用手将它拂去它还会返回。
  游子思妇们此时相互思念,却听不到对方的音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流去关照对方啊。
  可恨送信的鸿雁早就飞走,月光又不能渡过;传情的鱼儿也藏到水底,只剩水面圈圈波纹。
  前一夜寂寞的水潭边,就梦见了花朵零落将尽;春天已过了一半还不回家,怎不令人伤心。
  江水不停地流走春景,春景就快要流尽;江潭上方美好的夜月,也开始偏西了。
  残月深深隐入了茫茫海雾;远在北方碣石南方潇湘的离人啊,回家的路途该是多么的遥远。
  不知其中能有几人乘着月光转回家乡?残月掩映着大江两岸的树木,深深激荡人的心情。
  [危微境主人]
  【千古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宗储试#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和翻译?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赏析没
(15080158828): 1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原文翻译 《春江花月夜》古典十名曲原名《夕阳萧鼓》意境深远乐音悠 春江花月夜 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明月共...

#宗储试#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和翻译还有难字的读音 -
(1508015882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滟滟 1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2 ,月照花林皆似霰 3 .空里流霜 4 不觉飞,汀5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

#宗储试# 春江花月夜的原文,译文,关山月的原文译文 -
(1508015882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

#宗储试#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的翻译 -
(15080158828):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春江花月夜》 原文: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

#宗储试# 春江花月夜 翻译成现代诗????? -
(15080158828): 《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宗储试# 春江花夜月 张若虚 翻译 -
(15080158828): http://wenwen.sogou.com/z/q800806853.htm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

#宗储试# 请问,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全文是什么谢谢 -
(15080158828):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作者:张若虚 体裁:宫体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

#宗储试# 春江花月夜全文是什么 -
(15080158828): 春江花月夜 诗的内容别人已经有了. 赏析: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津一带月下夜景中最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

#宗储试#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解释
(15080158828): 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解释: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该句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该诗受到文坛关注始于明代,...

#宗储试#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的 全文??
(1508015882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