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伤亡有多少人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1935年到延安的1,3军团和军委纵队约七八千人.

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4,9,30,31,33五个军8万多人,1936年到陕北约3万人.

红2,6军团长征出发时有1.7万人1936年到延安的红二方面军约1万余人.
红25军长征时有2981人,1935年到延安3400人.

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为1,3,5,8,9,五个军团和军委纵队.过湘江之后为3万多人。又经过遵义之战,四渡赤水,飞夺庐定桥,过雪山到1935年6月一四方面军会师时一方面军尚有2万人。会师后5,9军团七八千人随四方面军行动,5军团与33军合并为5军.9军团改为32军.1,3军团和军委纵队1万多人单独北上。红四方面军与红2,6军团会师后,32军2,6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长征中一直保持在一万多人左右,红25军一直保持在三千多人左右,并没有因战争大规模减员。

红四方面军出发时有80000多人,1936年到陕北约30000人. 红一方面军出发时有86000人,1935年到延安的1,3军团和军委纵队约8000人。红2,6军团出发时有17000人1936年到延安的红二方面军约10000余人. 红25军出发时有2981人,1935年到延安有3400余人。红军伤亡约140000余人

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有8.6万人,1935年到延安的1,3军团约8千人.

红四方面军长征时有8万人,1936年到陕北约3万人.

红2,6军团长征时有1.7万人1936年到延安的红二方面军约1万余人.
红25军长征时有2981人,1935年到延安3400人.

红一方面军长征时为1,3,5,8,9,五个军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5,9军团随四方面军行动,5军团与33军合并为5军.9军团改为32军.红四方面军与红2,6军团会师后,32军2,6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25军到陕南时为2500人,在陕南建立鄂豫陕根据地,部队发展到近5000人,1935年七月,25军主力3700多人由陕南出发,于9月到达陕北.

三大方面军共18.6万伤亡18万扩红2.4万,歼灭国民党军13.55万

8.6万变成4000人

红军长征有多少伤亡?~

70年后解长征之谜:到底红军长征后还剩多少人


70年后重解长征之谜

三万还是八万? 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出发一个半月损失最大 湘江之战减员三万多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6000余人 三万还是八万? 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

红一方面军经过一年的长征转战,自1934年10月中央苏区出发时8.6万人,到1935年10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当时,由师长改任由原三军团第十三团编成的第十三大队大队长的陈赓回忆说:“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时,周恩来面对部队严重的减员,心情沉重地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树身和树根。”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都会师陕甘宁,经历了长征的红军还剩多少人呢?

长征出发一个半月,人员损失大半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长征队伍是中共中央的所在,也是蒋介石集中重兵“追剿”的头号目标,加上长征初期的错误指挥,部队减员最为严重。

1934年10月中旬,在夜色掩护下,中央红军从赣南的于都县突破敌军包围圈开始长征。出发前夕的10月8日,中革军委做了一个《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里面分别统计了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军委纵队、中央纵队共计86789人。上述人员中除了红军部队外,还有中央纵队中的少量政府机关人员和几千名临时召集来搬运物资的民夫。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武器弹药十分缺乏,全军共有枪4万支、子弹80万发,平均每支步枪只有十几发子弹,轻机枪才有百余发子弹。中央机关的许多人手里只有刀矛,长征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徐特立(出发时58岁)为自卫,手里拿着一支红缨枪,有时还当拐棍用。

突围西进之初,由于领导人过分强调保密,事先没有做好动员,广大干部战士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对于久经战斗考验的老战士来说,坚决服从命令已成习惯。刚动员参军的一些新战士和民夫看到越走越远,却出现思想波动,加上行军疲惫,陆续出现一些掉队落伍。

在赣南、粤北突破第一、第二道封锁线时战斗并不激烈,却减员1.3万人。通过第三道封锁线即湘粤交界的郴县至宜章一线时,发生了激烈战斗,减员8600余人。由于红军在经过粤汉铁路时动员了部分工人入伍,部队略有补充,接近湘江前还有近7万人。

11月下旬中央红军进至位于湘江附近的第四道封锁线,经九天血战才杀出一条通道,减员高达3万多人。特别是多由新兵组成的八军团下属两个师基本被打散,全军团仅剩1000余人。许多领导人后来感慨,长征前匆忙组建这种新部队,虽名义上增加了番号却缺乏战斗力,还不如把这些新成分用来充实久经战斗锻炼的老部队。

6000中央红军到陕北,迅速恢复发展

与张国焘南下错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一方面军在北方却获得了新的发展。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会合了在当地的红军7000余人,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番号。当时陕北人少地贫,发展红军困难,于是1936年春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扩大了红军8000人。

据彭德怀回忆,新参军的大都是由河南、山东流落到山西的人。此前部队经过长征大都成了空架子,一个团不过几百人,打仗缴获了枪还要请老百姓帮助扛。这时部队充实起来,红一军团就有1万余人,加上红十五军团,野战部队发展到1.7万人。此外,毛泽东还将中央红军的许多干部派到陕甘地区发展地方武装,地方红军也发展到近万人。至同年秋,在陕甘宁地区的中央军委直属队、红一方面军和地方红军相加,总数发展到3万余人。有了根据地依托之后,红军又走上了发展壮大之路。

留在川康地区的红四方面军指战员得知红一方面军在北方的发展后,纷纷议论说:“还是中央的北上方针是对的!”由于红四方面军广大干部要求北上,红二方面军领导也坚决主张北上同中央会合,这就促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

过草地,红一方面军5000人编入红四方面军

突破湘江后,中央红军只剩3万多人,不过大都是意志坚强的骨干力量。通过惨痛损失的教训,全军认识到错误指挥的危害,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推举毛泽东领导红军。随后,中央红军在云贵川三省转战途中虽陆续动员了近万人参军,然而这些新成分没有经过远途行军锻炼,在急行军中大都很快掉队。

1935年4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时减至2.4万人左右,6月间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减至约1.8万人,重新改称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刚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因刚刚离开根据地,又在川北开辟新区得到补充,部队有8万多人,显得兵强马壮。8月下旬,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通过水草地。当时红一方面军因远征疲惫,指战员多体质衰弱,加上草地环境恶劣,减员很大。通过草地后,中央纵队和红一方面军的主力一、三军团只剩8000人,在左路的五、九军团(此时改称三十二军)约5000人。

9月因张国焘分裂红军,中央纵队和一、三军团单独北上,到达陕北只剩6000人,而左路军约5000人的原红一方面军部队编入红四方面军系列,随同再过草地南下。

红四方面军南下的8万部队在川西遭到国民党中央军、川军的联合进攻,经血战后仍站不住脚,被迫于1936年初翻越雪山进入西康藏区。红四方面军在川康边补充粮食极为困难,因战斗、病饿和逃亡减员一半,到1936年夏天只剩4万人。

长征后人数“3万”和“8万”两说是由不同统计方法造成的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终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抗战初期创作的《八路军军歌》前四句,概括了红军长征体现的坚定性和无敌无畏精神。红军经历过万里长征,虽然有严重减员,保存下来的人却是党和红军最宝贵的财富。毛泽东认为长征后红军人数虽然减少,力量却比过去更强,这既是指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已由错误转为正确,也是指红军的质量大为提高。

对于长征结束后红军还有多少人,过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如果从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的全体人数统计看,西北红军超过8万人。军委对下属各部人员的统计是:

红一方面军和军委直属队共2.2万人(包括红军大学800人);

陕甘宁地方红军8000人(另外在陕南有2000人);

红二方面军1.1万人;

红四方面军及总司令部直属队3.8万人。

三大主力会师结束长征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结果于1937年春基本失败,只剩千余人到达新疆或潜回陕甘根据地。这一时期,红军在陕甘地区又扩大了一些兵员。至1937年夏,军委统计在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后方机关总计为7.4万人,其中总部为4000人,野战部队为4.2万人。同年8月红军改编时,野战部队编为八路军三个师,编制4.5万人。

经历过长征的一些领导人讲话,又常说长征后红军只剩下3万人。这一数字也有其依据,讲的只是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甘宁的人员,而不计算陕北红军及长征后扩大的人员,以及长征结束后西路军损失的人数。经历过长征而剩余的3万多红军指战员包括: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6000人;

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3000人;

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宁1.1万人;

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剩余人员1.4万人。

对长征后剩下的人数从不同角度统计,才出现这两种不同说法。事实证明,经过长征考验的指战员不仅在实际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又有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多数战士都可以带兵当干部。红军人数虽减少,革命力量却增强,并终将发展成一支赢得全国胜利的大军。

点评:军队有“根” 损失才少

红军长征中出现数量减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革命根据地。

红军离开根据地远征陷入无后方依托作战,除牺牲外,会经受缺粮和病饿的折磨,伤病员难以随军和妥善安置,这都会造成较大损失,而且难以有效补充。

红二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减员较少,主要是采取了走一段路休整一段,并在途中建立根据地进行补充的方式。中央红军长征在毛泽东领导下到达陕北后获得大发展,更是显示出正确路线的威力。


#索秆爸# 从参加长征到最后生存者各是多少人?
(13053089212): 累计有30万红军参加长征,长征结束后还有3.8万人. -------------------------- 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出发时8万余人,而四方面军与一方面军会师时就有10万人,加上二方面军(人数我没有考证,估计也有7、8万人),以及其它参加长征的红军,总数约30万人.最终三大主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时,全国红军共有3.8万人,对外号称8万人.

#索秆爸# 长征之路始与何年何月,死亡人数为几何?
(13053089212): 始于1936年,死了两万多

#索秆爸# 红军结束长征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三万多人,长征时各个红军部队的伤亡情?
(13053089212): 一方面军长征历时12个月,转战11省,行程25000里. 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16000余里. 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6省,行程10000余里...

#索秆爸# 长征共多少人,死伤多少人长征共多少人,长征后还有多少人
(13053089212): 红军长征出发时,各路军总数近三十万人(约二十八万多人,含中途招收的),到达陕北不到三万人(约二万八千人).四方面军人枪最多,有一万余人.中央台说到达陕...

#索秆爸# 红军长征中的白龙山战斗红军伤亡多少人?
(13053089212): 红军一军团经富村至营上海丹,跨过海丹铁索桥,与国民党滇军独立二团遭遇,在白龙山激战数小时.滇军以逸待劳,首先占据有利地形,企图以猛力阻击红军.英勇顽强的红军不怕牺牲,痛击敌人.白龙山阻击战前后历经6个多小时,期间激战两个多小时.打退滇军的阻击后,红军又乘胜连夜追击敌人至车心口,并于4月25日凌晨开始与敌人激战了一个上午,全歼滇军李嵩独立团,从而顺利西向沾益、曲靖出发.红军进入云南后,在白龙山留下的这次规模较大的战斗,被誉为“入滇第一仗”.红军在白龙山战斗中,伤亡60多人.

#索秆爸# 红军五次反围剿每次的损失是多少?国民党损失由是多少? -
(13053089212): 据记载中央红军前几次反围剿伤亡呈递增趋势第一次反围剿中央红军4万国民党军10万全为地方军阀,中央红军伤亡2000而国民党军伤亡9000被俘6000余人,第二次反围剿中央红军3万国民党军20万全为地方军阀,红军伤亡达4000而国民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