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简介20—50字 求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20~50字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935年5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原定3天后抵达160公里外的泸定,结果在28日清晨接到命令,限令必须于29日夺取泸定桥,也就是说,四团必须在一天之内走完剩下的120公里。如果要完成这一任务,即使按照急行军的速度,也得24小时不间断地奔跑才行。

时任团政委的杨成武在著作《忆长征》中如此记录:队伍在前进着,在快速前进,真是快如风,一行行排列整齐的队伍像脚下装了轮子一样,嗖嗖地从我身边超越,一阵风卷过,又一阵风卷过。28日傍晚7点,距离泸定桥还有60公里。

暗夜中的急行军,没有照明,星月无光。闪电突然划过山谷,暴雨倾盆。湿滑崎岖山路上,一脚踏空就会跌下深渊。每个人的体力透支几乎都到了极限。一旦倒下,就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这时候,所有党团员把绳子绑在身上,拖拽着体力不支的战士,渴了,抬头喝雨水,饿了,嚼一口湿漉漉的生大米。

夜更深了,雨势稍缓,大渡河对岸突然出现了一条火把长龙,这是川军38团周桂三营长所带的一个营,也在急行军赶往泸定增援,王开湘、杨成武二人商议:我们何不也点火把,对面要问,就让俘虏回答,说是退下来的川军好了。

于是,暗夜中,大渡河两岸火把通明,两条火龙齐头并进。跑出几十里之后,北岸川军的火龙突然不见了。原来川军宿营休息了。此时四团则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跑去。天色逐渐亮了,前面就是泸定桥了。

此刻,百余米的桥面上木板已被拆去约90米,敌军盘踞北岸桥头,机枪正对铁索。29日下午4点,进攻开始了。几十个冲锋号同时吹响,枪弹像旋风般刮向敌人阵地,守军别说探头了,连枪都伸不出去。

眼见着几十名红军战士从铁索上爬过来,势头不好,敌军下令:放火烧。那些被拆下来堆在桥头的桥板正好是燃料,一时间,火光熊熊,笼罩了桥头。但这怎能挡住红军,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出路,只有迎着枪林弹雨强行冲过十三根寒光凛冽的铁索。傍晚时分,红军勇士冲上了泸定桥桥头堡阵地,取得了夺桥胜利。

扩展资料:

红军长征四大历史事件:

一、直罗镇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蒋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一起消灭。如何站稳脚跟?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在陕北富县县城西北方向45公里的直罗镇布下口袋阵。

1935年11月20日,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在飞机掩护下,进入直罗镇。同时,第106师、111师也进入了直罗镇西北地区。21日拂晓,战斗打响。红1军团自北、西北、东北方向,红15军团自南、西南、东南方向,同时发起攻击。

至24日上午,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彻底粉碎了民党军队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二、血战独树镇

1934年11月26日,孤军远征10天后,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民党步兵和骑兵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单薄、手脚冻僵的红军战士立时陷入被动。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寒冷的天气,早已把枪栓冻结。

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三、激战嘉陵江

1935年初,为了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3月28日晚,担任渡江主攻部队的30军在四川苍溪县塔山湾主渡口强渡,撕开了四川军阀的西岸防守。

与此同时,31军、9军也分别在鸳溪口和阆中以北渡口直插嘉陵江西岸。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达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歼敌1万余人。

四、转战乌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红2、6军团近1.7万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2月下旬,红2、6军团向安顺地区转移,因敌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乌蒙山北麓前进。

3月2日至29日,红2、6军团在威宁、镇雄、昭通、彝良一带的乌蒙山区进行了千里大迂回,与10倍于己的敌人展开回旋战,并在以则河、得章坝等战斗中,给围追堵截之敌以沉重打击。之后,红2、6军团迅速移师云南,于4月下旬顺利渡过金沙江北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



1935年5 月,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又决定迅速抢占泸定桥。国民党第二十四军第4旅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取得红军长征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飞夺泸定桥简介20—50字
1935年5 月,红军在安顺场强渡成功,又决定迅速抢占泸定桥。国民党第二十四军第4旅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取得红军长征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飞夺泸定桥简介50字!!!!!!!!!~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四团战士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桥梁简介: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该桥建成在明朝之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
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东西桥台之间净跨100米、铁索长101.67米、桥宽2.7米,踏上桥面,整个桥身起伏荡漾,如泛轻舟,它是连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百度百科-泸定桥

一、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
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卫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二、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
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扩展资料:
巧渡金沙江意义:
金沙江地势险要,戒备森严,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活捉守卫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1935年5月6日,红军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1935年5月9日在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无影无踪地走了,体现出了将士们的机智与勇敢。
飞夺泸定桥意义:
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巧渡金沙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简写,拜托啦100字左右就OK都来帮帮忙吧好心人.
(18065037826):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昨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
(18065037826):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在川黔滇三角地带“剿灭红军”的计划.在中央红军赶往大渡河的途中,蒋介石曾坐飞机观察红军开进的情况,命令部队空投传单.传单上用特大号铅字印着:“大渡...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大约三百字左右 - 作业帮
(18065037826):[答案]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急之下,于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林彪、聂荣...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急急急 -
(18065037826):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飞夺泸定桥是22勇士,为什么在刘梓华的军人登记表中,写的却是18勇士,丢失的也是18英雄奖章?王永棉告诉我们,据杨成武将军回忆,飞夺泸定桥战斗结束后,点名时发现,22勇士在战斗中牺牲了3名或4名同志,具体是3名还是4名,杨将军也记不清了.如果是牺牲了4名同志的话,那么剩下的刚好是18勇士!我们可以想像,在长征的特殊环境下,对牺牲同志的奖励既无法记入档案,也无法寄往家中,也许就只把奖章颁给活下来的同志,那么奖章也就只是18枚英雄奖章了.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从哪三个方面叙述了攻夺泸定桥的困难.急!好的追加! -
(18065037826): 我简单说下,你自己组织吧 1.(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难走 2.(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 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对红军心理的恐惧 3.(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地势劣+难攻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的梗概(小学语文)急需
(18065037826): 主要记叙1935年5月,为了北上抗日,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这篇课文主要歌颂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应把握“崇敬”“颂扬”的基调.夺取泸定桥是一个壮举,整个过程紧张激烈.朗读的节奏应该急促、高亢.红军行军途中时间紧迫,路程艰险,要读出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要表现出紧迫感;激战的场景,要读得紧张有气势,节奏稍快.这样,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就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好地体会红军战士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俟慧乐# 战神飞夺泸定桥主要讲什么
(18065037826): 战神杨成武指挥部队夺取泸定桥.

#俟慧乐#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谁知道?
(18065037826): ,宽 3米.东桥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5比喻成不粗哑巴hau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