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东晋灭亡后,天下进入到了一段大分裂时期,我们把这段历史称为南北朝。怎么说南北朝也有将近200年的时间,为什么这个朝代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会这么低呢?可能不太了解历史的理科生,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个南北朝的存在。南北朝虽然处于分裂期,但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比较重要的名族大融合时期,中原和北方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相互学习的机会,部分北方统治者也决定彻底汉化,这段历史时期其实也是有非常吸引人的一面的。

余秋雨曾这样描述:“不要忘了,在汉代和唐代这两个历史高爽地之间,也夹着一个历史的丛林地带,那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在这个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重权谋,每一个身影都是一串故事。”

说起这一时期,除了战乱,经常为后人所议论的还有“美男子”。在魏晋时期大家的审美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偏女性化,并且长得白才算好看,当时的美男子被评价为“玉人”。

曹魏时代,男子化妆成为潮流。以曹植见名士前“取水自澡讫,傅粉”为代表,曹操的养子何晏“动静粉白不去手”“好妇人之服”也丝毫不逊色。拥有“盛世美颜”的曹植、何晏,“玉树”夏侯玄,“风姿特秀”嵇康在当时都十分受追捧。而晋朝最受欢迎的当属“妙有姿容”的潘安和“冰清玉润”的卫玠。

关于卫玠有多美,后世还流传着“看杀卫玠”的说法。据说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

魏晋时期诸如此类的野史有很多,例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各种奇闻轶事,大多无法考证,后世习惯把“魏”和“晋”并列而谈,这也是魏晋时期的特殊性所在。

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正史的王朝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公元308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并于次年忧郁而死。

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所部人马,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公元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淝水之战——东晋最著名战役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南北朝:历史上的“大分裂”与“大融合”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朝各国皇族主要是汉族或次级世族,因为在东晋末期之后,军职大多由汉族或次级世族等担任。由于执政者的努力,出现元嘉之治与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国力富盛。皇帝受获声誉深重的主流世族拥护,然而世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门担任军职或次要官职以平衡政治势力。

由于皇室内部也因为争夺皇位的斗争,时常发生宗室血腥事件。由于战略运用错误与北朝的兴起,使得南弱北强,疆域渐渐南移。到南朝梁时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镇之乱,使南朝国力逐渐追上北朝。

但在他晚年时,过度崇信佛教,国家离心力渐强,导致了很多原南朝权贵军阀跟随归顺南梁的侯景发动侯景之乱,使南朝实力大减并四分五裂。独霸政局的侨姓世族也完全崩溃,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最后到南朝陈的陈文帝方完全统一南朝,但南朝陈国力已衰,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

北朝承继五胡十六国,为胡汉融合的新兴朝代。北魏深受五胡文化影响,皇室多为鲜卑族。朝中的汉族官员,多与胡人通婚,带有胡人血统。而鲜卑皇室也逐渐受到汉文化的薰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最盛。

由于北方的柔然牵制北魏,使得北魏难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较亲北朝的突厥取代柔然后才较安定。北魏后期政治逐渐败坏,六镇民变后国力大衰。最后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并分别由北齐及北周取代。北齐的核心主要为六镇流民及关东世族,其军力比较强盛。

由于其源头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使得北齐主要提倡鲜卑文化。北周在立国时鲜卑军不如北齐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齐及南朝梁,所以建立关中本位政策,融合鲜卑及汉文化以消除胡汉隔阂。

最后北周形成团结的关陇胡汉集团,得以攻灭因政治混乱而衰退的北齐,而汉族也逐渐成为北周军队的主力之一。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依靠外戚身份掌握朝廷,并在篡夺北周建立隋朝之后,发兵南征灭南朝陈,统一了中国。



~


#邵逄怨# 为什么人们常说历史上最美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 -
(18952339019): 魏晋时期之所以美,是在于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旧的大一统王朝秩序已经崩溃,新的中央集权还在酝酿,而处在中间的魏晋,不受传统纲常伦理的限制,诸君可率性而为,荒诞不羁,亦可游山玩水,纵情声色,充满的自由的气息,这样的时代自然是最美的.

#邵逄怨#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说荒唐且美好? -
(18952339019):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混乱、最苦痛的动荡时代,然而在文学艺术史上却是极自由、极解放、极富于智慧、极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东汉末年儒学信仰危机的加深和腐朽经学束缚的冲破,把魏晋思想引向了玄学,导致玄学与佛学相互...

#邵逄怨# 为什么叫魏晋南北朝而不叫三国南北朝 -
(18952339019): 因为魏国是受汉献帝禅让的 虽然是逼迫献帝禅让 但也算是有了合法手续属于正统王朝 又统治中原地区 不论是国土面积统治人口还是经济军事实力都是三国之首 而晋朝又从魏国禅让而来所以是魏晋而不是其他称呼

#邵逄怨# 魏晋南北朝真的荒唐而又美好吗? -
(18952339019): 史书上的魏晋南北朝可谓是最混乱、最黑暗的年代了,但它也涌现出了不少的名人雅士,才女佳人,风流逸闻等等,后世对于这段时期的评价大多是荒唐又美好,个体的魏晋南北朝荒唐又美好,原因在于融合了古代中国生命审美意识形态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身、孝、情,分别对应着魏晋南北朝人在历史大震荡中,对自我、他者、世界及其关系的求索和认知,也有对真知、真相、真情的渴求和仰慕.真,就是魏晋南北朝人的自我立法和生命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核.

#邵逄怨# 为什么历史把三国 魏晋南北朝合并说 -
(18952339019): 三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融合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迅速开发为本单元的突出特点,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士族的形成与发展,宗教盛行.特点一致啊!

#邵逄怨# 南北朝是怎么回事? -
(18952339019): 从三国说起,公元280 年,继承魏的西晋(公元265—317 年)统一全国,但西晋仅稳定统治了20余年便在各种矛盾的影响下土崩瓦解.西晋灭亡后,江南相继出现东晋(公元317—420 年)、宋(公元420—4...

#邵逄怨#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称之为”六朝“?数目不够呀? -
(18952339019): 东汉末年,各路军阀割据争雄,东汉统一帝国名存实亡.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试图在汉的旗号下重新实现全国政治统一,但由于政治、经济、军事及人为努力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汉帝国的废墟上出现...

#邵逄怨#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史自觉时期 -
(18952339019): 鲁迅曾经说过,魏文帝曹丕“着有《典论》那里面说:'诗赋欲丽'他说诗赋没必要寓教训,他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那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

#邵逄怨# 书不入魏晋终成野道,是什么意思? -
(18952339019): 中国书法最追求入古,这个古一般就是指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自古以来都说:书不入魏晋,终成野道,著名的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里也这样说过,表达了对于魏晋书法的无限崇拜. 为什么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魏晋时期的呢?我觉得主要有...

#邵逄怨# 为什么“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等时期也是乱世,却没有像“春秋战国”那样产生那么多思想家和成语? -
(18952339019): 春秋战国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大一统的基础,所以什么思想都能发展.而且各个国家之间不算是死敌,往往亦敌亦友,而且基本上都是自认为中原王朝的,尊周天子的诸侯国.思想家们可以来回交流发展,顶多说是孔子西行不入秦,但是其他诸国还是周游一遍,互相探讨,发展.可是五代十国魏晋南北朝就不完全一样了,本身已经经过了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已经有了大一统的基础.二来这一时期的乱世,杀伐极重,又掺杂了大量的异民族.国与国之间基本上就是死磕了,没有文化交流的环境.所以成语其实是不少的,但是思想家就少了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