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战争的结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微妙的话题,而日本在二战中的投降也可以说是令人大跌眼镜。从“一亿玉碎”再到无条件投降,日本人只花了几天就转过了这个弯子。那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什么?日本为什么投降?下面我整理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意义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这不由得让人大吃一惊,本文要讲述的就是日本人在发动战争前是如何考虑怎样结束战争,随着战事不利,日本人是如何调整其战争目标的,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是如何让日本人驯服的当了战败者这一日本投降全过程的。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意义

  “如何结束战争”

  日俄战争主要战事告一段落之后,时任满洲军参谋总长的儿玉源太郎大将回国述职,参谋次长长冈外史去车站迎接。儿玉上来就问:“和谈的事进展如何?”长冈回答:“尚无头绪。”儿玉急了:“开战前就要想好如何结束战争的问题!”不过从二战的经验来看,日本人并没有贯彻这一点。

  日本在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对战争的结局曾经有过以下几种设想:要么是占领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要地,消灭太平洋舰队,使美国丧失抵抗意志,还有就是诱降蒋介石政权,或与德意联手迫使英国退出战争。所有这些如意算盘的立足点在于这次大战仍然是传统意义上,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样的有限战争,只要令对手觉得付出的成本大于受益,日本自然就可以吞下胜利的“果实”了。而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日本人想了这么多,归根结底四个字:白日做梦。

  日本人所不清楚的是,此次战争乃是世界大战,是你死我活的全面战争。同盟各国早在大西洋宣言和联合国家宣言颁布之时,就表明了作战到底的意图,而1943年的卡萨布兰卡会议更是明确说明只会接受轴心国的无条件投降,一定要“犁庭扫穴”。而日本的太平洋战争只有前六个月还算顺利。1942年6月,海军就在中途岛丢掉了航母部队的主力。而1942年8月美军就开始在南太平洋反攻瓜岛,此后美军就开始稳扎稳打的向日本方向反攻,1943年“皇军”更是不断“转进”,从瓜岛一路败退到拉包尔,马绍尔群岛和阿图岛更是开启了后来的一系列“玉碎”的先河,日本败象已现。

  (《读卖新闻》对于阿图岛惨败的报道)

  日本的战争思路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43年底确立了所谓的绝对国防圈概念,争取守住这一范围,挫败美军攻势,进而争取有利议和条件。绝对国防圈的关键在中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群岛。为此陆军死守马里亚纳群岛,而海军集中主力发起“阿号作战”,争取重创美军,无奈结局是海军大败亏输,陆军也没守住塞班,不仅没有达到逼迫美国人议和的目标,反而让美国人有了轰炸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此后B-29轰炸机以马里亚纳为基地,对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空中攻势作战。

  (马里亚纳海战中美海军军人围观空战,此役日军机动部队一天之内损失两艘大型航母,外加315架飞机。)

  塞班岛丢失之后,小矶国昭内阁粉墨登场,其战争指导思路的核心仍然是打一个大胜仗,逼迫美国人接受对日本有利的条件。1944年10月,日本陆海军在菲律宾与反攻的美军展开了所谓的“捷一号”作战,结果是海军在莱特湾丢掉了舰队主力,而陆军也丧失了在菲律宾与美军决战的能力。此后美军继续反攻,1945年6月经血战后攻克冲绳,已经兵临城下了。

  此时的日本人也不是没有动过和平谈判的心思,小矶国昭内阁就曾经试图利用缪斌来与国民政府谈和,进而摆脱大陆泥潭,集中兵力应对美军。无奈在傻子都知道日本已回天无力的情况下,蒋介石就更不可能上当了。

  此后日本又试图派近卫文麿作为天皇代表去莫斯科谈判也被苏联人拒绝。日本人只能准备所谓“本土决战”了。幻想着通过作战大大杀伤美军,迫使美军接受对日本有利的和平条件。1945年6月,铃木贯太郎内阁会议决定本土决战的目标乃“护持国体”与“保护皇上”。

  “本土决战”的具体安排:

  在菲律宾失败后,日本就已经开始谋划本土决战了,由于日本的侵略者地位,其陆军主力位于海外,算上机关,学校,后勤单位,国内的陆军兵力也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为此开始把陆军主力回调本土,不过由于海上运输线被美军控制,这一过程非常不顺利。只好在国内大抓壮丁,通过三次征兵,征集了一百多万人,但其中奇缺有经验的军官与军士,至于武器装备就更可怜了,由于兵器生产能力在五个月内下降了百分之七十,轻机枪满足率连一半都不到,海军更惨,舰队主力已然就歼,只剩驱逐舰和潜艇,还受制于燃油不足。飞机就更惨了,由于南洋铝矾土的断绝,只能拆卸坠毁美军飞机的硬铝来满足航空工业的需求。威名赫赫的神风特工队,要靠竹子和木材制造的自杀飞机去攻击美军了。

  (樱花自杀炸弹,被美军起名为“八嘎”)

  而日本整体国民经济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1945年2月19日之后南洋的原油来源彻底断绝,只能依靠生物质的松节油来替代正规燃料。国内饿殍一片,而朝鲜东海岸和东南亚各港口堆积着数百万吨大米。日本的钢铁生产能力迅速下降,1945年生产水平只有1944年的四分之一,远洋船舶丧失殆尽,而铁路运输跌了一半,并且由于燃油稀缺,汽车运输就更不能指望了,工厂出勤率受到空袭疏散等影响只有平时的50%。

  由此来看,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日本已经无力再战,赶紧投降还可能为日本民族留点复兴的余地。无奈军国主义者的大脑回路不同于我们一般人,面临如此困局,军部的对策一个是大搞特攻作战,包括回天鱼雷,震洋自杀快艇什么的来削弱美军登陆舰队。而陆地战斗就要像冲绳和硫磺岛那样死守(大家可以通过《硫磺岛家书》那部电影来脑补相关情节),争取给美军造成巨大杀伤。还有一个对策就是“一亿玉碎”,用“精神原子弹”组织起来2800万人的“国民义勇队”,让老百姓拿着竹枪和草叉子和美军拼命,正如东条英机所言,“以必死的精神教育后方的妇女和儿童,令他们拿起竹枪实施训练”,使美军认识到日本的战争决心,进而为日本争取更好一点的停战条件。

  波茨坦和广岛

  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颁布的《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7月28日,日本外务省建议接受,而内阁会议最终决定一方面向莫斯科打听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又选择地向国民公布《波茨坦公告》,但删去了“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与“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两条。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制造舆论了。

  但是,铃木贯太郎在记者会上的表态却是另一番景象:“该宣言是开罗宣言的翻版,帝国政府不认为其有重大价值,唯有默杀”。就像希特勒自杀之后的邓尼茨也在叫嚣在东线一定打到底一样,侵略者在彻底认输之前总是扭扭捏捏。而这种日本式的暧昧最终为自己招来了更大的祸患。美国人也好,苏联人也罢,都没有读心术,只能从字面含义来判定日本的意图。

  既然日本要顽抗到底,美军如果正常登陆日本的话,将伤亡惨重,对此美军也是有认识的。一个侧面例子就是为登陆日本准备的紫心勋章(颁发给伤员的)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还没有用完,而根据“一亿玉碎”的口号,日本人的伤亡只会更加惨重。这个时候就该原子弹登场了,1945年8月6日,第509特别飞行大队的B-29轰炸机在广岛上空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原子弹威力是惊人的,而日本人的反应却出奇得慢,当天下午一点才知道广岛被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毁掉,而到第二天下午才向国民公布,8月8日首相收到了相关报告,证实美国人投下的是原子弹。铃木贯太郎决定第二天上午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战和问题。

  (广岛的“原爆Dome”,现已成为世界遗产)

  “苏联人来了”和长崎

  莫斯科时间8月8日下午,莫洛托夫对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宣布,苏联决定中止《苏日中立条约》,对日本宣战,日本人的救命稻草又少了一根。日本人在二战中对苏联一直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1943年就建议希特勒与苏联议和,而到了1945年更是死命想打通苏联人的路子,当然有些理由着实搞笑,比如铃木贯太郎首相有言:“斯大林和西乡隆盛一样都是大肚子,肯定也是重情义的好人”,而前文也提到日本确实向苏联人提出派近卫文麿为特使出访莫斯科的建议。这会儿连这根救命稻草都丢了。不过,铃木贯太郎似乎早有预料,他被人从床上叫起来听到这一消息后,只是嘟囔了一句“该来的终于来了”。

  8月9日上午进行的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分成了两派,铃木贯太郎主张彻底接受《波茨坦公告》,米内光政,东乡茂德等主张在“维护国体(天皇制)”的条件下接受。而军方的阿南惟几,丰田副武,梅津美治郎等主战派又加上了自行审判战犯,减少占领范围等条件。众人七嘴八舌的吵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不过由于消息传递的限制,会场上的众人并不知道。由于下午要召开内阁会议,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下午一点就结束了。

  然而双方分歧巨大,在下午两点半开始的内阁会议上继续吵成一团,主战派继续主张把美国人引诱上岸,本土决战,死中求活什么的。此时传来了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的消息,主战派不为所动,继续主张死扛到底,参谋次长甚至向陆军大臣咬耳朵,要求宣布全国戒严,罢黜内阁。五点半吃完饭后,六点内阁会议复会,一直吵到晚上十点都没有结果。

  好在铃木早有准备,当天上午就骗来了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的花押,于是宣布召开御前会议,当夜十一点五十分,御前会议开始,主和派和主战派又吵了两个小时也没有结果,还是三比三的僵局。这时铃木贯太郎出面“恭请”天皇“圣断”。昭和天皇絮絮叨叨了一大堆,说什么本土决战准备得一塌糊涂,连枪和刺刀都配不齐,这还怎么打?东京附近九十九里滨的海防都一塌糊涂,还有什么决战的本钱。这个时候日本跟明治天皇接受三国干涉一样,必须得忍,要为将来日本的复兴留下种子什么的。第二天清晨,天皇又说“只要国体得以维护,解除武装和惩罚战犯也就无可奈何了”,可怜那些为天皇和“国体”而战的人,就这么被抛弃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昭和天皇的话理解为,如果盟国明确宣布废除天皇制,那么日本就要打到底。

  (描绘御前会议场景的画作)

  8月10日日本通过驻瑞士和瑞典的外交官提出在维护国体的情况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2日,盟国答复:不能讨价还价。8月14日的御前会议上,主战派继续强调“一亿玉碎”而昭和天皇最后指出相对于国土化为灰烬,还是接受《波茨坦公告》能为日本留下复兴的希望。天皇摆出了一副豁出命去的架势,御前会议上鬼哭狼嚎,热闹非凡,最终御前会议决定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停战诏书》的原始文本,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后人多认为此文本语言多有不通顺之处,盖因最终文本乃是十几个内阁大臣七嘴八舌讨论而成。

  为什么怂的这么快?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各交战国留下的印象大概逃不出死硬,顽固,负隅顽抗什么的。为何在数日之内,态度急转直下,迅速选择了投降?直接的原因,我们可以用两个古人的名字来讲一下理由:屈原和苏武。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成是日本侵略之路的必然结果。

  屈原的意思就是原子弹的威力,日本在二战前就有不错的物理研究基础,而利用原子能制造武器在日本也不是什么秘密,石原莞尔一介武夫都知道能用原子能制造威力巨大的新武器。而日本在战争中也确实试图制造原子弹,所以当原子弹真正爆炸的时候,日本人并不吃惊。令日本人吃惊的是,他们估算的美国人居然有250颗原子弹,这绝对不是日本能扛得住的。

  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当时日本人根据加拿大的铀矿产量,知道美国一年大概能获得一万吨铀矿石,然后根据按铀235含量0.8%计算的话一年可以弄到30吨铀235,一个原子弹用30公斤铀,美国就可以造1000个原子弹!当然这个数据过于夸大,因此最后的结论是美国人有250-500颗原子弹,这也很吓人了。大本营参谋们基本上都老实了。

  为什么老实了?很简单,日本人的算盘是拿自己的几条命换美国人一条命,而美军若想达到无条件投降的目标,必然要登陆日本。这样就可以“一亿玉碎”,顺便打疼美国人。然而美国真的有这么多原子弹的话,美国人只要慢慢丢炸弹就好了,日本倒是“一亿玉碎”了,美国人却没什么损失。

  苏武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日本人一直对苏联抱有期望,苏联参战后,这一期望自然破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在战争末期曾企图以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最后的基地,本土损失后,继续坚持抵抗。现如今苏联人出兵,直接从背后把这个“抵抗基地”彻底占领,并且最后的主力—关东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来,就处心积虑的要称霸东亚,进而争霸于世界。九一八事变的目的就是日本人妄图在未来的世界大决战中建立一个可靠的后方基地。无奈,面对着觉醒了的中国人民,日本军阀的此种做派等于彻底与中国为敌。而日本军阀此后又瞧不起中国人,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军部就妄图打一场速胜战来彻底压垮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不料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一致对外,坚持抵抗,把侵略者的速决战给拖成了持久战。日本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而作为资源和市场匮乏的岛国,日本的对策是进一步扩大侵略,南下东南亚,获得重要的石油,铝矾土,锡,橡胶等战略资源,如此就要彻底和美英决裂,于是日本“果断”走上了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不归路。可以说,日本在1945年的悲惨结局很大程度上是在1931年9月18日所决定的。

  所以,内外交困之下,日本政府和军部别无他选,只有接受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无条件投降这一结局了。而日本本土虽然遭到了重大打击,但工业化的人力和技术基础仍然存在,战后迅速崛起,一直发展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如果当年真的顽抗到底,一亿玉碎,那么日本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万劫不复,连复兴的机会都彻底丧失。

猜你喜欢:

1. 日本为什么投降

2. 8月15日是什么节日

3. 蒋介石为何没有向日本投降

4. 抗日战争日本投降书书面原文是什么

5. 历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寇宝褚#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①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和苏联红军进攻日本关东军 ③八路军、新 -
(18967395793): B

#寇宝褚#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原因是什么??? -
(18967395793): 被美国用信息战给骗了.日本害怕美国会用原子弹把东京给炸了,所以投降了但,其实美国并没有真的投了原子弹.不然的话8年抗战总共消灭日军以及伪军40万左右,而在日本投降时在中国境内还有一百多万日军.在当时凭中国自己是打不过日本的.九一八事变时关东军2万人张学良的东北军在关外有10万,关内有16万都不敢跟日本人打.徐州会战国民党军投入60万人阵亡10万人,日军投入24万阵亡1.6万人.八路军只打过一次百团大战投入兵力40万阵亡1.7万歼灭日军4000人,40万人才杀了4千个敌人.最大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也是日军阵亡最多的一场战役也不过死了7万,而国民党死了20万人.

#寇宝褚# 抗日战争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
(18967395793): 从1943年起,中国由战略守势逐渐转为战略攻势,取得了对日战争的陆上主动权.美国自中途岛海战以来也取得了海上主动权,日本在军事上陷于被动的地位.1945年5月...

#寇宝褚# 讲一下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哪些国家做了哪些帮助 -
(18967395793): 美国使行武力威胁,和二次世界大战走到结束的边缘, 俄罗斯对欧洲战场的胜利给了巨大帮助 !

#寇宝褚# 日本是在什么原因下宣布投降?日本是在什么原因下宣布投降的
(18967395793): 在即将没有任何力量的时候,在实力消耗殆尽的情况下.

#寇宝褚# 日本当年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8967395793): 战争失败就只能投降了. 而战争失败就不仅是一两次战役的失败,更不是一两场战斗的失败.

#寇宝褚#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内幕是怎样的?
(18967395793): 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在此前一周内,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数次会议争论不休,议而不决.虽经天皇的圣裁,主战派仍阳奉阴违.其追随者发动“起义”,追杀大臣,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使得《终战诏书》不得广告. 后来由于迫于军方压力,铃木代表日本政府,向新闻界发表谈话:政府的态度是默杀《波茨坦公告》,也就是不予理睬,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以后几天中,日本急切地等待苏联的答复,把希望寄托于苏联的斡旋.然而此时,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也开始对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发动攻击.几经打击的日本最后只得在投降协议书上签字.

#寇宝褚# 有人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了一个灯谜,“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争议较大,其中有两个:屈原(原子弹)... - 作业帮
(18967395793):[选项] A.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准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 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 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 以上两个谜底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寇宝褚# 日本是在何时宣布无条件投降的?促使日本侵略者走向灭亡的因素有哪些? - 作业帮
(18967395793):[答案]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主要是战线拉的太长 野心太大 贪心不足蛇吞象 最后噎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