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武则天生平,详细既 !!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武则天(武曌) (624-705) 出身贫寒 西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则天出生在都城长安。他的父亲虽然在唐朝是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的祖籍是现在的山西文水,即当时的并州文水。父亲在隋炀帝时期因为做木材生意,顺应了隋炀帝大兴土木的形势,结果发家致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和权贵们有了交往,并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到了西元617年,唐高祖李渊起兵,武则天的父亲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攻克长安后,论功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新权贵。 西元620年,武则天父亲的原夫人病逝,唐高祖便做媒介绍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当时已经四十的老姑娘,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有的观点分析说,武则天的毒辣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她的家族是从父亲开始才升上来的,但是,在当时的舆论中对于他父亲这样的人还是歧视的,从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等级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唐朝的法律就有规定,禁止良民和奴隶身份的人通婚。至于上层,虽然同样是贵族,但由于各自的家世不同,身份地位也有区别。所以,武则天的小时侯也会多少受到这种歧视的影响。等到她做了女皇,对于以前歧视过自己的人就开始了报复。 后来的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对于出身贫寒官员的提拔、重用,逐渐打破了门第的影响。 入宫与出家 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的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 到了西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于是将她召进宫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由于他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当然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在历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记载的,现在一些历史小说的描写有它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文学的创作,不能全信。 贞观二十二年,即西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隐讳的说法是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 武则天到感业寺出家后,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次极好体现,自己喜欢的事,即使祖先有过训令禁止,也可以找个借口去做。top 再入宫得独宠 这次再入宫时,武则天已经是二十八岁的人了,按照一般的理论,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毕竟不比十几岁娇傃的女子了,但武则天的心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许确实出众,还有高宗对她的感情做基础,久别重逢,更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基本上让高宗只宠爱她一人。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他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等她的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第一步,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皇后下了手。 top 为皇后残害亲女儿 武则天生下的第二胎是个女孩儿,非常可爱,王皇后也很喜欢,经常去看望,等高宗快来的时候便知趣地先走了。武则天为了皇后之位,利用这种机会对亲生儿下了毒手。 武则天在皇后刚走,将女儿掐死,然后盖好被子,伪装好。高宗来了,假装笑脸相迎。等再看到女儿时,武则天痛苦失声。不知道当时的她是不是有些后悔,虎毒不食子,难道武则天竟连野兽也不如?或许权势真的能让人丧失理智,以致于六亲不认。 武则天正是利用一般的推理来嫁祸皇后的,母亲或者父亲杀死婴儿,这只是在穷困或者走投无路时才有的事情,可爱的女儿,又是公主,谁也不会怀疑是武则天。 高宗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高宗听说刚才是王皇后来过时,不由大怒,而王皇后也一直没有生育,所以高宗便下决心要废掉她。 在封建社会,对于皇后的废与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这方面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还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 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坐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种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去了谭州即现在湖南长沙任都督。 后来,还是开国的功臣李勣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在西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后来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翁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修改《姓氏录》武姓成贵族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胁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武则天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说她出身贫寒的话,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他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来在唐太宗时期,曾经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订的。但受魏晋以来重视门第风气的影响,在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将武姓排除在外。这让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修成之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top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7130003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小名华姑,14岁入宫为才人的时候,唐太宗因其美貌赐名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拼音:zhào,音同『照』),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武士彠的第二个女儿,母亲为杨氏。 她从小性格强直,不习女工,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 她是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姑。但宫中权斗使她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昭仪,655年立为皇后。号「天后」,参与朝政,时与高宗并称「二圣」。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 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 武氏执政其间,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拥有男嫔妃(称为面首),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但也是她开创了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并且知人善任,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史称武周之治。 武则天日渐衰老,虽然唐睿宗李旦改姓武,为皇嗣,但朝臣大多为继为位庐陵王的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谏言,「那有侄儿替姑母立庙」后,于是下旨接庐陵王回朝。 武氏晚年希望庐陵王李显改「武」姓可以继位,但李显的软弱使她放心不下。直到长安五年(705)五月,武氏病重,朝臣张柬之等人推举李显继位,恢复大唐国号,武周终于结束。武则天退位后,唐室尊称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姓名: 武曌 諡号: 则天顺圣皇后 陵墓: 乾陵 政权: 武周 在世: 624年-705年 在位: 683年-705年 年号 [1]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正月-十一月 载初: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天授: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如意:692年四月-九月 长寿: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延载:694年五月-十二月 证圣:695年正月-九月 天册万岁:695年九月-十一月 万岁登封:695年十二月-696年三月 万岁通天:696年三月-697年九月 神功:697年九月-十二月 圣历:698年-700年五月 久视:700年五月-701年正月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 长安:701年十月-704年 神龙:705年-707年九月
参考: zh.wikipedia/w/index?title=%E6%AD%A6%E5%88%99%E5%A4%A9&variant=zh-
武则天(624~705)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唐为周,自己做了皇帝。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掌握政权达几十年,为维护唐朝的强盛和统一、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氏14岁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号「武媚」。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 唐高宗即位,复召武氏入宫,拜昭仪。她与当时的王皇后、萧淑妃产生后宫矛盾。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武则天资质聪慧,广涉文史,富有智谋。武则天做为皇后之后不久,由于高宗体弱多病,有时便委托她处理某些政事,因而威势日盛。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并称「二圣」。 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太子李显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武则天废李显为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皇帝,继续临朝称制。同年九月,她将旗帜改为金色,东都洛阳改称神都。天授元年(690)九月初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降李旦为皇嗣。 武氏晚年宠爱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二张,逼武则天退位,李显重新即位,给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人因而称她为「武则天」。其于同年十一月去世。 童年 武则天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在唐的首都长安出生,故乡在山西文水。父亲武士原来是一个木材商人,隋朝末年参加了李渊在太原的起兵,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武德中,官至正三品的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母亲杨氏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在武则天出生后的两三年中,武士先后担任扬州长史和豫州都督,时间都不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至五年(631),武士担任利州都督,武则天跟随父母在利州生活了四五年。 自古以来,利州流传两则美丽的传说。一是「江潭感孕」,说是武则天母亲杨氏在黑龙潭,有一条金龙使她受孕,方诞下武则天。二是「袁天纲相面」 ,说武则天还在襁褓中,相面大师袁天纲就看出,她日后将成为天下之主。 才人 武则天貌美,14岁时唐太宗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才人」是内官名称之一,属妃嫔当中中等偏下级,负责在宫中记录妃嫔们的饮宴睡寝和蚕桑之事,向皇帝讲述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亦有称太宗可能是感念武则天父亲之功,以解孤儿寡母之困,因而封武则天为才人。 尼姑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死,武则天便随众妃到感业寺当了尼姑,从佛念经。唐太宗去世一周年祭奠,高宗到感业寺上香,与武则天相见后,相对而泣。此时王皇后为投高宗所好,提议接武则天进宫,以击败萧淑妃;于是,武则天便第二度入宫。 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为控制后宫,消除隐患,残忍地杀害了王皇后和萧淑妃。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初,皇太子仍然是高宗长子燕王李忠。武则天恐若有一天太子当上皇帝,对己不利,于是利用许敬宗等人上奏,更换皇后之子李弘为太子。 武则天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便清除异己,于是将褚遂良、长孙无忌及韩瑗等人贬官,或令其自缢。另外,武则天亦扶植了许敬宗、李义府等新贵,以稳固政治地位。又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以提高新贵的社会地位。 大圣帝 皇位继承成了女皇帝最棘手的问题。经宰相狄仁杰相劝后,武则天遂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 已届古稀之年的武则天多由男宠张易之、张昌宗侍侧。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卧长生殿,张柬之等人在太子的支持下,以二张谋反为借口发动政变。先杀二张,继而包围武则天养病的住所,迫武则天传位。 武则天临终前留下「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准王皇后、萧淑妃、褚遂良等人的子孙复业。最后武则天以「则天大圣皇后」的身份葬入乾陵,最终长眠于唐高宗的「御床」之左。后人于乾陵为她立了一块「无字碑」。 武氏自立为皇后之后,开始参预朝政,与高宗并称“二圣”。683 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690 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神龙元年正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一场突发的宫廷政变中下台,唐中宗李显复位,改周为唐,一切又回到原来李唐王朝的轨道上。
武则天(武曌) (624-705) 出身贫寒 西元624年,即唐高祖武德七年的正月二十三,武则天出生在都城长安。他的父亲虽然在唐朝是贵族,但祖先并不显要。武则天的祖籍是现在的山西文水,即当时的并州文水。父亲在隋炀帝时期因为做木材生意,顺应了隋炀帝大兴土木的形势,结果发家致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和权贵们有了交往,并得到了一个下级军职。 到了西元617年,唐高祖李渊起兵,武则天的父亲以军需官的身份跟随效劳,最后攻克长安后,论功拜为光禄大夫,封太原郡公,列入十四名开国功臣行列,从此成为唐朝新权贵。 西元620年,武则天父亲的原夫人病逝,唐高祖便做媒介绍娶了隋朝显贵杨达的女儿,当时已经四十的老姑娘,后来为他生了三个女儿,第二个便是武则天。 有的观点分析说,武则天的毒辣性格和他的出身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她的家族是从父亲开始才升上来的,但是,在当时的舆论中对于他父亲这样的人还是歧视的,从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等级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唐朝的法律就有规定,禁止良民和奴隶身份的人通婚。至于上层,虽然同样是贵族,但由于各自的家世不同,身份地位也有区别。所以,武则天的小时侯也会多少受到这种歧视的影响。等到她做了女皇,对于以前歧视过自己的人就开始了报复。 后来的人们对于武则天的肯定方面,就包括了她对于出身贫寒官员的提拔、重用,逐渐打破了门第的影响。 入宫与出家 入宫之前,武则天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的少女时期随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后来,父亲去世,同父异母兄长对她们母女很刻薄,因此武则天在长安和姐妹、母亲有过一段很艰难的生活。 到了西元636年,即唐太宗贞观十年,太宗的皇后长孙氏病逝,第二年,太宗听说武则天美貌出众,于是将她召进宫做了才人,这是级别很低的嫔妃,这时的武则天只有十四岁。不过在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都要出嫁了。 进宫之后,太宗赐给她武媚的称号,所以人们都叫她媚娘。由于他性格倔强,不善于施展女人的温柔手段,所以不受太宗的宠爱。这使得武则天进宫十二年后也没有为太宗生育一男半女,才人的称号当然也没有改变、提升。 武则天的机会来自于太宗的儿子李治,即后来的高宗。 在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便和李治产生了感情,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在历史典籍中一般是不记载的,现在一些历史小说的描写有它的合理性,但毕竟是文学的创作,不能全信。 贞观二十二年,即西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隐讳的说法是驾崩。按照惯例,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们要出家做尼姑,生育过的则要打入冷宫,为死去的皇帝守寡,他们都是皇帝的“东西”,即使皇帝死了,其他任何人也不能动。 武则天到感业寺出家后,并没有安心念佛,而是处心积虑地想出来。到了第二年,太宗的忌日,高宗李治到感业寺里来进香,武则天紧紧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她使高宗又回忆起了先前的恋情,武则天的美貌加上旧情,促使高宗不再顾忌佛教教规和礼教的约束,将武则天带回了皇宫。这就是封建帝王至高无上权力的一次极好体现,自己喜欢的事,即使祖先有过训令禁止,也可以找个借口去做。top 再入宫得独宠 这次再入宫时,武则天已经是二十八岁的人了,按照一般的理论,这个年龄的女子基本上是徐娘半老,毕竟不比十几岁娇傃的女子了,但武则天的心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再者,她的美貌也许确实出众,还有高宗对她的感情做基础,久别重逢,更能抓住高宗的心。 武则天这次再入宫也和宫中的斗争有关,当时的王皇后为了和萧淑妃争宠,鼓动高宗接武则天进宫,她还自己做主让武则天先蓄发,然后再入宫。王皇后没有想到自己在引狼入室。入宫后,武则天很感激王皇后的照顾。她对王皇后非常尊敬,侍奉得也很周到,这使高宗也很高兴。皇帝和皇后都高兴了,武则天的嫔妃地位也就升到了昭仪,这是正二品的级别。超过了其他八个嫔妃,是九嫔之首,在她的上面,只有皇后和四妃了。 武则天进宫之后,基本上让高宗只宠爱她一人。前后生了四男二女,而高宗总共才有十二个子女。后边的六个都是武则天生的,可见武则天的受宠程度是其他嫔妃无法相比的,这连主张让他进宫的王皇后也没有料到,结果自己也吃了大亏。 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不甘于居人之下,她的目标是皇后。等她的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有心计地活动了。她在后宫里想方设法笼络太监、宫女,特别是和皇后、萧淑妃关系不好的人,她总要设法接近拉拢,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注意监视皇后和淑妃的行动。第一步,武则天联合王皇后打击萧淑妃,等高宗把萧淑妃废成庶人后,武则天便开始对皇后下了手。 top 为皇后残害亲女儿 武则天生下的第二胎是个女孩儿,非常可爱,王皇后也很喜欢,经常去看望,等高宗快来的时候便知趣地先走了。武则天为了皇后之位,利用这种机会对亲生儿下了毒手。 武则天在皇后刚走,将女儿掐死,然后盖好被子,伪装好。高宗来了,假装笑脸相迎。等再看到女儿时,武则天痛苦失声。不知道当时的她是不是有些后悔,虎毒不食子,难道武则天竟连野兽也不如?或许权势真的能让人丧失理智,以致于六亲不认。 武则天正是利用一般的推理来嫁祸皇后的,母亲或者父亲杀死婴儿,这只是在穷困或者走投无路时才有的事情,可爱的女儿,又是公主,谁也不会怀疑是武则天。 高宗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高宗听说刚才是王皇后来过时,不由大怒,而王皇后也一直没有生育,所以高宗便下决心要废掉她。 在封建社会,对于皇后的废与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这方面的阻力主要来自重臣、国舅长孙无忌。还有宰相褚遂良等大臣也极力反对。 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除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以外,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高宗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高宗把长孙无忌等反对的人召到一起,商量皇后的废立问题。武则天坐在帘子后面监听。长孙无忌极力反对,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太宗,再立为皇后违背了礼制。 褚遂良也在一旁反对,而且还磕头磕得流血,一气之下提出辞官回家。武则天见了,怒火顿生,大声喊道:“怎么不种这种臣僚乱棍打死!”其他人见状,赶忙替褚遂良求情,性命虽然保住了,但被贬官,去了谭州即现在湖南长沙任都督。 后来,还是开国的功臣李勣给高宗出了个主意,他说皇后的废立是皇上的家务事,没有必要和大臣们商量。同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也在朝廷大臣们中间大造舆论,支持武则天。终于,在西元654年,即高宗永徽五年的十月十三日,高宗正式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六天后,即十九日,正式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对王皇后、萧淑妃也没有放过,后来将二人各责打了一百杖,然后残忍地砍去双脚,泡在酒翁里活活折磨死。其报复心和残忍性可见一斑。   修改《姓氏录》武姓成贵族 武则天做了皇后,先要清除仍有威胁的长孙无忌。她指使许敬宗等人,捏造罪名制造朋党案,然后将长孙无忌牵连进去,把他流放外地,后来许敬宗又逼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集团其他的人也被清除,或杀或流放。武则天终于将最大的对手解决了。 武则天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说她出身贫寒的话,为了提高威望,为以后秉政做准备,他主持将《姓氏录》进行了修改,提高自己武姓的地位。原来在唐太宗时期,曾经修订过《氏族志》,是太宗命高士廉按照官位高低来制订的。但受魏晋以来重视门第风气的影响,在里面也列了很多官职很低的人的姓氏,而且将武姓排除在外。这让武则天一直耿耿于怀。等把长孙无忌驱逐出京城之后,仅仅两个月,许敬宗便马上请示修订新的《姓氏录》。修成之后的《姓氏录》将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他的则按照官职品位的高低顺序来排列。


~


#申惠狗# 请问有谁知道武则天的生平事迹??
(15171525660): 武则天14岁进宫,被唐太宗封为武才人,唐太宗批阅奏章,可以说是她的政治启蒙老师.太宗驾崩时,他被送进尼姑庵,却作词一首,得到高宗的宠爱,成为昭仪,为高宗诞下一小公主,却将这条小生命弄死,嫁祸于皇后,自己却被高宗封为皇后,最后连连杀害了几个皇子,几位重臣才踏上皇位,改国号周.

#申惠狗# 武则天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
(15171525660): 功大于过,武则天也就是武媚娘,人们对她褒贬不一,我自认为她是一个很受敬佩的人,她也犯过错,可是功劳也是伟大的,死后的无字碑就可以证明

#申惠狗# 武则天一生功过有哪些? -
(15171525660): 武则天在位时任用贤能, 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但是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

#申惠狗# 武则天的生平 -
(15171525660): 李渊的孙媳妇,李世民的儿媳妇,李治的媳妇,李小龙滴本家滴老祖宗

#申惠狗#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生平资料
(15171525660): 1.生平简介: 武则天(624——705年),并州文 水人,唐初工部尚书武士huo的女儿,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 巧慧,多权术.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

#申惠狗# 武则天的一生功过有哪些?
(15171525660): 武则天的一生功过参半,利于民的一面 在于她在位的21年间,采取重用人才,重视 教育,奖励生产等积极政策.她亲自下令,凡是积极开荒种田,发展耕地,提高产量,...

#申惠狗# 武则天的生平?要详细的哦!从她入宫到死亡!一切重要发生的事情!年
(15171525660): 武氏为唐开国功臣武士?Т闻盖籽钍希婕⒅菸乃兀ń裆轿魇∥乃兀? ,唐高祖武... 武则天还造祥瑞,建万象神宫,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的依据,...

#申惠狗# 我想知道武则天详细的事迹
(15171525660): 建立周朝

#申惠狗# 武则天生平及有关她的诗句 -
(15171525660): 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全唐诗》等录有其诗58首,多为庙堂祭奠之作,然也间有记游抒情诗篇,其《如意娘》诗云: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作为女皇的武则天,是一个铁腕人物,给人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