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全书》: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人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2
本书是由文娟编著,虽不是美国沃尔特•艾萨克森写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但我将二者略加比较后,觉得其实差不多,甚至我觉得从内容上来说,这本书读起来更加连贯,更通俗易懂。就是印刷质量上差一些,文字比较小,从头到尾也没有一张插图,唯独封面上有一张乔布斯照片,阅读体验感比较差,以至于一开始我都怀疑自己能不能继续阅读下去。但书中浓缩的却都是精华,虽然看起来有点累,但读起来却很有意思。相比以前看的《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要有意思的多,内容也丰富的多。本书让我了解了有关乔布斯的出生,还有“苹果”公司名字的由来,苹果logo设计演变历程、以及硅谷的起源,还有苹果是如何创立、发展、衰弱、再到崛起的曲折过程,看后让人深思。

本书前三章是写乔布斯的出生和童年、少年时光。有关他童年的很多有趣的故事,读来甚是有趣,幼时的他经常在学校做各种恶作剧,常常被老师遣送回家,他几乎从来不做学校布置的作业,认为那些都太简单了,后来有位老师给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乔布斯做了一项测试,结果显示,他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初中二年级了,于是他的家人决定让乔布斯连跳两级,直接进入七年级,后来上了大学,他还是非常讨厌学校里的必修课程,而只选择他感兴趣的课程上。当他遇到电子天才沃兹,一个比他更懂电子,更热爱电子的人,他们的相同点竟然都是爱做恶作剧,好像他们的才能不通过恶作剧就不能发挥出来、不被别人发现似的。

乔布斯的学生时代除了痴迷电子的同时,还有另外两项爱好,一个是文学,另一个是音乐。乔布斯喜欢文学和音乐都是从高中的最后两年开始的。当时乔布斯的心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他开始听很多音乐,也开始阅读科技以外的书籍。乔布斯曾经说:“小时候,我本来打算学文学的,但后来我发现跟电子设备打交道更有趣。因为看到了宝丽来创始人埃德温·兰德说的一段话,他说同时擅长人文和科学的人对这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的目标便是要成为那样的人。”自高中起,乔布斯始终在努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走过弯路。15岁那年,高中三年级时,他开始吸食大麻,对于这一经历,他从未隐瞒,但是后来在禅宗的影响下,乔布斯慢慢地戒掉了毒瘾。

当看到苹果公司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发展起来时,尤其是看到AppleII慢慢走向市场并被大众所认可,在经历了辛苦付出和努力后,一问世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成为了人们的焦点,我竟然也跟着情节的起伏而激动不已。那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展销会就发生在1977年4月的旧金山。自那以后,苹果公司从最初只有6名员工的小公司,迅速的发展成了拥有60名员工的中等计算机公司了。看着他们对自己热爱的事情态度如此狂热,不分昼夜的去努力,最终收获时的那份兴奋与激动,好像也点燃了我内心的一棵火种,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不能为我喜爱的事情而全力以赴的去做?我所缺乏的不就是他们身上那鼓说干就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吗?因为热爱可以达到痴迷、忘我的境界。

人无完人,这本书除了赞扬乔布斯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他对市场敏锐的嗅觉和独到的眼光,也提到了他身上一些典型的缺点:脾气暴躁、经常不洗澡、衣着随意邋遢。因为这,当初在第一次上班的雅利达公司,他成为了同事们嫌弃的对象,以至于老板只好让他和同事们错开上班时间,别人白天上班,他晚上来上班。搞笑的是,一说到他脾气暴躁,在雅利达上班跟同事爆粗口,体臭等毛病招到了同事们的投诉时,他竟然说:“他们之所以讨厌我,是因为他们太差劲了,因此不能容忍我比他们优秀。”这真的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我想他后来身体变得很不好,甚至英年早世,可能跟他这火爆脾气有关。

随着苹果公司的发展壮大和上市,因为当时他和沃兹都才20出头,太年轻,所以缺乏管理公司的经验和能力,于是他们雇来了苹果第一个总裁斯科特,乔布斯虽很不情愿但也很无奈,到后来矛盾越来越多,以至于公司上下都对他火爆脾气、粗鲁、不近人情产生不满,连沃兹也离开了苹果另成立一个公司。董事会还一致认为他管理Mac团队的能力有限,要将他开除,只负责董事会其他事宜,让他将精力放在新产品、新技术上。现实是残酷的,乔布斯即便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但他还是被他所掌控的董事会给踢出去了,成了一个没有了实权的董事长。那是1977年,乔布斯当时22岁。看到这里,我感觉他好可怜,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说明了:性格决定命运,能力决定一切。在将乔布斯清除出公司实权后,苹果公司又换了好几位总裁,但都没能扭转苹果公司业绩低下和市场份额占比。直到1997年乔布期回归后,苹果才又重新达到巅峰。当时乔布斯面对苹果的“烂摊子”,是如何力挽狂澜的,书中都有描述。正如他自己所说:“苹果之于我,就像是初恋,不论结果如何,都会在我的生命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有人说: 要看一个人,不应只看他在顺境中如何得意,更应看他在逆境中如何崛起。

对于很多人来说,要和乔布斯在一起工作需要一颗大心脏。苹果公司的运营主管在和乔布斯工作了3个月之后,因为不堪压力而辞职。乔布斯想继续找一个新的运营主管,但来面试的人没有一个让他满意。所以在之后差不多一年时间里,他自己上任,负责公司运营工作。他希望能发现一个迈克尔.戴尔那样的杰出人才,但这样的天才人物实在是太少了。直到1998年,他遇到了一个他心目中的天才 ,他就是蒂姆.库克。他的到来解决了苹果一直以为在库存管理方面的上极大弊端。尽管他与乔布斯在很多方面都迥然不同,如库克性格比较沉稳、说话温和,而乔布斯脾气暴躁,咄咄逼人,但两人对工作都非常执着。要求苛刻,堪称是工作狂。大多数日子里,库克都在默默耕耘,他一般早上4点多就起床,6点刚过就到了办公室。每周日的晚上,他都会安排电话会议。库克在管理上和乔布斯如出一辙,非常严格,命令一旦下达,就必须立即执行。

对于自己恶魔一般的粗暴,他曾经这样自白:“我不认为直接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一种残暴的行为,我觉得直接地告诉他,是我的责任。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且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对的。彼此坦诚相对是我一直想在公司里建立的文化,诚实到残酷的地步,这就是我追求的。我觉得任何人都可以走到我面对说“史蒂夫,你做的就是一坨狗屎”,同样,我也可以这样说别人。我们会为了某些问题激烈地争吵,但那些记忆于我而言,都是美好的。我工作中的原则就是:你得超级诚实,不能存在任何虚伪的成分。”

在回忆苹果公司成功上市时,乔布斯如是说:“我在23岁的时候,资产达到了100万美元;在24岁的时候,我的资产达到了1000万美元;而在25岁的时候,我的资产就已经达到了1亿美元。”是的,这个世界上能这样说的人没有几个。但是,虽然他家财万贯,但生活上却并没有奢靡无度,他对物质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当他看到身边因为苹果暴富的人们,过着各种各样改变生活的方式方法,他更觉得自己不想因为金钱而改变他原来的生活。禅宗让他认为 物质只是把生活充满而不使之充实。 我觉得这种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和犹太人扎克伯格很像。

汲汲于金钱的人,总是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而舍弃长远利益;不考虑金钱的人,却往往能够高瞻远瞩地看到长远利益,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 乔布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 好产品才是赢利的关键,只有做好了产品,才会真正地赢利,永久地赢利;只关注赢利,而不专心做好产品的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追求产品完美细节的激情是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等人都无法比拟的。在MAC OSX的研发过程中,乔布斯将他的这种风格展现无遗。他对正在研发中的MAC OSX的每个要素,包括菜单、对话框、按钮等,都要求有几种不同的方案以供选择。乔布斯还要求他的团队每周向他展示最新的设计方案,要求十分严苛的乔布斯会对新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反复仔细斟酌,提出修改意见,直到完美,这样才最终决定下来。界面滚动条一直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但却从来不是用户界面中最显眼的要素。尽管如此,乔布斯仍然坚持要求做到完美,无懈可击。瑞茨拉夫不得不带领团队反复修改了一个又一个的版本。对于工程师来说,乔布斯简直是悬在他们心头的一个噩梦。因为他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而将工程师骂得狗血淋头,直到他们拿出更好的作品。就拿瑞茨拉夫的团队来说,他们 仅仅在细化滚动条上,就花了 6 个多月的时间 ,才达到了令乔布斯满意的程度。(看到这里,我惊讶到不可思议! 一个滚动条能改半年,想想我平时工作中的那些修改,简直就不值一提了。)

书中还说:乔布斯除了重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工作环境,还非常重视人才的招聘,尤其是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创新型人才的招聘。为了激发团队的创造力,他将办公环境布置的轻松而有活力。比如在大厅中安装一些游戏机和玩具,让员工在工作疲惫之时可以放松一下。他还认为办公室里太冷清了,于是特批用公款购买了东芝的CD音响系统、扬声器和100张CD光盘放在办公区里,让员工们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候,在不干扰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听听音乐,娱乐身心。后来他还在大厅中摆放了一架钢琴和一辆宝马摩托车,他觉得这些东西可以让员工迷上简洁高雅的工艺风格。有的擅长乐器演奏的员工还把自己的乐器放到了办公室,这样中午吃饭时就可以为同事们即兴演奏一曲。 乔布斯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他认为创意通常来自于人与人之间自发的谈话和随机的谈论。 他觉得数字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孤立感,且不利于创新,他说:“在我们这个网络时代,有人认为创意通过邮件和网络聊天就可以被激发出来,这是错误的。创意更多的时候产生于自发的谈话和随机的讨论中。”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

乔布斯一生中总共有313项专利,其中有两项与他发明的玻璃楼梯有关(和电脑无关),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有奇思妙想的人,在他生命最后几年,他还参与设计了一艘游艇。

书的结尾用了乔布斯在1997年回归苹果后,推出的“非同凡想”系列广告,这则广告是对特立独行的创新者的赞歌,也是对这一类人最好的诠释:

致疯狂的人他们特立独行

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是生非

他们格格不入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陈规

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

你可以认同他们反对他们

颂扬或诋毁他们

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

因为他们改变了寻常事物

他们推动人类向前迈进

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

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


#窦追洋# 为什么说乔布斯是3个双鱼 -
(13619687078): 乔布斯是上升、月亮、太阳汇集一身的双鱼座,按星相学的说法是“三重双鱼座”.双鱼座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幻想,也可以说是梦想.乔布斯大学读了六个月后便退学,赚钱去往印度灵修,回来做了一名工程师.安定下来后,乔布斯继...

#窦追洋# “不要被教条所限,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句话英语原版翻译是怎么样的?
(13619687078): 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被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窦追洋# 演讲稿,读乔布斯自传有感 -
(13619687078): 我对苹果的东西很喜爱,虽然我只在用Ipod和Iphone,但我觉得苹果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高科技产品,而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Apple的东西,总让人联想到2个词,时尚和完美;对Apple的情有独钟,让我对苹果公司有种崇拜,也有种好奇...

#窦追洋# 乔布斯名言 合优秀的人做事很简单读后感 -
(13619687078): 乔布斯名言 读后感 打开目录,全书共分为观世、生活、管理、竞争、创新这几个章节.我先阅读了第一部分关于乔布斯观世的语录——“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别的原因吗?没有我不能做到的,只有我不想做的”.第一个小标...

#窦追洋# 控制不住的好感,怎么办? -
(13619687078): 可能是他女朋友关注你的存在了,他不得不离开你的视线了嘛..好奇心每个人都有的,

#窦追洋# "......."结合乔布斯的观点,谈谈你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关系的看法. -
(13619687078): 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更好地生活 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从个人...

#窦追洋#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
(13619687078): 胸中有数,做事自有主张,有头脑

#窦追洋# 乔布斯名言 -
(13619687078):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是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 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窦追洋# 十大鼓励名言 -
(13619687078): 乔布斯的1.Do you want to spe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selling sugared water or do you want a chance to change the world? 你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是想要一个机会来改变世界? (The line he used to lure John Sculley into becoming App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