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族的发展 果敢族问题的由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长期以来,果敢人民在同英国殖民者和日本侵略军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争取民族利益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缅甸耐温排华的年代直至21世纪,缅甸国内一律取消华语,更不允许教授中文。为了保存自己的汉民族的传统,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称谓,并将他们操地方言的汉语称为果敢语,使用的中文称为果敢文,最终保证中华文化得以传延。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缅甸掸邦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成立“掸邦第一特区”。该辖区于2002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罂粟种植,在当地的民族历史和禁毒的历史上迈出了一大步。
掸邦果敢第一特区,地处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省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中缅国界线长达250公里。果敢数百年来,特别是近百年的历史,是以贩运毒品获利为目的的武装割据的历史,解剖它的历史,可以看到缅北数支地区民族武装和贩毒武装势力形成、发展历史的缩影。95%由华人组成的今日缅甸少数民族“果敢族”,与云南边疆地区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关系,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西南边疆史的学术研究,而且对世人认识云南境外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维护西南边陲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仔细推究起来,果敢族的历史起源竟在中国昆明的逼死坡,与中国明朝末年的永历帝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许多果敢人仍然自称是皇裔后世子孙,并以此而自豪。逼死坡是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华山西路北段的陡坡。明清两代贡院在此开科取士,后逐渐发展成为通往贡院(今云南大学)和北城门及北郊的重要交通要道。据说最初因这个山坡上有几家卖蓖子的铺子,因此被称为蓖子坡。 吴三桂数十万大军分三路进逼昆明。南明小朝廷只得弃滇都昆明,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退进入缅甸。虽然南明的大西军战事一再落败,但在此期间却冒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罗姓将领,此人的第十代子孙罗星汉成为后来威震金三角的大毒枭。
据《明史》记载:朱由榔带1500余人由腾越(腾冲)西逃,进入缅甸瓦城 (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士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咒水之难”。1662年,吴三桂率清兵十万之众饮马怒江、直抵缅甸瓦城城郊,莽白立即将永历帝及其母、妻、妾送交清军,以免惹火烧身。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内。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在今称逼死坡的地方勒死,南明王朝宣告彻底结束。
昆明百姓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将永历帝遇难地蓖子坡改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遂于道光年间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民间仍称之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新立在坡头。
南明的残兵数干人逃到了一个叫麻栗坝的地方,这地方在缅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即今缅甸果敢县(整个果敢辖区呈条状,多为高山丘陵区,主要是由三个大坝子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以出产大烟而闻名的麻栗坝,平均海拔1216米,年平均气温摄氏16.8度,年平均降雨量1674毫米),隐姓埋名深居下来。今天果敢地区的华人系以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为主体。其中有一姓杨的武术高手,其曾祖先是沐英将军长驱入滇时的帐前骁将,此后历代镇守滇西南,对西南的民情地理了若指掌。杨氏成为当地土司,统领起各部南明遗民,逃避清兵的追杀,一个华人社团崛起于缅北高原,繁衍至数十万之多,其后果敢土司和莱莫土司均延承了中国封建王朝封诰的官僚体系。直至1962年,杨家才与奈温将军达成协定,交出土司官袍和印玺,实行地方自治。 云南巡抚陈用宾受命用武力收复了蛮莫(八莫),为了加强边防,陈用宾在腾越州边界筑起了八关,即神护关(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动卡山)、万切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动弄山)、巨石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铜壁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铁壁关(今云南陇川县西北)和虎距关、汉龙关、天马关(清末中英勘界时,三关划归缅甸)。这八关的关址距当时中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
作为南明永历帝副将的罗氏后代,因永历帝的落败也随之沉沦,到了罗家第四代即立下祖训,隐瞒其祖上曾是永历帝宠爱副将的历史。所以,虽有家谱传世,但由于族人严格守训,致使其家世愈加鲜为人知。到20世纪初叶,永历帝身边罗副将家已传至第八代。1916年冬,罗家第四个儿子降生,这就是后来在缅北地区赫赫有名的罗四老板——罗朝兴。1934年,年满18岁的罗朝兴娶妻段氏,共生有四男一女,长子即1935年出生的罗星汉(缅名畏蒙),次子星堂,三子星期,四子星杰,长女星蕊。罗将军第十代后裔的罗星汉,日后便会成为三角毒名扬天下的世界头号大毒枭。 2009年果敢战争,是2009年8月在缅甸果敢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一方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另一方为缅甸联邦政府。自8月8日开始的军事对峙而引发难民潮,始称八八事件。两周后战争爆发,最终在缅甸军政府的优势军力之下,瓦解了果敢特区军队。
果敢特区主席曾透过媒体向国际求援,但在缅甸与中国控制消息的情况下,战争未获得国际广泛关注。大部分的新闻来源是由果敢逃至中国边境的华人转述以及熟悉缅甸事务的观察家所估算。 果敢为缅甸境内的华人自治区,原是缅甸共产党执政区域。1989年脱离缅共和缅甸军人政府和谈,彭家声与仰光政权达成协议各自派遣部队维持该地区的和平,地区紧张局势得以缓解。
2008年,缅甸通过新宪法,确保了军政府能更强有力地推进自己主导的民族和解和民主进程。缅甸和平和民主阵线联盟发表声明,缅甸政府军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在2010年缅甸大选前,将自身的武力编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以此避免他们对大选造成影响。 导火线2009年8月7日,缅甸军政府所属的部队借口缉毒,进入果敢特区搜查枪械修理厂,果敢守军拒绝了这要求,两军形成对峙。隔日,果敢爆发难民潮,数以万计的平民向东避入中国。各方协调下,局面有所缓和。 数日后,果敢特区政府发布消息,缅甸政府军开始撤离果敢,情势趋于平缓。特区政府出面安抚民心,呼吁百姓返回果敢。
2009年8月22日开战日,缅军宣称特区主席彭家声违法开设枪械修理厂,随即出兵控制了特区政府,炮轰位于昔娥的同盟军总部。果敢政府官员立场分歧,白所成、刘国玺、张德文、明学昌、魏超仁等人主和,彭家声则领兵反抗。28日,缅军相继占领老街、清水河,同盟军退守山区。 掸邦先驱新闻社总编辑坤赛以及缅甸事务分析家马蒂森认为,佤邦联合军加入了果敢方,与缅甸政府军队作战。
28日,据云南省红十字会副会长何永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一枚炮弹28日从缅甸落入中国境内,造成1人死亡,数人受伤。
29日,果敢领袖彭家声透过环球时报声称在27、28日两天的作战中,果敢同盟军共击毙30多名政府军士兵,俘虏50多人。他还表示,政府军的行动已经给果敢造成了上百亿人民币的损失。 29日,果敢同盟军不敌缅军,撤向中国,中国依国际惯例缴收果方的武器并给予难民身份进行安置。缅甸军事分析者Aung Kyaw Zaw对伊洛瓦底江杂志社表示,估计放弃抵抗退入中国的果敢军人至少有700人。
30日,局势趋于平缓,中国政府与缅甸政府经过磋商后,各自发布了新闻,缅方向中方就中国公民的损失致歉,并公布伤亡数字,强调战事不会影响中国在缅甸的输油工程。缅甸军政府宣布战事结束,已成立新的果敢政府。彭家声则透过电话否认同盟军向缅甸政府军投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2009年8月17日例行的记者会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果敢问题属于缅甸内政,缅甸问题要由缅甸政府和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解决。我们希望缅甸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民族和解,中国政府将采取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一贯方针,希望看到一个稳定、民主、发展、和解的缅甸。”发言人姜瑜28日表示,“中国希望缅甸妥善解决国内有关问题,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稳定。 ”中国云南省出于人道主义设置了7个安置点,为难民提供生活保障品和必要的医疗服务。 美国:美国国务院声明,严重关切缅甸军政府武力攻击果敢地区少数民族一事,敦促缅甸停止军事行动。 日本:日本政府将向果敢第一特区提供援助款75万美元,主要用于为果敢第一特区的妇女儿童们购买食品。这笔援助款将用于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果敢的援助项目。
2009年8月27日下午,缅甸政府军与果敢地方武装由原先的对峙状态升级至交战状态,导致数万名在果敢地区做生意的中国商人与缅甸边民涌至中国云南边境地区。 然而,在09年8月7日,持续了20年的平静被打破了。缅甸警方称,在查毒时警方要求搜查果敢地区一家枪械修理厂,但遭到果敢方面拒绝,双方处于对峙状态,由此造成当地民众恐慌。
据报,仅8日至12日,就有近万名在果敢地区做生意的中国商人与部分缅甸边民越过国境线,奔入云南省躲避。27日下午,缅军与果敢同盟军发生激战,其间出现伤亡,更祸及无辜平民。 云南省官方27日证实,缅方边民大量涌入与果敢接壤的云南省,涌入人数仍在增加。入境难民人数无法统计,据联合国难民署估计,已有3万难民涌入中国国境。
据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当天通报,云南省从维护两国友好关系和边境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对进入中国境内的缅方边民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划定区域、妥善安置,提供必要的生活卫生保障。
据悉,云南省已在中缅边境地区设置了7个安置点,并配备了必需的生活用品,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救助。
据难民安置点的目击者说,难民营中比较安静,聚集了较多妇女和小孩,能闻到消毒药水的气味。环境还算干净,大家席地而眠。但有些联系不上亲人的难民很伤心,一有刚从境外的人回来就围上去询问情况。
中方要求缅方保护在缅中国公民
据新华社电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8日表示,中国希望缅甸妥善解决国内有关问题,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稳定。
姜瑜说:“中方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已通过外交渠道向缅方表达关切,希望缅方妥善解决国内有关问题,维护中缅边境地区稳定。我们也要求缅方保护在缅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缅方对上述事态造成个别中国边民伤亡深表歉意,对中方善待缅入境边民表示感谢,允诺将依法保护在缅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果敢族等于汉族吗?~

果敢族是汉族。
在缅甸掸邦北部的尽头,在中国云南西南的底端,在一个远离中原的地区,有一支汉民族已经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这支汉族就是生活在缅甸掸邦果敢及周边的汉族,在缅甸被称为果敢族。现在的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 万。果敢华人并不是移民,他们清一色是云南人,世代居住在中缅边界的果敢地区,由于1897年2月4日签订的《中英条约》,清廷把果敢割让给英国,这些原属中国人的果敢华人都自动变成了缅甸的本土少数民族。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大量汉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县,向中国效忠。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清朝以前
  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多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有效控制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

  该地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白族大理国时期,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元代,其地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在明代,该地分属镇康土州以及孟定土府的疆域。17世纪南明政权向西南方败退,大规模的汉人随着明军迁徙云南。


  杨姓土司时期
  18世纪,镇康州以及木邦的交界处出现了杨姓汉人土司政权,杨献才与继任者杨维兴以兴达户为基础,对外扩张势力。1840年,第四代领导者杨国华因为捍卫中国边防有功,中国封为世袭果敢县令。

  很长一段时期,果敢土司同时向中国以及木邦进贡。1886年,大英帝国并缅甸贡榜王朝,同时将缅甸北方臣服于缅甸的土司也纳入英属印度。英国与中国清朝签订条约,界定了中缅两国边境传统上没有稳定归属的土司,一些被分为中国所有,一些则属于英属缅甸。经过多年谈判,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划入英属印度的范围,成为木邦大土司辖下的小土司邦。

  二战之后果敢与邻近的土司邦一同自英国独立,组成缅甸联邦。此后果敢获得大土司的地位,不再从属于木邦。杨姓土司的世袭统治权至1959年结束,历时两百余年的果敢土司至此交权与地方议会。


  果敢土司列表
  杨献才,1739年-1758年
  杨维兴,1758年-1795年
  杨有根,1795年-1840年
  杨国华,1840年-1874年
  杨国正,1874年-1916年
  杨春荣,1916年-1927年
  杨文炳,1927年-1949年
  杨振材,1949年-1959年

  战乱时期
  土司政权结束之后,土司家族的影响仍在。数年后,土司家族成员杨振声起兵反抗缅甸政府;政府军施行“以果制果”的政策,策动罗星汉击溃果敢的反缅甸部队,土司家族的军队败逃。杨振声部退入泰国,彭家声部则退入中国。政府军进占果敢,指派亲缅族的罗星汉管理果敢。


  缅共统治时期
  1960年代缅甸共产党失去位于缅甸中部的根据地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下,在缅甸东北部整装待发。彭家声率领缅共军队重新占领果敢,罗星汉部败退离开。

  1980年代国际情势改变,缅甸共产党内部严重分歧,包含果敢的少数民族的当地武装势力遂脱离缅共,将缅共的领导人遣送中国,与缅甸军政府停战并展开和平谈判。


  掸邦第一特区
  1989年,彭家声与政府军达成协议,果敢成为自治的特区。特区具备有限的军力,中央政府派驻少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至果敢,[8]包含医务人员,小学教师。1992年内战再起,军官杨茂良联合南方的佤邦驱逐特区主席彭家声,1995年彭家声与佤邦合作,重掌果敢政局。

  在国际反毒的压力下以及多次禁毒挫败之后,2003年终于全面推行停止种植罂粟的政策,引入农业生产技术并发展博弈业。产业转型对果敢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替代种植在果敢高冷干的环境推行困难重重,农民陷入贫困。由于缺乏粮食等原因而在山村地区爆发大规模的疟疾,死亡279人。国际展开人道救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救济粮。而日本外务省的国际协力机构于2005年开始,与特区政府合作进行长期的总合性重建工作。

  2009年“8.8事件”后,果敢新政府主席是由原副主席白所成担任,刘国玺副主席兼任秘书长。新政府排除了彭家声的党羽,外界猜测彭家声已经失去对果敢政府的控制权。


#鞠待秦# 请问:这个缅甸少数民族的族名是什么?明末清初,坚持抗清的南明永历
(15591641302): 果敢族,其实就是汉族

#鞠待秦# 缅甸果敢和中国到底是什么关系? -
(15591641302): 果敢是一群,历史上中国的老兵,驻扎地,厌倦了骨肉相残,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定居下来了,曾经回归祖国,但祖国不要,无奈,缅甸接手了,成了缅甸一个高度自治的地区,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鞠待秦# 怎么这么多人说果敢是明朝遗民 -
(15591641302): 果敢族自认为是明朝爱国将军李定国部属的后代 当年明朝蒙难.南明摇摇欲坠,李定国与大清死磕,不退缩不投降.先后逼杀孔有德,阵斩尼堪,威震华夏... 后来因内部互相攻伐.云南丢失,永历皇帝北逃缅甸,李定国跟随来到缅甸..准备在缅甸恢复元气在图恢复河山.. 但缅甸王迫于大清压力把永历皇帝交给大清被吴三桂勒死.李定国得知消息吐血而死.他的部下没有投降清.还是留在缅甸,誓死不投降大清

#鞠待秦# 缅甸果敢是不是一夫多妻
(15591641302): 是的,缅甸果敢实行一夫多妻制度.果敢是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族就是汉族,据说是明朝末年跑到那里的.果敢的首府是老街,那里用汉字,讲云南话,用的所有东西都是中国运去的.2009年8月后果敢被政府军占领.果敢于2014年5月宣布独立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并不予以承认.实行一夫多妻制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 沙乌地 、非洲史瓦济兰 、印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