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家争鸣时期的人都称为...子,比如孔子,老子,墨子等,子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文化的人都叫×子的,比如孔子孟子……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子”是男子美称(与“子墨子”不同),“字以表德”,当然用者众多。
后世仍然流行。例如:
曹植 字“子建”(曹丕 字“子桓”
王献之字“子猷”(弟弟字“子敬”)
杜甫 字“子美”
苏轼 字“子瞻”(苏辙 字“子由”)
袁枚 字“子才”
陆九渊字“子寿”
etc

是那个时期的尊称啊

尊称

后人的尊称而已

古代对人的一种尊称

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为什么曾子,孔子,老子,墨子都叫子呢~

子是古文\“先生”的意思 是古人对老师和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多用于学生称呼老师,晚辈称呼长辈等。

子是一个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子。周朝行的是分封制。天子是爵位最高的。各诸侯虽都属周天子,但是其国君的爵位是不相同的。比如:
齐国是公爵(国君都称齐*公)
宋国开始时是侯爵,后改称公。
伯爵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总之伯爵的诸侯没一个有出息的最后都亡了
楚国虽然强但最开始是个小小的子爵,后来强大了西周末年直接称王。楚国完全是个逆袭的诸侯
还有现在唯一可以确定是男爵的许国
我们所熟知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其实不算是爵位。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天子只能是嫡长子做,那么天子的其它儿子就封为诸侯。诸侯也是只能嫡长子当,其它儿子就封为卿大夫。依次类推后面就是士。
按理说天子的儿子封出去爵位是公爵,再分只能再低一等。虽然周朝是按血缘关系和功劳进行分封的。但其实还有实力这个因素。比如宋是商的后代因为还有很强的军事实力被封为侯爵,后来判乱升了一级成了公爵。事实上天子的儿子大多分出去开始都是侯爵,比如晋和燕。周以前就有的诸侯大多是伯爵,有的更低。秦人开始属商朝的因为参加武庚叛乱直接赶到西边当了奴隶,后来给天子养马和守卫边疆,升为子爵(如非子),后来爵位还有升过。最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勤王有功,并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公爵。
因为诸侯的爵位不对等,所以诸侯下面的卿大夫的爵位也是不相等的。周朝这样诸侯下面封卿大夫,卿大夫下面封士,时间久了就有了个宠大的士人阶级。封的土地越来越小,所以到了士这里就没什么土地了。再下去士这个阶层就成了平民。为了生存他们游走于有实力的家族或者诸侯这中。用自己的才能为他们效力,所以就出现在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所以说诸子百家都是士人阶级,他们的爵位也就是最低等的子爵。为什么不是男爵可能是因为男爵很少用的原因吧。
子爵并不是诸子百家的专利,晋国下面的韩赵魏三家都是子爵。后来分了晋被天子提升成侯爵。我们都知道礼乐崩坏。诸侯都称了王。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郡县制,出现在了新的爵位制度。比如君(战国四公子都叫**君)。除了公和侯这两个外,其它伯子男都消失在中国的历史中。其实战国时期子都不算爵位了,只是遗留下来的一个称谓。这就是为什么秦朝后中国什么子都出不了的原因了。


#童东萧# "我发现历史上的名人都喜欢在姓后带个子字,如孔子,孟子,孙子,为什么北宋开 -
(19586289861): 子并不是他们自己称呼的,而是晚辈或学生对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长辈或老师的称呼,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们对他们之中的创始人或集大成者都以子称呼,另外,当时有子爵,这一点应予以区别

#童东萧# 古代人名字的子是什么意思? -
(19586289861): 在表字上用“子”的情况很多,因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所以人们喜欢用它,如孔桩,字子思;仲由,字子路;司马迁,字子长;曹植,字子健;苏轼,字子瞻;杜甫,字子美;袁枚,字子才.

#童东萧#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涌现那么多叫“子”的思想家 -
(19586289861): 大约从春秋时代起,人名除了正式的姓名外,大士大夫和文人中还盛行表字.例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到了东晋,自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自称号为“五柳先生”开始,文人学士便纷纷相继模仿,...

#童东萧# 可以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孔子、老子、庄子什么的很多“子”吗为什么要?
(19586289861): 没有叫儿子的,有叫孙子的啊 .呵呵 “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任何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如“西门子”.孔子、老子就属于前者.

#童东萧# 为什么古人经常有被称为什么什么子的,那时当时就有的,还是后世的人加的,有些风景也有称 -
(19586289861): 有的当时就有.比如孔子.有的是后世追加的. 子,本来是一种爵位,公、侯、伯、子、男.姓氏后加子,是尊称.

#童东萧# “诸子百家”究为何意
(19586289861): “子”是对有学识的人的一种尊称,比如孔子,孟子等.在春秋时期有众多的学术流派形成,所以被后人称为“诸子百家”,又叫“百家争鸣”

#童东萧# 为何春秋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 -
(19586289861): 春秋时期各大势力割据一方,社会动荡,但是也正因为如此,首领求贤若渴希望能够招揽到有勇有谋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他们需要人才也需要新鲜的思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新的思想不断地产生.

#童东萧#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现百家争鸣
(19586289861):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

#童东萧#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哪些? -
(19586289861): 诸子2113百家的含义: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5261秦时期管子、老子、孔4102子、1653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童东萧# 春秋时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其中儒家人物的代表是老子吗 -
(19586289861): 老子是道家,儒家是孔子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