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第二段的特点 岳阳楼记第二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17
第二段,不对岳阳楼本身作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这段文字的内容是写景,口气却是议论。一上来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巴陵的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它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几句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从不同时间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气象万千的变化。早晨阳光灿烂,把洞庭湖照得如同明镜一般,正如唐朝人张碧的诗里所说的“漫漫万顷铺琉璃”。晚上云雾低垂,把洞庭湖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正如宋朝人李祁在一首词里所写的:“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以上几句抓住不同时刻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把它的万千气象很生动地渲染了出来,然后小结一句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既然前人描述已经完备,而且有诗赋刻在岳阳楼上,范仲淹便不再重复。人详我略,人略我详,转而写登楼览物之情:“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迁客,指降职贬往外地的官吏。屈原曾作《离骚》,所以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既然洞庭湖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湖边的岳阳楼便为迁客、骚人常常会集的地方。当他们登楼观赏洞庭湖的景物时,心情能不有所差异吗?这几句是全文的枢纽,很自然地引出以下两段。上面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以下则是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主观感受;上面的文字很简约,以下则洋洋洒洒,淋漓尽致。

岳阳楼记第二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一、参考答案
  1、《岳阳楼记》第二段从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2、空间上突出岳阳楼的广阔,时间上突出岳阳楼景象多变。
  
  二、《岳阳楼记》第二段赏析
  1、文章第二段内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第二段白话译文
  在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流水浩浩荡荡,一望无际。早晨的光辉和晚上的夜景,各有万千的气象,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叙述已经很详尽了。然而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相聚,他们观览这里的景物而触发的情感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缩写。文章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第二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包含两层意思,即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情景交融。
第二段原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整个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简练而又生动。
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一句承前启后,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虚,也暗含转机,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的写作特色为:
1、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
2、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3、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4、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5、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杨砍鸦# 《岳阳楼记》的第二段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岳阳楼
(17316796762): 您好,从正面和反面

#杨砍鸦# 岳阳楼记描写了哪些景色,景色有何特点 -
(17316796762): 《岳阳楼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岳阳楼以及洞庭湖的景色,这些景色具有雄大,壮观的特点. 全文格调振起,情辞激昂.首先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大观胜概.一“衔”一“吞”非常具有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又描写了洞...

#杨砍鸦# 《岳阳楼记》, 概括一,二两段的段意. -
(17316796762): .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盛况,作“记”缘由. 第二段:总写岳阳楼的大观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杨砍鸦# 《岳阳楼记》第一、二段文字描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
(17316796762): (1),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阴冷、萧条),抒发的感情是(感极而悲).(2)第二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明丽、优美),抒发的感情是(宠辱偕忘).

#杨砍鸦# 岳阳楼记 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17316796762): 在内容方面,概述了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洞庭湖的风光,并由此引发或悲或喜的情绪. 在文章结构方面,承上启下,既对第一段进行了补充,又引发了后两段或悲或喜的情感叙述. 从文章立意方面考量,这一段又是“记”这种文体不可缺少的实景描写.

#杨砍鸦# 岳阳楼记第二段先总说什么 接着以什么写其大观概貌 以什麽言其水波壮阔 以什麽状其阴晴变化 -
(17316796762):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为水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阴晴变化..在洞庭一湖(胜状聚集于洞庭湖上)应该是大观吧...还有那个第二段是远观..望采纳~

#杨砍鸦# 岳阳楼记第三第四写景抒情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何区别与联系? -
(17316796762): 1、第二段是描写,总写洞庭湖胜景,三四段描写抒情,写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之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之所以写迁客骚人的悲和喜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和古人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即第五段),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2、古仁人的悲与喜是与天下民生联系在一起的,忘记自己的得失,乐天下之乐,忧天下之忧,正是他们崇高精神思想境界的体现.

#杨砍鸦# 岳阳楼记第二段未提到的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共同点是什么 -
(17316796762):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实质是“以物喜,以己悲”,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

#杨砍鸦# 岳阳楼记 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景色突出了景色什么特点,第二段中哪个词语能概括这样的景色特点? -
(17316796762): 描写对象是岳阳楼,景色最大特点是气势宏伟.第二段中“大观”能概括.

#杨砍鸦# 岳阳楼记的3,4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两段内容作用如何要详细的,
(17316796762):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