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这首诗借物喻理,不仅赞美了庐山什么的景色 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庐山千姿百态的美景,还告诉我们什么道...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
  而且蕴含着人生的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赞美庐山峰奇岭秀,可以说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峰,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奇绝景色。

赞美了庐山的自然美的景色

题西林壁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

《题西林壁》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绵延逶迤,崇山峻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同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题西林壁》原文:
作者: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题西林壁》赏析: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题西林壁》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1、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2、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3、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4、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5、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史称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杜往隶# 题西林壁这首是赞美了庐山的什么 -
(15265979332): 赞美了庐山的神秘莫测

#杜往隶# 题西林壁意思 -
(15265979332): .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杜往隶# 古诗《题西林壁》分析、讲解、意思 -
(15265979332):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蜿蜒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看过去,庐山的景色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 部分.

#杜往隶# 题西林壁是什么诗? -
(15265979332): 这是一首绝句.《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杜往隶#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意思 -
(15265979332):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

#杜往隶# 题西林壁的全诗意 -
(15265979332):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

#杜往隶# 题西林壁诗句的意思 -
(15265979332): 题西林壁诗句的意思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缘:因为.3.此山:指的是庐山.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杜往隶# 题西林壁这首诗的翻译是什么 -
(15265979332):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

#杜往隶# 题西林壁作者简介,诗句与题目翻译,后两句诗翻译 -
(15265979332): 1题西林壁作者简介:【作者】苏轼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杜往隶# 《题西林壁》的意思是什么
(15265979332):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题: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