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2 3段赏析 滕王阁序二三段原文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7

第二、三段正面对滕王阁的秀丽景色进行描写。前两句“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天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彩饰丹漆,鲜艳欲滴,恍若画中。

“鹤汀凫渚”一句将静态打破,紧接着“桂殿兰宫”“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等景色,以目不暇接之势纷至沓来,犹如工笔画,细致入微,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繁管急弦之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此句出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庾信不如王勃写得优美动人。

此二句可谓本段的点睛之笔。至此我们已对作者的笔力叹为观止,但后面“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一句意境高远,文断意连,又创造出一种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效果。回首此段,作者笔势收放自如,开合有度,景物浑成,饱含情感,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锦心。

扩展资料:

第一段历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珍异、人才之杰出、宾主之尊贵,扣题中“洪府”二字。第二三段由趋名楼,登高阁,写到近览楼阁的壮丽,远眺山川的胜景,展示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扣题中“秋日”“登滕王阁”六字。

第四五段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扣题中“饯”字。第六七段自叙遭际,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作序,扣题中“别”“序”二字。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白,辟出了自家蹊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滕王阁序



二段写山水之美,滕的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写了秋景;三段写登高之见的人烟之盛、雨后美景、生活之乐和自然美景,尤其是第三段的落霞与…一色,更是从视角的色彩和动静结合方面写景,同时运用对偶,更加生动

滕王阁序第二,三段从哪些方面描绘美景~

滕王阁序第二,三段从四个方面描绘美景
1.色彩变化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青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轴”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2 远近变化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权鲁奖# 滕王阁序的有关赏析 - 作业帮
(15979497848):[答案] 写作特色 一、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游玩的时间、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

#权鲁奖# 赏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有人道?
(15979497848): 这两个字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是全句的“龙睛”.“与”、“共”强调了两个事物的联系,强调了两个事物的互动、互应、互衬、互补. 本来只有“孤骛”才飞,“落霞”只是在“落”,加上一个“与”字,就把“落霞”与“孤鹜”捆绑在一起:孤鹜飞,落霞随;孤鹜溶入落霞中.你想象一下那是怎样夺人心魄的美景? 同样的道理,深秋季节,天湛蓝,水澄碧,水天一色(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句赋词而来).加上一个“共”字,是“共一色”,那真是水远天边,天垂水际,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浩瀚长江是个什么气派,虽未到过,亦可想知矣. 另外,楼上的方方从音韵学的道理给出的解释,也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将两个答案结合起来参考.

#权鲁奖# 急需对"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这句的评价~ - 作业帮
(15979497848):[答案] 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隋末文中子王通之孙.六岁能文,未冠应幽素科及第... 于“四杰”之中,王勃成就最大.诗文集早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赏析 一、整体感知 ?本文原题为《秋日...

#权鲁奖# 有关滕王阁序的赏析 -
(15979497848): 首先,对仗工整,几近“工对”.上句的“落霞”、“孤鹜”与下句的“秋水”、“长天”都是名词性短语,对仗考究.而更绝地是,上下句中又各自成对,也就是格律上要求较高的“句中自对”:“落霞”可对“孤鹜”,“秋水”正对“长天”...

#权鲁奖# “鹤汀笃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的意思?
(15979497848): “鹤汀笃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的意思是凌空的楼阁,红...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

#权鲁奖# 关于《滕王阁序》的赏析 -
(15979497848): 1.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

#权鲁奖# 古文赏析《滕王阁序》 -
(15979497848):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素称千古绝唱.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处来自于它所赋予读者的一种五彩斑斓的美 一种美的最完美塑造 首先是色彩美.夕阳之下,晚霞绚烂耀眼,而鹜的羽毛是深色...

#权鲁奖# 关于《滕王阁序》的赏析 -
(15979497848): 1.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

#权鲁奖# 滕王阁诗 200字赏析 讲重点 -
(15979497848):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是高祖...

#权鲁奖# 滕王阁序二三段描写色彩变化的句子 - 作业帮
(15979497848):[答案]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