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中国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 近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嘉庆、道光年间,清王朝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到了19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也因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也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结束。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人民开始探索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的道路。但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探索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探索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均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人民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吸取了教训,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难道中国真的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吗?是否一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近代中国为何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想,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近代的中国国情决定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缓缓被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样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面对发展存亡问题,中国各阶级人民依据着自身阶层不同的发展程度和思想,先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形势,农民阶级首先发起了以宗教为形式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地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一些有识之士在19世纪中叶也开始了所谓的“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继承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他们是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因此洋务运动也避免不了最终失败的命运。维新派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又脱离人民群众,仅仅是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这种想法就如海市蜃楼一样虚妄。结果只是证明了希望通过改革封建政权本身向资产阶级政权转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这是一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中国人民由此掀起了全面向西方的热潮。然而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新的出路。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最尖锐的形式暴露了出来。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却送来了社会主义,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正在彷徨地不断探索着的中国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所在,中国人民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思考和探索。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又成为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国家资本始终在限制、利用、打击、吞并私人资本,通过将社会生产力控制在手中以达到维护他们封建半封建统治地位的目的。位于中上层的民族资本主义,他们在土地制度上主张不触动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维护他们所由出生和依赖的地主阶级的利益。以资产阶级中下层和农民阶级为基础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因存在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因素,使它难实现。封建的压迫,列强的侵略,中国奄奄一息,而这时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日渐壮大成熟的无产阶级期盼之以久的代言人,正遭受着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的工人阶级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而无产的特性又使得他们的革命更为坚定。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更是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也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席卷全国的爱国运动使得全国人民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开始真正登上了政治舞台。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他确实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首先,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或近似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其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再次,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了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这样,在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了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而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中得到传播。在李大钊等的影响下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需要,早起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历史已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理论思想已不能再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发展的有效精神武器;实践也证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指导中国人民的斗争赢得胜利。在探索中国出路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过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运用过许多的方法试图改变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列强欺凌的状况,但列强是不会愿意看到中国富强的,再加上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残留着顽固的封建势力,他们也不愿意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摆脱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制度。因此,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处于迷茫探索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的革命指明了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十月革命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比较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救国道路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后的实践也证明了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当然,选择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并不是几个伟人就能决定的,也不是几起事件就能左右的,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因为它遵循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而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容性,如:有着类同的价值精神取向,其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一直以来提倡的大同思想相类似。马克思主义与当时的中国国情相符合,并把中国引向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使得中国的斗争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说,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客观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和实践都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近代的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并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为什么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基本口号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它所追求的还是个人的解放,还不可能把人们引导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的道路上去。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才真正使中国人摆脱了思想的蒙昧,从大本大源上实现了新的觉醒而走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时只是被少数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中国土地上扎下根来,马克思主义的“星星之火”能不能在中国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都还是一个问题。
1938年,毛泽东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式、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才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发芽,中国人民才真正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选择。

扩展资料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从失败和成功两个方面来回答。
一:失败的教训:中国鸦片战争后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
1、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当然从积极的角度出发,他们反抗侵略、打击封建统治(这里是指对以后格局的影响)仍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2、洋务运动 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既是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工具的开始,也标志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征服。
3、维新变法维新派的主张摇摆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妥协也没能取得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依靠力量无从谈起,仅是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封建皇帝身上,这种想法正如运动本身的理想一样虚妄。这样的救亡,难免夭折,结果只是证明希望封建政权本身通过改革顺应潮流向资产阶级政权转化是不现实的,根本在于中国欠缺维新改良、君主立宪的土壤,这种缺乏不是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所能灌溉滋养的。 这里因着维新派就顺便提到立宪派,他们代表的是上层资产阶级,并且是刚由或正由地主阶级转化而来的那部分上层资产阶级,是地主和资产阶级一身二任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他们特别害怕“秩序一破,不可回复”,从眼前利益来说,他们一般是不太欢迎以武装暴动形式发动的推翻清政府的革命的。这个问题在下文中还会有详细论述。
4、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只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治经济取向的革命者,其政党也不过是有些松散的同志联盟。革命的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仍旧是中国发展最大的障碍。可以说辛亥革命只是砍倒了一棵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合抱的大树,它们的枝叶在革命后仍纠缠散落在中国大地上,它们的根仍深埋在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各路封建军阀就是代表),虽然少了参天大树的遮蔽,但是新生命依然难以尽情成长。 “实业救国”“政党内阁”是民初的两大政治思潮,但是两者却都难以完全付诸现实,更别说产生什么良好的效果;对外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驱除鞑虏不过是排满而已。原先人们以为革命一旦胜利那么各项如关乎民族、民权甚至民生问题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可大家发现事实上周围仍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尽头,看不到出路。但是,一个全国性政权的瓦解毕竟还是能给不同的政治力量以更为自由的试验实践的空间,让他们证明自己的道路能否带领中国走向成功。 当历史继续向前发展时,却证明了蒋介石的官僚资本主义的腐朽性。
二: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以失败告终成功的经验: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成立,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1、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建立了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走了一定的弯路,但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正反两方面的举例分析,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党,是历史的抉择、是人民正确的选择!


#武真鸣# 求教,求中国近代史作业,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是论文类的,分开回答,急需,在线等,满意答案可... - 作业帮
(18440328633):[答案] 为什么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先是由于人民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掌握和建立了国家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同时,又和广大农民建立了巩固的联盟,从而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创造了雄厚了基础.其次,是由于党实行民族平...

#武真鸣#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
(18440328633): 因为马克思是辨证的,辨证是既这又那,符合中国国情,中庸的思想. 马克思也是科学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武真鸣#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 作业帮
(18440328633):[答案] 其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其二,近代中国所面临的现实以及中国人的“双重超越”理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三,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相类...

#武真鸣# 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 -
(18440328633): 洋务运动以后,中国面对帝国主义压迫、欺凌,开始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流的观点就是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国家积弱的面貌.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并不支持中国这个学生学习自己,相反不断...

#武真鸣#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18440328633): 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之后的必然结果. 第一、新文化运动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制度 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先进分子中的一些...

#武真鸣#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
(18440328633): 只是一部分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国在民国时期是1个落后的农业国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重重的压迫,力量薄弱,无法让中国走上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