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银杏》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郭沫若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诗人、新诗的奠基者,不但写下了以《女神》为代表的许多吹响时代号角的诗篇,同时也以诗的语言和激情写下了不少优秀的散文。《银杏》就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写于一九四二年的陪都重庆。其实,抗日战争下处于最艰难的阶段,国民党继续实行法西斯专政,扼杀抗日进步力量,破坏民主和团结,由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厅,也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理解散。郭沫若没有屈服,仍坚持进行斗争。他写下大量的剧本、政论和散文,抨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为宣传抗日救亡,宣传革命真理,大声疾呼!《银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的。它属于托物寄情、咏物寓志一类的散文,情词真切,格调昂扬,可以与茅盾的《白杨礼赞》媲美;也可与他的历史剧《屈原》中的《桔颂》视为姐妹篇,它们都同样寄寓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寄寓了对伟大的中华民族和英雄的中国人民的热情赞颂。

这篇散文一开始,作者就直接抒发出“银杏,我思念你”的深切感情。随而介绍银杏又叫白果:核皮纯白如银,核仁富于营养。这作为银杏的特征,是为一般人所知道的。但银杏是“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它的“花粉和胚珠具有动物般的性态”,却不是一般人所知道的了。正因为这样,它成了“完全由人力保存了下来的奇珍”。从生物进化的历史看,许多远古的植物已被自然淘汰。而银杏“依然挺立着”,这“挺立”,就足以自豪,足以“在太空中高唱着人间胜利的凯歌”。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民族斗争而仍保留着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不也是以挺立的银杏为写照么?誉扬银杏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便无异是对具有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的热情赞颂。银杏,这“有花植物中最古的先进”留存在中国,是“只有中国才有”的;日本虽然也有,实际是侨居于日本的“华侨”。银杏既属植物中的“奇珍”又“只有中国才有”,尽管一般人不知道,作者却是了解的,故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呼出:“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喜欢你。”所谓“国树”,无疑是一个国家的特产,但仅有这个条件还不够,故作者又对银杏说:“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这就更进一步给银杏作了全面的高度的评价。

以上从开首至“但也并不……”这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建银杏作总的抒写、总的评价;并在抒写和评价中,倾注了作者“思念你”、喜欢你“的炽烈感情。

文章由“你美,你真,你善”的总的评价,又开拓了第二部分的具体评价和抒写。

先是写银杏的外形“美”:株干“端直”,枝条“蓬勃”,叶片“青翠”、“滢洁”、“精巧”。再按不同季节写它的内质“美”;同时结合着写它的“真”和“善”。

在夏天,骄阳似火,酷暑蒸人,银杏便显出了它的“真”和“善”,以端正的株干,蓬勃的枝条,青翠的叶片,给“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给“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这“云冠”和“华盖”,不仅带来了清荫,使人在溽暑中遍体生凉,也平添了一幅幅自然美景,给人以美的感受。用“戴上”、“撑出”作动词,更把比拟为“云冠”、“华盖”的银杏写得生动了。接着文章又写:

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

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这是两个排比的句子,以梧桐、白杨和银杏相比较,写出了银杏具有“坚牢”、“庄重”的内质美:质地“坚牢”,则不畏风雪的摧折;品格“庄重”,则无摇摆取媚之态。我们伟大的民族、革命的人民,不正是具有这种高尚的品质吗?

文章写银杏,不仅用比较的方法,还用了衬托的方法。写熏风的吹拂,群鸟的欢歌,既给银杏的“庄重”增添情韵,又似乎在赞颂银杏的高风亮节。当那“皓月流空”之夜,树影婆娑,更引人遐思,在作者的幻想中,甚至会有上帝百神来到银杏的脚下“聚会”。这又借幻想的神仙境界,衬现出了银杏的高洁。

在秋天,百卉凋残,“蝴蝶已经死了”,银杏的叶子也不免枯落,大自然中该没有什么可观的美景了吧?但银杏借助秋风,它的碧叶虽已“翻成黄金”,却会“飞出满园的蝴蝶”,随风翩跹起舞,给肃杀的秋天留下一种诗的情趣。银杏既能使已死的蝴蝶“复活”,这不简直是“一位巧妙的魔术师”吗?而魔术师是弄虚作假的,这岂不有损银杏的“真”?作者给以了答复:它“丝毫也没有令人掩鼻的那种的江湖气息”。也就是说,它是给大自然的画幅描绘了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玩弄江湖术士的骗人把戏,鄙俗可憎。这里,又从幻化的景象反衬出了银杏的“美”和“真”。

到了冬天,银杏已落尽了叶子,显露出光秃秃的“槎栎的枝干”,可是对于“寒风霜雪”的侵凌,“毫不避易”,反而傲岸地“挺撑在太空中”。这风骨,多么“嶙峋而洒脱”!这节操,用佛家修成正果比喻,“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会产生过象你这样的高僧”!抒写到此作者抑止不住崇敬的激情,又用三个排比的分句,高度赞颂和评价银杏的品质,更使文章推进一层。第一分句,阐明了银杏的“端直”、“庄重”,在于“没有丝毫依阿取容”(不依附权势,不讨好于人);但也并不走上“荒伧”(粗野、孤陋)的极端。第二分句,赞颂银杏的美德流布之广,“象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也并不因此而“骄傲”。第三分句,赞颂银杏品格之高,高出于一切草木一切事物之上,它的名字本身“似乎就是‘超然’”;但也并不“隐遁”,成为超尘绝俗的隐逸之士。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燃料吗?”这是用反诘的句子赞扬银杏的“真”和“善”。如果说以上为虚写,这段便属于实写,同时还照应了第二段的实写。第二部分虚实相辅的写法,既是对银杏的“美”、“真”、“善”的高度赞颂和评价,也是对我们伟大的民族和革命人民的极好写照。

从这段提出容易为人们了解的银杏的实用价值,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第三部分带议论的抒写。

既然银杏具有如此的实用价值(且不说它具有上面所写的优良品质),为什么人们似乎都忘记了它呢?而且长久以来便似乎被人忘记——“在中国的经典中找不出你的名字”,在诗歌和绘画中,“很少看到中国的诗人咏赞你的诗,也很少看到中国的画家描写你的画”。这不是很奇怪吗?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有着“不辨菽麦”的人,但那毕竟是极少数;而众多的人吃白果,都喜欢吃白果,竟然也普遍地忘记结白果的银杏,这岂不更奇怪么?作者提出这个问题,表面是就人们忘记银杏这一从远古保存下来的有花植物而言,实际上是寓有深意而发人深思的。当时,我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民族战争: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有前方和敌后的浴血抗战,也有国统区的荒淫无耻;有敌后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也有国民党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卖国投降。在这种复杂的斗争形势下,为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投入抗战,就必须消除一切不利抗战的因素,揭露一切破坏抗战的阴谋,高度地发扬我们的民族意识。文章反复指出,人们忘记了可以称之为“国树”的银杏,便寓意着抗战中出现了泄沓不振的现象,有的人已消失民族意识,国民党反动派更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甚至阴谋向日寇投降。文章还举出,在所谓“首善之区”的陪都重庆,“满街都是洋槐,满园都是幽加里树”,很少看得见银杏的影子。这便是人们忘记银杏的明证;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丧失民族气节、一意推行媚外降敌政策的愤怒斥责。“洋槐”和“幽加里”都是来自国外的树种,竟那么得到赏识,遍布于抗战中心的陪都;而国产的“奇珍”银杏却几乎没有踪影,这岂不反映了人们民族意识的稀薄?标志着当权者媚外思想的浓厚?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满怀爱国热情,再一次呼唤:“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又说:“这一点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这里象征中华民族的银杏更人格化了,而作者关怀民族命运之情也更溢于言表。上面都说人们忘记了银杏,何以又说银杏也会忘记中国呢?我认为这是更深一层的抒写,人格化了的银杏之所以“不高兴”,会忘记中国,正是由于人们忘记了它,由于民族败类阴谋出卖祖国所致。如果任随这种情况发展,古老的银杏岂不“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岂不会有灭亡的一天?在中国的领空又会飘扬“赞美生命的欢歌”?但作者并没有失去信心,仍对银杏寄托了理想和希望。最后实写一笔:“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这更意味深长。“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最实际的生活要求出发,亦必将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求得民族的独立。因此,作者坚信我国人民是具有象银杏那样抗御风雪严寒的节操和争取胜利的决心的。“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一天”,也意味着,经过革命斗争,在进入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的人民将生活得更幸福,我们的民族将更繁荣昌盛。作者写本文时的这一理想和希望,今天不是正逐步成为现实了吗?

~


#逯炎卸# 郭沫若的《银杏》中一年四季银杏分别表现出什么不同的特点? -
(13994117637): 银杏的特点:质地坚牢,秉性庄重,洒脱超然,不畏风刀雪剑,不会哗众取宠,不依阿取容,不居功自傲,甘于寂寞,乐于奉献.

#逯炎卸# 三棵银杏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3994117637): 作者通过对家乡的三棵银杏树以及银杏树给“我们带来欢乐”的生动描写,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逯炎卸# 郭沫若先生 在散文《银杏》一文 多次提到了 太空 太空的指的意象什么?是不是有其他的含义呢? - 作业帮
(13994117637):[答案] 意象应该是指:悠久的历史.《银杏》一文写于抗日战争下处于最艰难的阶段,所以这两字也意指那段艰难的抗战岁月中,最不可缺少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的民族意识,也就是银杏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抗御风雪严寒的节操.

#逯炎卸# 郭沫若《银杏》一文的中心句 -
(13994117637): 银杏,多动听的名字啊!其实我和郭先生一样喜欢银杏,想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吧!只是如郭先生所言为什么银杏被我们遗忘了呢?为什么很少看到呕歌它的诗,描绘它的画呢? 我家门前有两棵小小的银杏,只有一米多高,像两个孱弱的孩子...

#逯炎卸# 三棵银杏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13994117637): 银杏树不仅给作者带来了快乐,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逯炎卸# 银杏郭沫若阅读答案,是八下语文创新导学手册上的题目1.说说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是分几个层次礼赞银杏的,并找出表示思路发展的关键词语.2.联系实... - 作业帮
(13994117637):[答案] 你去学海载舟问问吧

#逯炎卸# 银杏树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单的概述一下? -
(13994117637): 《银杏树》出自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课文. 课文讲述了银杏树的别称由来及银杏树长寿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银杏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逯炎卸# 五、 《二裂银杏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3994117637):[答案] 五、表达了作者诗歌创作的思想与方法.

#逯炎卸#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和什么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什么之情? -
(13994117637):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是修辞手法,作用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说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意指白鹭精巧、匀称、和谐之美;说白鹭“不铿锵”,意指白鹭优美而不声张、不张扬,突出白鹭自然、...

#逯炎卸# 郭沫若 银杏 -
(13994117637): 郭沫若——银杏 《银 杏》 郭沫若 银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又叫公孙树.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我知道,你的特征并不专在乎你有这和杏相仿佛的果实,核皮是纯白如银,核仁是富于营养----这不用说已经就足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