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学的方法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注重概念的来源和形成

数学概念不是简单的由数字推导出的结论,其本质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反映,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真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对系列感性材料进行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后得出的。认识任何事物都必须先弄清其来龙去脉,数学概念也同样如此,有了这一前提,既消除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抽象、死板的印象,又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中,一般采取“概念加例题”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注重概念的来源和形成过程,能够从本质上完整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二、注重概念的变式练习

真正掌握概念必须学会各种变式练习,变式练习既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也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变式训练,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形式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不变。

三、注重结合生活实例

概念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却以理性认识的抽象符号和语言表现出来。根据心理学研究,学生更容易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比如,你描述了若干“圆”的特征,都不如直接拿一个实物来讲解一下容易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更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四、掌握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概念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从概念的联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本文介绍的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仅供参考,总的来讲,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全方位开发创新思维,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

2数学概念的主要特征
1)数学概念的组成 数学概念通常由概念的名称、定义、例子、属性和符号组成。如等边三角形这个概念,概念的名称是“等边三角形”(符号是“等边△”),数学概念具有抽象与具体的双重性。 数学概念代表的是一类对象而不是个别事物,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如“等边三角形”这个概念代表的是各种颜色、大小抽象的等边三角形,而任何具体颜色、大小的等边三角形都只是它的正面例子。数学概念是数学命题、数学推理的基础成分,就整个一个数学系统而言,概念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这是数学概念具体性的一面。

2)数学概念的概括性强,如“等边三角形”就是对千千万万个具体的等边三角形的高度概括的认识。

3)数学概念的名称往往用特定的数学符号表示,如“等腰△”、“y=sinx”这些符号表示,使数学概念具有形式和简明的特点。

4)数学概念具有系统性。每一数学分支的概念由原名出发,经过不断抽象定义,逐步形成一个严密的概念系统。就某一具体知识而言,相关的概念也组成一个系统。例如,与三角形这一知识相关的概念,边、角、高、中线………组成一个关于三角形概念的系统。

3数学概念教学方法
一、注重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人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

二、注重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三、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般说来,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四、注重通过比较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

4数学概念有效方式
一、重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拓展联想空间

新概念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良好的认知结构和丰厚的知识积累,必须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已具备了相关知识的储备,没有必要进行复习,结果出现学生对新概念茫然混沌、理解碎裂的状况。在案例教学中,三角函数也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突出函数的本质,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函数,再顺势揭题。

三、经历数学概念思维过程,体验成长快乐 。数学概念的教学就应该成为思维的体操,积极展示思维的发生、发展,从具体到抽象,让概念在条理中、在生动活泼的思维历练中自然生成。课例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和不断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固定,则这个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固定。自然得出:锐角变化,则这个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变化。正切概念来之自然、呼之欲出。

二、再现数学概念现实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庞加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教室里,先生对学生说“圆周是一定点到同一平面上等距离点的轨迹”,可学生听后面面相觑,谁也不明白圆周是什么,于是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学生们立即欢呼起来“啊,圆周就是圆圈啊,明白了”,这一故事告诉我们进行概念教学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满腹狐疑中觉得有必要学习这个概念。

四、理解数学概念内涵外延,构建问题模式 。多角度、多变式、循序渐进的安排概念问题的训练是概念固化的关键,这个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高。案例中,既回归生活(坡面),又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例题设计,强化了对正切概念的本质认识,为下课时正弦、余弦概念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渗透到整个写作过程教师的作文教学不再是读范文和给评语,而是贯穿到写作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将整个写作过程当做了教学重点,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指导和帮助。
2、开阔了学生的思路通过老师的启发、同学的指正和范文的引导,学生们扩展了思路,将写作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上,使他们的作文更真实,更具有说服力。
3、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和尊重,从老师的批注中得到鼓舞和勉力,激发了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提高了写作的积极性。
4、拓展了自由的空间老师不再将批改的重点放在语法、词条和句子结构等条条框框上,使学生免去许多束缚,得以源源不断地发挥意识深处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扩展资料:
教学方法的作用:
1、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工作方法问题对于任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得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在目的和任务确定之后,方法问题解决得好坏,就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而也就影响整个教学系统功能的实现。
2、联结教师与学生的纽带

在教学过程中,正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地联系起来,为共同实现教学目的服务。正如古人有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3、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学的教学具有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全面到全面,由不和谐到和谐,由不充分到充分发展的作用,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教学方法涉及有普遍性的课堂变量,如学习的准备状态、动机作用、呈现的步骤和设施,强化、智慧和情绪方面的功能,以及个人的满足。
良好的教学方法旨在唤起准备状态,维持注意与兴趣,运用强化来调节学习行为,及时解决妨碍教与学的智慧问题和情绪问题,尽力扩大因教学成就带来的满足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方法

旧的教材强调学生对概念的描述基础上理解,掌握、再运用。所以,旧的教材对每个概念都做了书面的描述。并且强调学生要记住。所以教师教学重点是讲解概念,忽视概念形成的探究和运用上。新的教材注重对概念形成的探究和运用,并没有对概念进行书面的描述。新教材处理概念的教学很好,先让学生通过一条列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思维活动,让学生理解概念形成过程,是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但是我们教师却因此忽略了对概念总结与概括,这种无终无果的探究,学生依然对概念产生模糊的现象。新教材呢?一、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概念内涵。事物都存在有共性与个性。它们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等探究过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抓住共性的东西并进行归纳概括,揭示概念的内涵。学生对概念就容易理解了。如出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共性的东西,学生不难发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二、抓住关键的词,层层推敲,理解概念。小学的数学概念大多是运用词语加以描述的。所以,只要我们抓住关键的词语,层层推敲,学生就容易理解概念了。如:梯形这个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个概念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教师就要紧紧地抓住两个关键的词:(一)是四边形;(二)是只字。第一层,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梯形不是五边形,也不是六边形,它是一个四边形。第二曾,是在四边形中必须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决不允许再有另一组对边平行。这样,学生就很清楚地理解了梯形这个概念。三、通过反面衬托理解概念的本质一般我们都是用正面方法来揭示概念的本质,但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在正面的揭示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反面衬托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方成这个概念时,首先,教师可过正面的揭示概念的本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反面衬托的方法,让学生辨别正误,确切的掌握方程这个概念。如四、比较易混淆概念。有些概念比较易混淆,学生不易区分,那么我们教师应要善于引导学生弄清易混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如倍数和公倍数,相同点都在倍数,都是数的倍数,都有无数个。不同点在公字,倍数,是一个数而讲。公倍数,那么公字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再如:化简比和求比值,可以说方法是有联系的,但结果不同,化简比结果仍然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这样学生对概念理解就清晰化,明朗化,在运用上也会游刃自如了。总而言之,概念的教学在我们教学中占得比重较大,如果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的不透彻,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定律、法则、公式等。因此,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邱制竖# 如何对数学中的概念进行教学分析 -
(15267018756): 数学概念主要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是一种体现本质的思维方法.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与前提,也是进一步掌握公式、定理、法则的根本,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为计算、证明、解答等提供根据.数学概念教学,是初...

#邱制竖# 怎样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
(15267018756): 1.在引入新概念时,把相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确立信任学生的观念,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征;在形成概念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

#邱制竖# 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具体是什么? -
(15267018756):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也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它是理解、掌握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实现迁移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数...

#邱制竖# 举例说明概念和规则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哪些 -
(15267018756): 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这些应该是教师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教师只有深入的理解,就是怎样备课....

#邱制竖# 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 -
(15267018756):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一切数学知识从初步认识、深刻理解到熟练应用的基础,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 提和保障.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从而使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形成完整的、清晰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 过程中形成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数学概念

#邱制竖# 谁知道什么是概念?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
(15267018756):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逻辑思维的最基本单元和形式.概念的辩证法是指概念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对概念的辩证本性的研究,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形成一系列概念,这些...

#邱制竖# 如何运用数形结合完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
(15267018756): 数学概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本的知识,是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概念,才可了解进而掌握数学知识.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模型和集合图形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规律...

#邱制竖# 如何开展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
(15267018756): 2011年初中生物课标和旧课标相比,有很多变化,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变化是强调重视重要概念的教学.那么怎么才能让概念教学做到事半功倍呢?我认为在生物概念教学中应注重情景的创设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一、概念教学...

#邱制竖# 怎样进行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 -
(15267018756): 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