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之地寻生机和枯木久早逢甘霖是一样意思吗? 文学的概念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干涸之地寻生机和枯木久旱逢甘霖,不是一个意思。
枯木久旱逢甘霖的意思是树木非常的干旱已经要枯死了,突然下了一场大雨。
干旱之地寻生机的意思是在非常干旱的地方,期盼着一丝生机 。

答:
干涸之地寻生机与枯木久旱逢甘霖的意思不太一样。
这里的前句有个寻字,具有强烈地主动性,而后句的逢字,明显是被动性。都是身处逆境,可以说前者的人生态度更积极一些。一个靠毅力,一个等运气,显然不一样。

不是。前者是身处绝境,积极努力,欲摆脱困境,满怀期待,但还没有成功。后者是不期而遇,意外惊喜,已经发生。你地明白?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扩展资料
网络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有了新的定义,近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诞生,很多人被这四年一度的文学盛典吸引住了眼球,此时,在互联网时代一向混得风生水起的网络文学似乎有些黯然神伤了。因为自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允许网络文学作品参评以来,至今网络文学作品无缘茅奖。
然而关于网络文学,《工人日报》记者最近却注意到了两条天壤之别的信息,一则是备受关注的网络文学作品《盗墓笔记》终于有了大结局,这一消息在网络即刻登上热搜榜。与此同时,电影《盗墓笔记》的拍摄也被证实确凿无疑。
一则是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其作者金宇澄表示,此书的初稿是在一个叫“弄堂网”完成的。这虽然不能证明《繁花》就是网络文学作品,但其“从网络到读者”的创作历程反映了互联网时代对原创文学的影响又进了一步。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餐化的娱乐模式,一方面是以精雕细琢为基础的文学专业要求,网络文学在被影视、网络、动漫等经济效益的驱动与传统文学对文学素养的要求之间,将会何去何从?
金宇澄在他所写的《我写:从网络到读者》中也表示,网上连载的好处是,能够不间断得到读者激励。这似乎对网络文学写作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而有报道却认为,随着网络文学产业将网络小说打通影视、网游、动漫等多个娱乐领域,实现网络文学行业的商业化、规范化、产品化,网络文学走上了产业化大道,却也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写作渐行渐远,其本质就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产品生产。
据介绍,自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开始,“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即有资格推荐作品的规则出台以后,网络文学作品在这个国内最有分量的文学大奖中一直跃跃欲试。曾担任过一些网络文学奖评委的陈晓明表示,网络文学有其价值,满足的是大众的娱乐阅读需求,与商业接轨。
但如果这种东西完全打垮了经典,就不合理了。茅盾文学奖向网络文学打开一扇门也许是想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但这并不是必须的。
就连以网络文学作品起家的半壁江中文网创办人董江波也认为,网络文学自2003年兴起,茅盾文学奖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短期内很多东西无法改变。但他相信,不出10年,网络文学一定能拿下茅盾文学奖。
能否10年之内拿下大奖还是后话,然而眼下看来,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花千骨》原著作品《仙侠奇缘之花千骨》涉嫌抄袭的新闻又不得不让人担心,在如今这个更加注重作品文学性与原创性的时代,网络作品在原创文学的道路上靠谱吗?
网络文学作品被指抄袭,已不是第一次了。网络文学作品因其传播方式的快速、简便及随时性强等原因,人们借助网络技术,搜索起来很方便,因为其可复制性也很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也认为,网络作品被指抄袭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下网络小说作者的版权意识还需要提高。
此外,相较于传统文学作品的深刻思想内涵,网络文学作品往往采用更随意的写作手法;就故事而论,网络文学更注重故事的可读性,而传统文学更注重故事内在的意义。
有专家认为,网络拒绝深刻的沉默或者故作沉默的深刻,它是年轻的,需要喧哗、躁动、激情,所以网络文学的语言更偏爱于哗众取宠,1998年号称第一部网络小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轻舞飞扬起来。
如果说在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传统文学作品因为其深刻的思想性、文学性更胜一筹的话,那么在互联网引领下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当下,网络文学作品因其内容的新颖、文字可读性强,或许更有优势一些。
据介绍,近几年来,传统文学改编电影屡遭票房滑铁卢,如曾经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的《白鹿原》和毕飞宇的《推拿》。但电视荧屏又呈现另一番景象。从定义了“清朝穿越剧”的《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到《甄嬛传》;
从都市纯爱题材的《泡沫之夏》,到“民国”背景的《来不及说我爱你》、《无心法师》;甚至家庭情感剧《裸婚时代》、军事题材剧《我是特种兵》都改编自网络小说。不知不觉间,网络小说异军突起,已经霸占了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网络小说拥有的大量书迷成为改编剧的人气保证。
网络文学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经历了初出茅庐、埋头追赶和风生水起的发展之后,越来越多的作家和作家团体在关注网络文学的发展,出任中国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的莫言也坦言:“当网络文学刚刚发展的时候,我心里想不准备跟它打交道,但现在网络文学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据8月6日发布的福布斯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通过福布斯这个权威的媒体平台,原创文学的传播有了一个能为更多公众所熟知和了解的品牌,上榜作品的IP(知识产权)价值,作家的知名度也将因此得以进一步增值。上榜作品和作家将成为读者、公众以及下游影视、游戏等厂商的关注焦点。”
据介绍,对IP的饥渴,使得网络文学在这几年来炙手可热。因为利用成熟的网络IP开发产品可以缩短产品周期,并可引入网络文学的大量用户。比如游戏产业,在2014年就已经进入千亿市场,高强度竞争背后,IP作用就凸显出来,有报告指出,有IP游戏下载转化率是无IP游戏的2.4倍。
网络文学读者和游戏用户有天然契合度,游戏公司引入的优质网络文学IP均为排名靠前的作品,从海量作品中筛选出来,意味着其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网络文学IP也从几年前的低价求售进入价位高企。2013年,原本普遍在100万元左右的热门小说IP,在去年初就普遍涨到300万元到500万元,到了今年则攀升至千万级别。
如今,网络文学不仅仅局限于在线文字阅读,诞生了一条全版权运营的产业链,以文学为源头,促进精品IP在线下出版、影视、游戏、动漫、音乐、周边等泛娱乐领域的多态呈现,实现文字阅读市场价值最大化。
而影视行业的网络文学改编也进入收视率和票房的双赢。《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等改编网络小说的青春片,票房均过亿元,以小成本博高票房,引发市场对网文IP的热捧。
最期待的电视剧榜单前十位中,《何以笙箫默》、《花千骨》、《旋风少女》、《芈月传》等全部脱胎于网络小说,题材也由之前的古装一枝花发展成言情、仙侠、悬疑等全面开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网络文学签约作者数量超过百万,每年上传作品的数量也接近百万部,如起点中文网、红袖小说网等多家在线中文协作平台,每日更新的数字就多达一个亿。
面对庞大的基数,上述所举吸金很重的几部作品可谓是凤毛麟角了,因此并不是说所有的网络文学都能向IP值要成绩。一名专业的网络小说作者在说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作家时说:扎实的写作功底、丰富的想象力是必须要有的.
除此之外,过于常人的观察力和经历才能保证细节的描述到位,而一部网络小说几万字的写作量还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保证。如此看来,网络文学在向IP值全面进军的时代,原创作品的文学质量才是第一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网络文学发展新定义:要文学性还是要IP值?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首先必须是一个语言文本,这个文本有它的存在形态,如语音,词语,结构等。它可以口头的形式代代传承下去,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传承,也可以印刷品,网络媒体形式存在。尽管载体各异,但都离不开具体的语言这一客观事实。
文学作品,由一个又一个修辞构成,当然,文学的基础还是文字、词语和句法,但是这些结构主义喜欢的东西,本身并不能形成“作品”,对它们的支离也让我们对文学更加难以把握。
确实得承认,修辞就是一种句法。但是纯粹的句子并非文学,只有被布满篇章、形成更强大的隐喻之后,文学才宣告出生。

扩展资料

文学与新闻作品是相互有交叉的,比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新闻作品,又有很强的艺术性,文学性,所以文学与新闻作品是很难有明确界限的。
其次文学与历史作品也是难以明确划开界限,比如丘吉尔的演讲词,既是实用的鼓动性文章,有很有文学特色。
最后文学与哲学论著也不容易区分,比如英国的培根的《论人生》既有哲学道理也有文学意蕴,叔本华的散文集、哲学家萨特的哲学著作也很有文学意蕴,因此他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粗略概述如下:文学的语言具有独特地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葛通民# 喜雨口号 蒲松龄 全文翻译及赏析 (在线等答案~) -
(15617144501): 《喜雨口号》① 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注释:①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 随口吟成此诗.诗人为禾黍重获生机而喜,为民生疾苦得以缓解而喜.“知何似”采用疑问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对“禾黍”的关注,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看文章的注释“久旱逢雨”,这是当时老百姓的状态,久旱就可以推出当时人民水深火热的状态.

#葛通民# 形容绿芽的成语 -
(15617144501): 生机勃勃 答案是【枯木逢春】 【解释】: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示例】:~,陈花重放,旧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峻青《写在百花重放的时候》【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葛通民# 枯木逢春的近义词 -
(15617144501): 近义词: 否极泰来,苦尽甘来,时来运转 [拼音] [kū mù féng chūn] [释义] 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葛通民# 枯槁逢春是什么意思?可以形容在哪些方面? -
(15617144501): 枯木逢春 1、成语 枯木逢春(kū mù féng chūn) 解释: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

#葛通民# 早苗得雨忽然旺,古木逢春花又开什么意思 -
(15617144501): 表面意思: 旱苗得雨,干旱的土地忽然下雨,将死的禾苗又重新生长;枯木逢春,濒死的树木遇上春天,生机复苏又重新开放. 内涵意思:往往指人在老年或者绝路时,突然得到外界帮助而摆脱绝望重新焕发生机. 引出的成语:旱苗得雨 枯木逢春

#葛通民# 枯木逢春 相近的成语 -
(15617144501): 枯木逢春 [kū mù féng chū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褒义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例 句

#葛通民# 枯木逢春 解释词语 -
(15617144501): 枯木逢春的中文解释 【解释】: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示例】:~,陈花重放,旧作再版,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峻青《写在百花重放的时候》【近义词】:枯树生花、绝处逢生 【反义词】:暗无天日、生不逢时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葛通民# 别人拼多多可以答题,我的昨天还可以今天没有答题了! -
(15617144501): 您好,很多人都反映拼多多答题答的太好了,都无法答题了,在拼多多商城购物里,拼多多答题红包其实就是邀请好友获取的红包,每邀请1位好友即可获得红包奖励,如果你对该活动真实性感到怀疑的话,可以来看看本文提供的拼多多app领红包流程哦. 在哪儿领取 1.下载拼多多最新版本哦,看到右下角有一个“开红包”; 2.点击进入就可以开始答题赢红包哦~

#葛通民# 要想枯木早逢春,劳心劳力劳精神.成语的意思是 -
(15617144501): 意思如下: 若想枯木早逢春,就得多多劳心劳力,老精神气力,这样才能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解析如下: 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拓展如下: 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说:“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意思是说:有人动脑子,有人出苦力;动脑子的管人,出苦力的被人管;被人管的就供养别人,管人的就由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指出社会上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必要,这是正确的.但两者关系的表述未免简单话,且带有一定的偏见.

#葛通民# 枯木逢春什么 意思? -
(15617144501): 青青姐干吗提这个问题?枯木逢春:死了的木遇到了春天就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