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戴望舒在《雨巷》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分析《雨巷》中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雨巷》描绘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

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图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渴望寻找心目中的“丁香花一样的姑娘”。

扩展资料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

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抒情意境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

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

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诗中映出的物象氛围是寂寥的雨巷、绵绵的细雨、颓圮的篱墙,它们都有凄冷清幽的共同品性;环境中出现的人也忧愁哀怨彷徨,默默行冷漠惆怅,凄婉迷茫,物境与心境相互渗透交合,已主客难辨,情即景,景即情,它就如一幅墨迹未干的水彩画,稀疏清冷的图像后面潜伏着淡淡的忧伤与惆怅。
望采纳

戴望舒的《雨巷》是什么样的意境?~

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
“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
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扩展资料《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雨巷


#有复杰# 如何用自己的话描写戴望舒的的意境就是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雨巷的景象和意境(戴望舒诗中的雨巷) - 作业帮
(19457883805):[答案] 写得贼好!印象中是那个撑着油纸伞可哪闲逛的那首诗吧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

#有复杰# 戴望舒在雨巷中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19457883805): 一种朦胧的追求

#有复杰# 戴望舒《雨巷》课内阅读题1.谈谈你对诗中“雨巷”这个意象的理解2.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什么 - 作业帮
(19457883805):[答案] 1.雨巷: 特点:悠长、寂寥 意境:阴冷、凄清 2.本诗意境 哀愁、迷离、朦胧、惆怅、迷惘. 3.丁香姑娘:清雅、凄美、飘渺、哀怨. 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看到却又无法走近,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飘逝.

#有复杰# 雨巷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19457883805): 此诗暗示作者戴望舒希望能够在雨中邂逅一个美丽的女子,以及现在孤身一人的凄凉.

#有复杰# 戴望舒 雨巷 的意象分析是什么? -
(19457883805): 1.《雨巷》中的“丁香”意象,使诗歌呈现出一种迷离的美境.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们的愁心.李璟也写过一曲关于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

#有复杰# 戴望舒的雨巷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 作业帮
(19457883805):[答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

#有复杰# 雨巷 戴望舒雨巷的全诗 - 作业帮
(19457883805):[答案]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 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

#有复杰#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什么心境的真实写?雨巷》是诗人戴望舒什么心
(19457883805):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

#有复杰# 用一、两句话概括雨巷的内容是戴望舒写的雨巷.. - 作业帮
(19457883805):[答案] 《雨巷》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有复杰# 雨巷 诗歌中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 作业帮
(19457883805):[答案]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展读《雨巷》,我们被引进了一种梦幻曲般的朦胧飘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