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的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 醉翁亭记的文章主旨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醉翁亭记的文章主旨: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1、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2、连用21个“也”字煞句,是创造性地使用虚词的一个范例,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

3、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答:
主旨:
《醉翁亭记》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表现手法:
1、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2、连用21个“也”字煞句,是创造性地使用虚词的一个范例,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
3、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其三,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去,描下了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确是传神笔致。
其四,动静对比之美。散文写景绘境最忌呆板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有唱有憩,有动有静。“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4、精巧的结构。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值得我们努力学习。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巅,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出色的语言。《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供你参考)

全文主旨是与民同乐,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文章首先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命名缘由和变幻多姿的自然风光,接着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坐着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写景和抒情的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望采纳,谢谢~

文章主旨:《醉翁亭记》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表现手法: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写景和抒情的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作品赏析

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

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主旨:本文抒写了作者“与民共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适的旷达情怀。《醉翁亭记》的表现手法是艺术表现手法

~


#赖逃满# 文章《醉翁亭记》的主旨在于写“与民同乐”,请说说它的具体表现. - 作业帮
(18873196155):[答案] “与民同乐”表现在“山水之乐”上,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现在“宴酣之乐”上;表现在“乐人之乐”上.这三者层层深入而又和谐统一于“与民同乐”上.

#赖逃满# 醉翁亭记的主旨是啥? -
(18873196155): 文章是围绕一个“乐”字展开的,文中的主旨是“醉能同其乐”中的“同其乐”这三个字.

#赖逃满# 八年级《醉翁亭记》赏析 -
(18873196155): 中心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贯穿《醉翁亭记》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文中写景的成分很重,又多次提到醉字,这是无足怪的.因为既是写亭...

#赖逃满# 醉翁亭记太守的醉和乐表现了他什么的思想 -
(18873196155): 中心思想 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知表现诗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 文章主旨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道,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版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句式,并权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

#赖逃满# 醉翁亭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8873196155): 醉翁亭记的中心思想: 通过对琅琊山优美风景及太守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 具体说,即是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文中表现中心思想的语句是:“醉能同其乐”.)

#赖逃满# 醉翁亭记如何表现文章主旨
(18873196155):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回答完毕,顺祝学习进步!

#赖逃满# 醉翁亭记的写作手法,说说你的理解 -
(18873196155): 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赖逃满# 醉翁亭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18873196155): 简单点:主题(中心思想) 随遇而安,与民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这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太守之乐其乐也”是中心句

#赖逃满# 《醉翁亭记》主旨句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谁能回答?麻烦您说出自己的理由. - 作业帮
(18873196155):[答案] 表现了作者热爱美好景色的感情,将自己的愁绪情怀寄予山水,借山水以排遣愁怀,随遇而安的复杂感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赖逃满# 醉翁亭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18873196155): 宋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