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通过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发展数学概念。
2、通过游戏进行幼儿数学教育。
在游戏中,幼儿可获得数学知识,并有机会自由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教育
只有在幼儿参与了大量的活动,使用了大量的材料,并经常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幼儿才有可能掌握概念。
4、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数学教育
儿童学习的方式和各自的爱好是不同的,教师应该设计各种活动,提供不同选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各种需要。
5、通过激发幼儿的思维来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应该提倡启发式的教学,鼓励儿童通过操作,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置各种问题情境,让幼儿进行思考,自己得出答案。
6、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来进行数学教育
应该通过提供幼儿可接受的、鼓励的、刺激的、可欣赏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使他们确信自己是有能力学好数学的,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7、通过语言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生动、简洁、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也给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的机会。
8、通过讨论进行数学教育
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并和同伴一起讨论他们的发现和问题。



扩展资料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有助于幼儿对生活和周围世界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及对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任务: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幼儿提供和创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讲解演示法、寻找法。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感受数学美,使儿童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渗透数形结合,变抽象数学为形象数学;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引发儿童自发、自主的探究与学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教育

依据0岁~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