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二战的德国纳粹的战列舰能打得过~

  可以。因为虽然是日本的大和号跟武藏号比德国的要大个1000吨以上,可他们到底是同级别的。
  日本造这两艘战列舰的时候就是考虑到了这种级别的战列舰吃水深过不了墨西哥湾,而现在德国已经有两艘了如果自己也有两艘的话,那么美国想跟轴心国抗衡的话就必须要四艘了,而当时的美国就算经历实力厉害也是不可能造出四艘来的。
  或许大和号他们在通讯上面要强过俾斯麦号和提尔比兹号,可俾斯麦号的主炮为双连装8门52倍口径380毫米/SKC34炮,其主炮射速很高,射速为3发/分,这是同期战列舰的最高水平。动力系统和火控系统都是德舰占优。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注2],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时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装有电罗经,航行时可保持稳定),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火炮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1.8发/每分;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的舰炮口径大但射速慢。俾斯麦是射速快 加上
  俾斯麦级的钢板强度是大和号的3倍,火炮的口径虽然不大,不过威力却比大和的要强,俾斯麦级火炮的传甲能力比大和号强出不是一个档次.
  看看两者被击沉的记录你就会发现,到底是谁更坚固.
  为什么俾斯麦能的舰炮能打穿胡德号,而大和号的舰炮却在护航航母前显得十分不够用.
  日本一年400W吨劣质钢怎么和德国的1800W吨精钢比呢.
  有的时候表面数据不是绝对的
  所以德国的要优于日本的大和号

主要的区别体现在火力和航速上
1、战列舰
战列舰是近代海上炮战主力舰,重视装甲防护和火炮口径打击力,是衡量一国海军实力的主要指标,战列舰具有吨位大、火炮口径大、装甲厚、皮实抗揍的特点。
2、巡洋舰
巡洋舰是舰炮时代海上作战的主力,兼具对岸打击能力,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的大型远洋舰艇,具有航速快和适航性好的特点。

扩展资料
巡洋舰是海军中比较老的一个舰种,差不多和战列舰同时诞生和发展。早在17-18世纪的帆船时代,巡洋舰是指那些装备火炮较少,一般不直接参与战列线战斗,而主要执行巡逻及护航任务的快速炮船。
19世纪末,随着战列舰的崛起,巡洋舰、特别是装甲巡洋舰得到迅速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巡洋舰的发展速度加快,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排水量已经达到3000-4000吨。
航速25-30节,舰炮口径一般为127-152毫米,个别达190毫米,已经具备压制敌驱逐舰,引导和支援己方海上兵力进行作战的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