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种。读chong而不是zhong 。百家姓里没有这个姓,而且只有我们那儿有这个姓。请哪为知道的帮我解释下。 种 姓氏怎么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种”

  为多音字, 拼音:chóng ;zhǒng ;zhòng。

  种作姓氏读chóng。

  一、 种(Chóng)氏源流

  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种姓本为仲氏,以次为氏。仲为排行第二。周代王室重臣仲山甫(一作仲山父)的后人,为避仇改为种氏。

  二、迁徙分布

  (缺)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一带)。

  三、历史名人

  种 暠:字景伯,河南省洛阳人,仲山甫之后。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种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 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时与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两人都被举孝廉,致身通显,并号名臣。未几出暠为益州刺史,乔却迁官大大司农,再迁为大鸿胪。是年八月,顺帝不豫,数日即崩,年终三十,在位与安帝相同,也是一十九年。群臣奉太子炳即位,尊梁后为皇太后。两龄嗣主,如何亲政?当然援照前例,由皇太后梁氏临朝。进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越月奉顺帝梓宫,出葬宪陵,庙号敬宗。
  种 放:字名逸(?-1015),(《郡斋读书志》作明逸。此从宋史本传)自称退士,河南省洛阳人。(《郡斋读书志》作长安人。此亦从宋史)生年不详,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父令举进士,辞道:业未成,不可妄动)。住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隐终南山,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诸生列饮,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数行而卒。诏赠工部尚书。放好为诗歌,有集六卷,《文献通考》又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录》等,并行于世。
  种师道:字彝叔(1051-1126),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佑党籍,罢废近十年。后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年),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率1.5万兵救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城下,遂虚张声势,沿路张榜,号称百万,张旗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移师增垒自卫。至京,授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因反对割地议和,建议乘金军回师时半渡而击,被钦宗罢为中太一宫使。不久复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滑县东)。八月,金军复大举攻宋,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召其还朝。十月病卒。

  四、郡望

  据《姓氏考略》云:种氏望出河南郡。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中国有很多姓的,也有很多字典里也没有,办户口计算机打不出来,姓氏不是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人们一开始事部落模式,这个部落姓赵,那个姓李,后来部落扩大,迁移。很多部落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个别的姓可能根据当是的情况定的!
回答者:坚强你 - 初入江湖 二级 3-17 23:04
“种”

为多音字, 拼音:chóng ;zhǒng ;zhòng。

种作姓氏读chóng。

一、 种(Chóng)氏源流

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种姓本为仲氏,以次为氏。仲为排行第二。周代王室重臣仲山甫(一作仲山父)的后人,为避仇改为种氏。

二、迁徙分布

(缺)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一带)。

三、历史名人

种 暠:字景伯,河南省洛阳人,仲山甫之后。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种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 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时与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两人都被举孝廉,致身通显,并号名臣。未几出暠为益州刺史,乔却迁官大大司农,再迁为大鸿胪。是年八月,顺帝不豫,数日即崩,年终三十,在位与安帝相同,也是一十九年。群臣奉太子炳即位,尊梁后为皇太后。两龄嗣主,如何亲政?当然援照前例,由皇太后梁氏临朝。进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越月奉顺帝梓宫,出葬宪陵,庙号敬宗。
种 放:字名逸(?-1015),(《郡斋读书志》作明逸。此从宋史本传)自称退士,河南省洛阳人。(《郡斋读书志》作长安人。此亦从宋史)生年不详,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父令举进士,辞道:业未成,不可妄动)。住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隐终南山,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诸生列饮,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数行而卒。诏赠工部尚书。放好为诗歌,有集六卷,《文献通考》又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录》等,并行于世。
种师道:字彝叔(1051-1126),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佑党籍,罢废近十年。后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年),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率1.5万兵救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城下,遂虚张声势,沿路张榜,号称百万,张旗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移师增垒自卫。至京,授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因反对割地议和,建议乘金军回师时半渡而击,被钦宗罢为中太一宫使。不久复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滑县东)。八月,金军复大举攻宋,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召其还朝。十月病卒。

四、郡望

据《姓氏考略》云:种氏望出河南郡。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参考资料:种

“种”这个字属于多音字,不同的读音意思也不同。而“种”做为姓氏是的读音应为<chóng>而非<zhóng>跟<zhòng>。“种”这个姓在新华字典的第61页就可查到。

中国有很多姓的,也有很多字典里也没有,办户口计算机打不出来,姓氏不是按照祖辈传下来的,人们一开始事部落模式,这个部落姓赵,那个姓李,后来部落扩大,迁移。很多部落更改了自己的姓氏,个别的姓可能根据当是的情况定的!

你姓种我也姓种,中国四方都有,种氏出于何地?我现在还不能回答.种自古就是这样写,就是这个读音.他人读错音可以谅解.因为建国后汉字简化把种简化与种同。愚以为我姓无论年龄大小应多方搜集保存文字和实物为己任。

我姓种。读chong而不是zhong 。百家姓里没有,只有我们那儿有这个姓。请哪为知道的帮我解释下。~

种姓

种,是多音字, 分别读:chóng ;zhǒng ;zhòng。

作为姓氏读:chóng。

例:《水浒传》,延安经略府相公就姓“种”,读作chóng。

延安经略府相公即北宋西军大将种师道,种师道(1061—1126年)。

“种”(chong)姓并不是一个大家族,其原由皆因“种”姓自“仲”(zhong)姓一脉避仇而改。 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洛阳。” 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洛阳郡。主要分布山东济宁,枣庄,聊城。陕西,山西,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均有分布。
种zhǒng zhòng chóng 这是种的三种读音


#李皇罗# 种用于姓时,应读什么
(18885125085): 种姓:不读作种地的种,应读作chóng(虫).

#李皇罗# 哪些姓氏读音会认错 -
(18885125085): 倪字作为姓氏使用时读音应该读作“yi”音同“夷、亦 “纪”姓——不能读纪念的纪,应该读ji(己). “过”姓——不能读经过的过,应该读go(锅).. “万俟”是复姓——应该读moqi(莫其). “黑”姓——不能读黑白的黑,应该读he...

#李皇罗# 种作为姓怎么读 -
(18885125085): 种(chong) 二声,我就姓这个姓

#李皇罗# 姓氏里面有没有聍字? -
(18885125085): 百家姓里面没有.当做表字这些的应该还是有的

#李皇罗# 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种”应该怎么读阿? -
(18885125085):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由此推断念第3声.

#李皇罗# 一个字作为姓时读音发生改变的字 -
(18885125085): 仇 读qiu不读chou 盖读ge不读gai 令狐 读ling(阳平)hu不读ling(去声)hu 区读ou不读qu种读chong不读zhong朴念piao 不读pu查读zha不读cha解读xie不读jie纪读ji(上声)不读ji(...

#李皇罗# 种世衡这个人名怎么读 -
(18885125085): 种chong世shi衡heng 种读chong而不是zhong .

#李皇罗# 种做姓的时候念什么
(18885125085): zhong第四声

#李皇罗# 那些字做姓时须异读? -
(18885125085): 字 常规读音 姓氏中的读音 ,其中数字代表声调 —————————————— 单 dan1 shan4 解 jie3 xie4 乐 le4 yue4 仇 chou2 qiu2 朴 pu3 piao2 种 zhong4 chong2 粘 zhan1 nian2 区 qu1 ou1 查 cha2 zha2 员 yuan2 yun4 能 neng2 nai4 繁 fan2 po2 纪 ji4 ji3 过 guo4 guo1 缪 mou2 miao4 宁 ning2 ning4 任 ren4 ren2 尉迟 wei4chi2 yu4chi2

#李皇罗# 种变成姓名的读音是什么 -
(18885125085): ● 种 chóng ◎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