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1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4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和的一半
前6秒平均速度就等于第三秒末的速度,由v=at得前6秒平均速度v=2×3m/s=6m/s
同理第六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5.5秒末的瞬时速度v=at=2×5.5m/s=11m/s
第6秒内的位移等于第6秒内的平均速度乘以时间,所以s=11×1m=11m

1)x6=at^2/2=2*36/2=36m
v(平均)=x/t=36/6=6m/s
2)x5=at^2/2=2*25/2=25m
v(平均)=(x6-x5)/1=(36-25)=11m/s
3)s6=(x6-x5)=11m
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前六秒的平均速度为6m/s.
第六秒内的平均速度为?11m/s
第六秒内的位移为?11m

第六秒末速度为2*6=12m/s,则平均速度为(0+12)/2=6m/s
第六秒初速度为12-2=10m/s,则第六秒平均速度为(10+12)/2=11m/s
第六秒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乘以时间,11*1=11m

V6平均=V3s瞬时=2*3=6
V6s内平均=V5.5s瞬时=2*5.5=11
S=V6s内平均*时间=11*1=11

加速度a=2m/s^2 t=6s
前6秒位移s=(at^2)/2=36m
前六秒的平均速度为V=s/t=6m/s
第六秒内的位移V^2-V0^2=2ax x=11m

第六秒内的平均速度为11m/s

先算6秒时的末速度at=2*6=12M/S 匀加速直线的规律是初速度加末速度除以2就是平均速度,所以为12/2=6m/s
以此方法,第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前5秒的末速度加前6秒的末速度除以2, 为10+12/2=11M/S
第6秒内的位移是前6秒的位移减去前5秒的位移即可s=at2/2
2*6*6/2=36m 2*5*5/2=25m 第6秒内的位移是36-25=11m

高中物理必修一问题~

1、用V-T图像,那就先画出图像。又应为初速度为零,平均速度为10,则(初速度+末速度)/2=平均速度,得末速度=10*2=20m/s,又因为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2s末的速度为10m/s
2、飞机起飞告诉是匀加速,则起飞速度v=at=4*20=80m/s
3、这个题最简单就是画v_t图像。得(6+5+6+2)*5/2=47.5m

先弄清楚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两者的概念。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1)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与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应哪段时间内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不指明对应的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
(3)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
公式:平均速度=△x/△t=(V0+Vt)/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瞬时速度的求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从t到t+⊿t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x/⊿t,如果⊿t 取得非常小,就可以认为⊿x/⊿t表示的是物体在t时刻的速度。
  普通运动:只能求出估计值。向左右两边各延伸一段趋于0的时间 ⊿x/⊿t 即可。
  匀速运动:平均速度即是瞬时速度。


#端官寒# 高一物理必修1问题
(18217112373):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0.5at^2 第五秒为4s——5s 第七秒为6s——7s 二者的位移之差为4m 列方程s=0.5+4.5a s=0.5+6.5a 解出a=2 开始的5秒位移s=27.5m

#端官寒# 求高一物理必修1难题 -
(18217112373): 题目: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这是08全国理综1卷第23题,难度相当大

#端官寒#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18217112373): 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

#端官寒# 高一物理必修一简单题目 -
(18217112373): 设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1.水的流速为V2.甲地到乙地的距离为S t1+t2=S÷(V1+V2)+S÷(V1-V2) t3=2S÷V1 t1+t2-t3=S÷(V1+V2)+S÷(V1-V2)-2S÷V1 通分.提公因式.合并可以得到: t1+t2-t3=(2*S*V2^2)÷【V1*(V1-V2)*(V1+V2)】 其中V2^2>0 V1-V2>0 V1+V2>0 V1>0 则t1+t2-t3>0 所以t3<t1+t2

#端官寒# 一道高一必修一物理问题!各路高手请进来... -
(18217112373): 人在下陷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沼泽给他的支持力,其他方向力忽略不计.一开始,沼泽给人的支持力比人自身受到的重力小,和外力不为零,所以会产生加速度.随...

#端官寒# 必修1物理题目 -
(18217112373): 解析:1、由题 若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刹车后至少要前进1800m才能停下,可知B车刹车最大加速度为 a=0.25m/s2,2、相撞与否在于比较当B车的速度减小到同A车速相同时,两车的距离.所以有,...

#端官寒#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1) -
(18217112373):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

#端官寒#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难题,求高人解答 -
(18217112373): (1)刚挂入3挡时的速度v=a2t=2*3m/s=6m/s 三档时的加速度a3=(vt-v0)/t=(13-6)/4m/s^2=7/4m/s^2(2)四档的行驶时间t=(vt-v0)/a4=(16-13)/1.5s=2s(3)vt=v0+at=16+1*5m/s=21m/s

#端官寒# 高一必修一物理问题!求解 谢谢!
(18217112373): 第一题中加速度单位错了.第二题用中间时刻速度去算:a = 1米每秒二次方,x = x4- x3得8-2/9=3.5m

#端官寒# 关于高一物理必修1的问题.精通物理的人帮帮手. -
(18217112373): 1、乘坐飞机往西边飞行,只要飞机(或其他飞行物,当然在陆地上的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的速度比地球自转引起的在飞机的这个高度的线速度大,就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2、方向是人规定的,方向规定换一下,太阳就从西边升起了.3、如果你有能力,让地球反转就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