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记承天寺夜游》课例研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绝世妙文,是精品。余老师的这节课例,同样是精品,值得细细品味。

    一、厚重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堂开始,余老师先穿插助读资料,包括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文章的写作背景,作品评价,这些厚重的铺垫,把学生带到课文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赏析这篇“神品”蓄势。给人“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

    二、读出味道,大珠小珠落玉盘

    平平常常的朗读,在余老师的课堂上,变幻成靓丽的风景。余老师的朗读指导,历来让人惊叹不已。这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有味的朗读”,同样是余老师高超朗读指导艺术的表现。

    首先读出文言的味道。读出这篇美文文言的味道,余老师抓住了三个字“念”、“盖”、“但”,这三个字读的时候音节要拉长一点。注意每个音节所渗透出来的情感,“念——无与为乐者”,有点落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这样来读,文言的味道就出来了。余老师的朗读指导,总能抓住诗文关键处,一下子就读出文本的味道。

    其次,读出宁静的氛围。文章《记承天寺夜游》,因为是夜游,写月夜美景,沉浸在美景之中,要读出宁静的氛围。语速缓一点,语调低一点,轻声朗读,读出宁静的氛围。具体的朗读指导,读出这一篇独有的味道,学生在朗读中,进入作品情境。

    再次,读出夜游的兴致。这次,余老师让学生发现,哪两个地方或者哪两个字要读的快乐一点。由扶到放,思维强度由弱到强。余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艺术,在这一板块中彰显。这样的朗读指导,不仅仅停留在朗读的层面,更是对文本细细的品味。

    然后,读出复杂的情愫。读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这一朗读环节,不仅读出文言文应有的味道,更读出这一篇“神品”的味道。

  “读出味道”,朗读指导有扶有放,思维训练由弱到强,逐层提高,奏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余老师的朗读指导,不是泛泛的读出重音,读出停顿,而是结合具体字词,读出这一篇独有的味道,这一字独有的味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三、巧妙变形,嘈嘈切切错杂弹

    这节课的第二个语文活动是有味的分析。老师抛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这篇课文只有一个段落,其实可以重新编排,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还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让学生任选一点,尝试一下。

    有叙有议分为两个部分;叙述、描写、抒情分为三个部分;起承转合分为四个部分。这一教学活动充满张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开阔处,引向课文理解的深处。巧妙利用变形,领略课文层次、内容、技法的妙处。学生各抒己见,奏出“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丰厚美。

    余老师在《致语文教师》中指出,“教学的创新设计要关注五个字的要求:新、简、活、实、雅”。“有新意”,“灵动”,“实实在在……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高雅。巧妙变形,有味分析这一教学活动,是他这一主张的完美诠释。

      四、有味欣赏,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余老师的每一堂课,带领学生赏析环节,都可谓是最精彩的华章,是乐曲的高潮,美不胜收。

    在前面层层铺垫之下,余老师抛出这节课的压轴问题:“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

    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写的是作者不追求名利,不为俗物所累,非常有韵味。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竹柏影比喻成“藻、荇”,“交横”一词写出了影子的繁密错综,很有韵味,又烘托出了周围的环境。

    “怀民亦未寝”“亦”显出了苏轼和张怀民是心灵相通,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字之前写出了作者情趣高雅的感觉,在明媚的月光下散步;“但”字笔锋一转,之后写出了作者有点凄凉的感觉。

    …………

  这些精彩的见解,看了自叹不如。

    想自己语文课堂的赏析环节,学生为什么不能有对文章深度的解读,不能爆出精彩?自己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方面没有做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理解赏析不能是无源之水。

    余老师的课堂,有了前面朗读、分析环节的铺垫,这一环节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向更深处推进。逐层提高的朗读,不仅是朗读,更是理解。活泼的变形,是内容、结构、技法妙处感悟的趣味分析。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成就了这一环节的精彩纷呈。

    余老师的问题,不仅提出问题,还指向路径,明确思考的方向:字、词、句、结构、层次、表达方式、情感……对照自己的问题设计,有时太笼统了。

      品读余老师的课例,总是受益匪浅。

   

   

~


#荣树艺# 关于政治的书籍有哪些? -
(13194959110): 必修一二三过了,再不行《高中政治基础手册》二有机会,或上网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王荣生蓍 大夏书系听余映潮老师讲课 余映潮蓍 大夏书系言说抵抗沉默 郭初阳课堂实录 大夏书系构筑理想课堂 干国祥蓍 天津教育出版社构筑

#荣树艺# 外貌描写注意事项 -
(13194959110): guan7602 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又是运动会陋室铭的仿写(摘)美点寻踪(余映潮)选文美,设题实(余映潮)开会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大学清退“超时” 硕博曝出的问题苹果,世界第一果无论城市农村每个孩...

#荣树艺# 以《教师赞》为题,根据《陋室铭》仿写文章托物言志,反向立意的写作方法.
(13194959110): 教不在深,善导就行.师不在威,爱生则灵.教书育人,惟吾钟情.板书传知识,讲台树精神.谈笑有学子,举止讲文明.可以批作业、改作文.有备课之用心,无上网之闲情.南方余映潮,塞北魏书生.梅子云﹕教无止境!

#荣树艺#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什么好 -
(13194959110): 黑马 结实的比较详细(在这两个键比较) 不过,个人而言我用过的最好的是 余映潮 编写的阅读训练营 教你如何答题技巧 做再多的题目 不如学会一个答题技巧

#荣树艺# 《书上元夜游》与《记承天寺夜游》的思想是否相同?还要分析, - 作业帮
(13194959110):[答案]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对被贬的失意之情,而 《书上元夜游》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平缓,淡然的心态.所以两文思想内涵不一样.

#荣树艺# 听听那冷雨的答案谁知道余映潮的《新阅读》中的《听听那冷雨》的答案 - 作业帮
(13194959110):[答案] 1.表现出了布谷、琴声、童谣、咀嚼这几种声音. 2.凝重深长;采用叠词的手法. 3.点题;升华主题. 4.4到5段,它将冷雨写的出神入化了. 5.清爽而又美丽,给花儿成长的自由,给树木洗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