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运用形、神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的作文 用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人物,表现其精神风貌...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我的表弟

  我有一个天真又可爱,聪明又活泼的表弟,他有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想问题时乌黑的眼珠便在眼眶里骨碌骨碌直转。当表弟笑起来的时候,就能露出一对洁白又整齐的小牙,十分有趣。我非常喜欢他。
  表弟住在奶奶家。有一次,他对奶奶说他喜欢小花猫。奶奶疼爱表弟,什么话都听他。便叫我看好表弟,自己到街上去买小花猫。奶奶买回来一只又活泼又美丽的小花猫。表弟看到那活泼可爱的小花猫高兴得跳了起来,就连忙跑到外婆身边,跟那可爱的小花猫玩,轻轻地抚摸着它,嘴里还唱着动听的小花猫歌曲。这时小花猫用爪子把表弟的裤子抓破了。爷爷看见了,把小花猫抱起来一扔。表弟看到了哇哇地大哭起来,嘴里说:“外公你坏,小花猫不懂事,你要教育它,怎么可以扔掉它,我不懂事,你也扔掉我吗?你看它多可怜呀!”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爷爷赶紧抱起小花猫,对表弟说:“对,小猫不懂事,弟弟教育它!”
  还有一次,表弟在屋子里玩,他不听奶奶的话,偏要玩自行车,结果一不小心把自行车弄翻了,手指被压住了,他连忙把手指掰开,哇哇地大哭起来。这时奶奶听到了哭声,连忙从房里跑出来,看到这种情景又好气又好笑,便不去理他了。他哭了一会儿不哭了,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外婆是不是注意他。他发现外婆不理他,走到外婆身边大笑起来。
  我的表弟多么有趣可爱呀!我非常喜欢他。我有一个好妈妈,一个和蔼可亲的好妈妈!妈妈有一双劳动过度,而长满老茧的双手,看起来显得又苍老又辛苦,但是,我却把那一双手看做是宝贝,因为它给我无限的力量。

  描写方法的运用之人物描写篇
  人物可谓是文章的灵魂,有了生动鲜活的人物,整个文章才会有灵气。如何把人物写活呢,一般有以下方法:
  一、直接/正面描写法
  1、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人说“言为心声”,可见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的窗户。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学语言包括人物的语言(包含人物的对话和独白)和叙述人的语言。其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方法有:
  A、以白描写语言
  白描本是绘画技法之一,指全部用线条勾勒,不着色彩,单纯明快。用在文学创作上,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即用极其简练的笔触,表现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虽不着笔墨,却能穷形尽相。白描语言的主要特点是:(1)不写背景,只凸现主体;(2)不求细致,只求传神;(3)不尚华丽,只着意朴实。
  例如:他拨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这里,鲁智深简短的两句话道出了他粗中有细的性格,的确是在犯下命案后“急急”出逃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B、以个性写语言
  “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李渔)”,写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说什么话,使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并通过人物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出身、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思想、感情、品质、作风和性格等特点。
  例如: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那半文半白的教人半懂不懂的语言就是他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他深受封建教育毒害,十分迂腐,表现了他卖弄学问,滑稽可笑的个性。
  C、以独白写语言
  独白,指的是一个人独自说话。独白大体分两类,即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和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讲话。
  ①内心独白。指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语唱歌吧!”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学习德国的野蛮。
  ②相对泛说。有时似乎是对某人说话,但听话的某人并不出现。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句话写出了父亲渴望发了财后的于勒归来改变他们拮据生活的强烈愿望。其中的“竟”和“多么”写出了人物的焦灼心理。
  D、以对话写语言
  人的语言是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不可随心所欲地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认真地以对话描写人物语言,须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例如:
  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几句话,就可以表现胡屠户胆小而又趋炎附势的市侩性格。
  2、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而言,由大到小)——以形传神/貌如其人
  外貌描写是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材、衣饰、仪表、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句话道出了肖像描写的意义。它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故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描写人物应当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如《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其主要方法有:
  a、从作者或他人观察的角度写。例如: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里从头写到脚,语言上是直截了当的。它把杨二嫂既可鄙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c、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同一特点。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
  d、工笔描绘法。此法讲究的是笔笔精雕细刻,处处细致入微,追求的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效果。
  例1: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绣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丝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地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
  例2: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古希腊神话中的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因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编者注)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候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得不对称。
  这里作者对贝多芬的“面”的描写可谓精雕细刻,让我们通过这张脸的“病态”看到贝多芬晚年所遭受的痛苦以及他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外貌描写与肖像描写一样,都指对人物的五官衣着进行描绘,神态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描绘。
  几个注意点:①写容貌扣心灵的窗户——眼睛,写体态扣住手,写神态扣脸部细微的表情及其变化,写服饰既要扣穿的更要扣戴的及手里拿的。②何时进行肖像描写?a、在需要向读者介绍人物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特征。b、在叙述人物和最初接触人物时,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另一个人物的肖像特点,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c、回忆和想象人物形象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心理描写——情动于中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外。”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所以心理描写,即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它对揭示人物性格、开掘文章思想、深化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是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们的互相结合,就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真实、完整、丰满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其主要方法有:
  ①独白式(内心独白吐心理)。以第一人称“我”落笔,自我剖析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可以把人物的思绪全盘托出,让人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在读者面前曝光,给人以亲切感。
  例1:都德《最后一课》:“我还几乎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小弗郎士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了。
  例2:鲁迅《一件小事》:“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②披露式(直接感受绘心理)。即常常采用“他想”、“他回忆”、“他默念”、 “他沉思”、“心里嘀咕”等词语或句式来描述心理。
  例如《穷人》:“‘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这种直接的心理刻画,真实、自然、读来令人信服。
  ③梦幻式(梦境幻觉透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它是思想意识的变形图画。常常用“似乎”、“仿佛”、“好像”等词语。
  例如: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④神态式(神态描摹展心理)。一个人的思想往往从人物的表情中可以反应出来,因而抓住神态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心理,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写法。
  《故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⑤景物式(景物描写衬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性格、情绪一般都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反映,即绘景而显情。因为作品中出现的景物,往往是“人化的景物”,渗透着人物的特定心情。例如:
  鲁迅的《药》“……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前面写老栓买到“药”后移植生命的自信和幸福感,后边的景物描写就更烘托出老栓的愚昧麻木。
  ⑥侧面式(侧面描写映心理)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开头点到“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种天气寒冷的特殊环境,衬托出了首都人民无比悲痛的心情。
  实例演示:请先看一段学生作文
  晚饭后,我正在为考试成绩担心,突然同学张红打电话告诉我,这次考试我由原来的三十多名一跃进入了前十名。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
  这段表达的是“我”高兴的心理,但却没有把这种高兴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怎样才能使某种心理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这里以这名学生所设定的情境为例,尝试用如下方法写心理:
  ①用修辞写心理。就是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仿佛吃了开心果一般,虽想极力掩饰内心的喜悦,可嘴角还是抑制不住地咧到了耳根。(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
  ②用语言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心花怒放,冲着屋里的妈妈就喊:“妈妈,我进前十名啦!我成功啦! ”
  ③用动作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来不及放好电话,立刻奔到姐姐房间,一把拉起正在看电视的姐姐,抱着她转了一圈又一圈:“姐姐,你知道吗?我进前十名啦!”
  ④用神态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惊呆了,这是真的吗?我掐了一下自己,“啊!”好痛!是真的!我没在做梦!顿时,喜悦盈满心间,双眼不由自主地充满了泪水。
  ⑤用环境写心理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极了。此时此刻,我看到外面的天空格外蓝,草格外绿,花格外红,总之,一切都变得那么赏心悦目。
  ⑥用内心独白写心理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加上“想” 、 “心说”等提示语。
  例:听到这个消息,我好高兴!心想:我终于成功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终于可以像好学生那样赢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和家长的夸奖了。
  ⑦用幻觉写心理
  人在极度紧张或兴奋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就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幻觉描写前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仿佛看到”、“似乎听到”等。
  例 1:听到这个消息,我似乎看到了同学们羡慕的眼神、老师赞许的目光、爸爸妈妈快乐的样子。
  例 2:这是真的吗?我、我、我成功了!哇噻,太棒了!我仿佛听见天使在为我歌唱、上帝在为我鼓掌!又似乎看到向往已久的电脑正款款向我走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再加上适当运用修辞、幻觉和内心独白等手段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 “高兴”这种情绪就会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综合运用。在心理刻画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内心的变化,尤其是那些一闪即逝的心灵波动。在描述心理变化轨迹时,要做到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4、动作/行动描写——情形于外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动作描写。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家莱辛说:“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个性的特征。”老舍先生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行动,不是人物的一切行动,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行动,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它通过让人物在“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中去展示自己的价值观念、情感特性、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等,使读者透过人物的“所作所为”作出相应、相似、相关而不相悖的判断。其主要方法有:
  A、综合法:即把动作描写与语言、心理等其他描写有机结合,取得最佳表达效果。例如,
  “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巴金《家》)
  它通过动作与心理融合着写,借景写人,以小喻大,既表现出觉慧对窒息生命的旧社会的愤恨,也微露出未经生活风暴洗礼的觉慧性格中单纯、幼稚的一面。
  B、特写法:运用细致笔调使行为动作如影视中之特定镜头凸现于读者面前。例如,
  “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海明威《老人与海》)
  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
  C、对比法:例如,
  “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孪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法官们“一忽儿”中变换动作所表现的漫不经心、草菅人命,与玛丝洛娃“震”、“涨”、“叹”等动作所表现的全神贯注、抗争无门构成对比,读者从中读出了沙皇统治下底层人民的苦难冤情和法律制度的虚伪、专制。
  D、特征法:精选富于特征性、个性化的词语简洁传神地进行描写。
  “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起来,钉耙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吴承恩《西游记》)
  “一溜”、“不分好歹一顿钻进”、“一毂辘睡倒”等动作描写只能属于猪八戒,其自私可笑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
  二、间接/侧面描写法
  人物刻画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面直接描写的方法往往不能极尽其妙或者太显露,而间接描写恰能起到正面直接描写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所谓间接描写 ,就是不直接描述对象,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景物、场面等的描写中衬托、渲染,从而突出描写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烘云托月”的手法,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从而为正面直接描写作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使刻画的人物更丰满更完美。古今中外许多名家作品中多有成功地运用间接描写刻画人物的例子。
  1、通过他人的言行举止来烘托人物
  例1:行者见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里作者本是要表现罗敷的美,但是他没有对罗敷的美进行直接的描写与刻画,而是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人在见到罗敷时的神情、反应等的刻画,间接地表现出了罗敷的美。
  例2:就把他派到个最穷的家——像老槐树底老秦家,两顿糠吃过来,你怕他不再找你想办法啦?”广聚道:“老槐树底那些人跟咱们都不对,不怕他说坏话?”恒元道:“你就不看人?老秦见了生人敢放个屁?每次吃了饭你就把他招待回公所,有什么事?”
  这是阎家山村长刘广聚向恶霸地主阎恒元讨怎么对付老杨同志的主意时说的话,没直接写老秦,只是恒元的寥寥几语,就间接写出了老秦的贫穷与胆小,老杨面临的工作难度及恒元的阴险。
  2、以景物、场面、环境等来烘托人物
  例1:女作家凌叔华的成名作《酒后》中,永璋对他的爱妻的赞美也同样用了间接的描写。写爱妻腮上的薄薄红晕“桃花,“我嫌她太俗。牡丹?太艳。菊花?太冷。梅花? 也太瘦。”在丈夫的眼里,妻子实在是个大美人,但这里不直接写妻子的外貌如何,而是通过“桃花”、“牡丹”、“菊花”、“梅花”的不足,写出了妻子的红晕雅俗适当,温腴相宜,真是恰到好处。
  例2:“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金黄的大斗笠》)这斗笠是下雨时姐姐给牧羊的弟弟送去的,文章不直接写姐对弟的浓浓亲情,而是用亮丽的景物,曲折、含蓄地来表现它。
  要写好人物,大多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当然,靠懂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人生的底蕴,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正如曹雪芹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爷爷今年七十三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光秃秃的头顶上经常扣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踣,那模样真算个“大官”。爷爷是个老鞋匠,平时挣下的钱都花费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2、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很喜欢丫在他的身边,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我光滑的脑袋上抚摸。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劳、朴实,种了一辈子地。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下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爷爷辛辛苦苦养大了5个孩子。打我记事起,难得听他说上几句话,就是高兴时,遇到我这个最小的孙子只是笑笑。

一个人,我无法忘记,她是一个活泼,乐观的,热情的女孩,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闪亮的光环,浓浓的眉毛,一双总是能说会道的巧嘴几句话,以解决学生之间的矛盾。她的头发总是系着高大的,总是面带微笑

?她从来没有在同学面前哭泣的脸,即使遇到困难,总是迎难而上,还回说,我们如何可以不经历风雨彩虹!她整天乐呵呵的,笑的同学。问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她说,生活中没有笑声的生活是什么意思?她喜欢帮助的学生,如果学生打破了他的冷,水服药,找老师离开...这些事全包。

?非常好,因为她的知名度,类,就会有一帮哥儿们与她嘻嘻哈哈关于文学与诗歌艺术的宽度。

?她是一个乐观的女孩,一次考试,我考非常不理想,趴在桌子上伤心,她走过来对我说:“考试不是万能的,时间没考好,你对自己失去信心,将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你应该像我这样乐观的面对生活,面带微笑迎接未来。好了,擦干眼泪,这个小匹敌的我们,让我们追求幸福的一起在雨中!“

?这是我的合作伙伴,乐观,热情的女孩!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很喜欢丫在他的身边,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我光滑的脑袋上抚摸。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劳、朴实,种了一辈子地。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下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爷爷辛辛苦苦养大了5个孩子。打我记事起,难得听他说上几句话,就是高兴时,遇到我这个最小的孙子只是笑笑。

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写一篇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

描写人物是小学作文的必备基本写作之一,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怎样辅导小学作文的人物描写。其实任何的写作都有一定的技巧,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人物和事件是分不开的,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够认清题目的要求。怎样写好描写人物的记叙文?那么本文就是针对怎样辅导小学作文有关人物记述文的学做方法。
写和人物相关的继续文,没有像写记事记叙文那样,要求必须虚实写完整,事情贯穿整个文章,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一个事件或者是几件事情来对人物进行描写。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事情来描写人物,一般就是要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者是性格特点用事情来突出和表现。用人物的外貌、话语、动作、心理来进行多方面的描写。要突出典型,所谓的典型就是能充分表现人物思想的事情,将人物的好的思想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通过多件事写人
通过几件事写人就是用多件事情来反应一个人的品质,但是对于事情的叙述应该是完整的,将事情的发展写的清清楚楚,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通过几件事情的交叉叙述来对人物进行刻画。但是同样要对人物的外貌、行为、话语、心理进行详细的突出描写,这样才能突出人物的品质。
三、怎样刻画人物
在叙述过程中写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思想和感受、人格特征外观、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这就是刻画人物。1.肖像描述,通过容貌、表情、服装、姿势、腔调等特征来描写。揭示一个人性格的方法,角色的外观与角色的内心世界密切相关,通过对外观的描述,使人物形象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语言描述既是对话又是独白。对话是两个或几个人之间的对话;独白指的是人物进行自我对话。人物最能够表达其内心的活动就是语言,这在表达人物的思想品格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有个性的语言可以让人通过声音就能知道是谁的作用。
怎样辅导小学作文人物的写法你学会了吗?除了以上这两点之外还有就是对人物心理、行为的描写,总而言之就是要学会去抓住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用文字能够清楚的表达,使文章中人物以及人物品质在读者心中留下难以忘记的印象。

鲁迅先生作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弃医从文后,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能根据不同文章内容的需要,量身定制出合适的体裁和手法,且极富有开创精神。他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我想,正是他对国民精神的关心,才使得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位医生,多了一位文学的巨匠。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龚赖须# 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要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200 - 300字. -
(18941514839): 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

#龚赖须# 求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和心里活动的作文.(不少于400字) -
(18941514839): 启 示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我的爸爸或许已经把它忘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有着莫大的 [ ]. 那年我九岁.一日,我坐在靠门边的桌前写大字.门铃响了,爸爸开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

#龚赖须# 写一篇关于塑造人物的作文 -
(18941514839): 在文学作品中,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可以凭借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

#龚赖须# 肖像描写作文 -
(18941514839):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成功的范例:阿Q头上的旧毡帽,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赵七爷光滑油亮的大辫子,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无不表现了他们的身份、性格和...

#龚赖须# 以形传神的意思?描写人物时,如何做到以形传神? -
(18941514839): 一要抓住人物特征,以形传神要想把人物写活,就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二要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其怎么想怎么感觉.三要注意描写好人物的行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可使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手机打字很累的,给好评吧.

#龚赖须# 人物肖像描写片段作文怎么写 -
(18941514839): 肖像描写片段 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龚赖须# 找一篇关于人物的作文从当中找到描写人物:动作、神态、心里、外貌的?
(18941514839): 记得采纳哟,谢谢男: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 我是写小说的,这样的描写很好写啊. 追问那可以再写点来么? 回答瓷器般细腻、...

#龚赖须# 不同手法描写人物 -
(18941514839): 一、描写概述 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龚赖须# 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 -
(18941514839): 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