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修道、见道、证道有何差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1、修行正道。菩萨于见道之后,再进一步,登入初地,渐进而至十地,此时称为“修道”。【悟道】开悟成道。开真实之知见,证悟菩提之道也。
2、悟道,是参悟修成正果的方法。懂道,是已经懂得修成正果之法。证道,是已经证得初级果位。修道,是修行无为之法,即是修成正果的过程。得道,是修成佛、菩萨、大罗金仙、上仙等果位。成道,即是得道。
3、含义不同,悟道意思是领会道理,佛教指领会佛理;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炼或修养德行。成效不同,修行较悟道更为深层次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


#惠叙以# 开悟成佛的境界是怎样的?
(15221522857): 纠正一下:开悟是一回事,成佛是另一回事.后者是终极目的,前者是一个必经口岸.开悟后入圣者之流,佛学术语属于见道位,后面尚有修道位和无学位.佛位的无学位是自利圆满,利他圆满,觉行圆满.见道位已不退转,实证无我空义.可以理解的常用通俗说法是:罗汉.即是见道位和修道位的圣者.详细请参阅佛经论著,才可靠.这里仅供参考.

#惠叙以# [转载]什么是真我?悟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
(15221522857): 【转载】“道”是什么?“道”就是无数修行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我.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道不是修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现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少一点. 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

#惠叙以# 是不是所有的佛经都是以见性为终极目标呢 -
(15221522857): 答复您:显教一般以见性为初步--见道成佛三步曲:见道--修道--证道也有 见道--修道--证道 一下子完成的太少了.................不过见性几好办了,因为见性后怎么修都对就不再是盲人摸象了用什么什么就是佛法,甚至见性后可以修道家儒家.......得根本智后修差别智则用哪一家哪一家都是佛家就如同武林高手随手捏来一叶亦同干将莫邪!

#惠叙以# 王阳明悟道和佛教的开悟有什么区别? -
(15221522857): 王阳明是开悟了.他悟到万法唯识的道理.阳明先生曾面对窗外的竹子,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理论去格竹子,几天几夜下来头昏脑胀,卧床不起,还是不明白.后来于贵州龙场,在他人生最潦倒的时候,静下心来,于深夜定中恍然悟道.原来...

#惠叙以# 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出自哪里 -
(15221522857): 悟道可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春秋鲁人仲尼闻道,但不知其所以然,于是不辞劳苦,赶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先圣论道三日,仲尼由是知道,大悟人世之理,遂立儒家之言.由此可见,“知道”二字,甚了不起.——鬼谷子

#惠叙以# 什么是一种境界 -
(15221522857): 在佛语中,境界般若是五般若的一种,五般若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主要给你讲讲境界般若. 境界就是境界,是很难阐述的,譬如修道见道的境界,药山禅师就讲:「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是很自然的,天上的云在飘,水在瓶子里,摆在桌上...

#惠叙以# 佛书中的现观或修证是什么意思 -
(15221522857): 佛学术语,唯识论所立.一思现观,思观察诸法而使别生现观智之力强,故与以现观之名.二信现观,于三宝决定之净信,助现观之智而使不退转,故与以现观之名.三戒现观,无漏之道共戒,除破戒之垢,使观智增明,故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此乃正为现观之智谛,名现观者,即于见道修道观真如之体(名非安立谛)之无漏智慧也.五现观边智谛现观.于正观真如之体,后边更观真如之相(谓之安立谛)之见道修道智谛也.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即无学道)中一切之诸智.此中后三者为现观之自性,而前三者为现观俱起之法,故均于俱舍论之事现观.见唯识论九.

#惠叙以# 佛教里什么叫道共界 -
(15221522857): 道共戒又名性戒,不共外道、凡夫,实乃佛弟子实证三乘菩提之道所成,见道、修道后转依于所证而摄心为戒,依见、修道无漏功德受用而行,不拘戒相,与道相应,故自然不犯戒,但以摄心住于正道为戒,是名持道共戒者,有别于凡夫未证者...

#惠叙以# 何为道?道为何物? -
(15221522857): 天道 何谓天道?对于这个天道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不同的名字和称谓,无需强求,佛,道,上帝,真主,自然,甚至阴阳五行等等就是不同人心里的天道.而人类遵循天道去顺势而行的思考和行为过程可以叫做天道,但是本质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