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一、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包括事实行为吗
1、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并非一切民事行为都是民事法律行为;
2、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民事行为是与事实行为相对应的概念。事实行为是指不具有意思表示内容,但按照法律规定,在客观上引起了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如侵权行为、无因管理行为、拾得遗失物的行为、发现埋藏物的行为;
4、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而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5、民事行为根据当事人意思表示产生法律效力,事实行为依据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
6、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相应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怎么区分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民事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分为法律行为和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法律分析: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
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第一百三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郦国林# 行政法律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 -
(13838749541): 行政法律行为简称行政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相对称.是指行使行政权力,产生法律效果以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为.它包含三个要素:①主体要素.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实施的行为;②权力要素.行政行为必须是行使行政权力所作的行...

#郦国林# 怎么区分民事行为、事实行为、准民事行为 -
(13838749541): 一、准民事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准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表意行为中除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 (一)准民事...

#郦国林# 民事行为、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何区别?民事行为、法律行为、民
(13838749541): 在民法上 民事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两个方面 而行为则分为 事实行为和民事行为两类 1.事实行为是指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 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等行为 区别于 民事行为 楼上说的是对的 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和法律行为是同一概念 简单的说就是合法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按效力分 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四类 这是民法通则上规定的) 所以楼上的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是错误的 强调的一定是合法.

#郦国林# 民事法律行为与侵权行为、事实行为的一者区别.请问:
(13838749541): 是这样的, 民事法律行为是追求权利义务后果的行为.而侵权行为虽然也有权利义务的发生.但其不是合法行为,故不是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不追求权利义务结果的发生,故也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郦国林# 为什么不当得利一定是事实行为? -
(13838749541): 1、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而非经行为者的意思产生法律效果. 2、事实行为,也叫非表示行为: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也就是事实行为.

#郦国林# 名词解释:事实行为,法律行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除斥期间 -
(13838749541): 事实行为: 就民法而言,行为区分为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大类. 所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与民事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1、事实行为...

#郦国林# 什么叫法律事实,民事行为,事实行为 -
(13838749541): 民事法律事实,是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如上所述,民事法律关系是因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而在主体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但民事法律规范本身并不能在主体之间直接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也不能改...

#郦国林#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呀 -
(13838749541): 第一,两者发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为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为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容认,即法律对法律行为产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给予合法性评价,而非在内容上的事先假设和规定.与此相反,...

#郦国林#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有什么区别? -
(13838749541): 法律行为就是合法行为,事实行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事实行为不一定是法律行为,但是法律行为一定是事实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