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出一道高中的经典偏难的物理题目! 高中比较难的物理题目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我来说一个非常经典,原来老师讲过现在都忘不了。值得思考是肯定的,但是估计有点超纲了。这道题思路是非常漂亮的,楼主可以欣赏一下。

题目表述非常简单,就是说一个带电粒子,电荷量+q、质量m,放在匀强电场E、匀强磁场B垂直的混合场里面。如图,电场竖直向上,磁场垂直图的平面向外。一开始粒子静止,我们考察一下粒子的运动曲线是什么。(可以忽略重力)


这个问题按照常规思路很难分析。你说粒子运动是匀加速和匀速圆周的加和,仔细想想不对,因为一旦速度变了圆周运动也得变(因为磁场力和速度有关),最终你没办法下手。这个问题其实在高等数学里面很容易解决,就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列一个矢量微分方程,解出来就可以了(就是计算量稍微有点大)。但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可以用高中知识就解决。

粒子一开始不动,不动就是速度v=0。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想,v=0实际上也是合运动,是一个向左的-v0匀速直线运动合成一个向右v0的匀速直线运动。这个v0我们随便取。反正只要最后左右的v0抵消就可以。注意,向左右的v0产生的磁场力是向下的,假如我们刚好取一个Bqv0=EQ,也就是v0=E/B的话,向右v0产生的磁场力就把电场力抵消掉了!而左边的-v0干什么呢?现在电场都抵消了,向左的-v0自然和没有电场一样开始匀速圆周运动了,如图,中间的一个大圆圈就是t=0时刻向左-v0产生的运动圆周,P为圆心。但是别忘了向右的那个v0还存在着,抵消了电场力,但是依然在往右走。最后我们得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可以看成匀速圆周和匀速直线的合运动,向右的v0代表了一种整体的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理解为这个圆心P向右以v0运动;向左的v0理解成粒子在这个动着的圆周上顺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v0)。

这个问题还没完,圆心以v0运动,圆周上面的点也以v0运动,速率相等。这让我们联想到了车轮子的滚动,可以把这个圆周P想象成一个轮子,在向右滚动(完全不打滑),粒子就是轮子边上的一个点,在随着轮子走,非常形象(可惜百度不能插入动画)。这种轮子完全不打滑的滚动,追踪轮子边上一个点得到的运动曲线,数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旋轮线”。至此我们彻底得出了,粒子在这种正交复合场里面无初速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旋轮线!当然你可以用高中解析几何的知识写出它的运动轨迹方程(不过是时间t的参数方程x=f(t),y=g(t)的形式。一般来说没办法消去t得到一个x、y的关系式)。

假如粒子一开始有初速度,那也可以在初速度上面加一个+v0和一个-v0,完全仿照上面的做法,只不过这时候圆心运动速率就不等于粒子圆周运动的速率了,对应着轮子打滑时候的旋轮线。


楼主可以暂时把这个问题了解到这,欣赏一下这种思维,楼主如果大学学了理工科专业,会学到微积分,再回头看这道题,用微积分做做看看结果,应该和上面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个我觉得本质上就是一种借来还去的思想,就和我们遇到的能喝多少瓶汽水的脑筋急转弯一样,但是它解决了一个往往只用高等数学微积分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解题就是这样,你如果追求思路的简单,就需要比较先进的数学工具(比如微积分解法,就一个牛顿第二定律,完全不用这么费脑筋);但如果你用简陋的数学工具(中学的加减乘除),就需要像一个巧妙的、消耗脑力的办法。



题目10(2011全国理综)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阶段的匀变速运动组合问题,难度较小。
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0)的速度为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          ①    ②    ③
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 。同样有   ④      ⑤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 ,则有 ⑦     ⑧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⑨

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坚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4(3)d,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1)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1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

(2)问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多大?

(3)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一道高中比较难的物理题?~

从开始到P点,重力做功与阻力做功之比为定值,其中重力做功大小为8J阻力做功大小为2J,所以二者之比为4:1从开始到最高点,仍然满足这一比值关系,而总的功为W=0-60(J),总功中,重力功占4/5,阻力功占1/4
,则这一过程阻力功为-12J从开始到回到抛出点,阻力做功上下过程对称,故阻力的功为-24J,据动能定理,知-24=E-60,即末动能E为36J。故36为正确答案

这其实不难的,你知道有一个运动学的公式呀

就是v1^2-v2^2=2as

就是末速度的平方减去初速度的平方等于两倍加速度乘以位移

那么20^2-v1^2=2*10*12.8

v2^2-20^2=2*10*25

解出来v1和v2就可以了呀。

这个公式高中一定有学呀,我是高三的。不懂再问我哦。411215783


#陶钢才# 高中物理力学的经典题. -
(17594775222):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一) 力学部分 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_ 分析与解:本题为三力平...

#陶钢才# 高一一道比较难的物理题
(17594775222): 画个V-t图像,图像与坐标轴围城面积表示这段时间的位移. 如图,曲线表示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易得其面积<虚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即x选A

#陶钢才# 高一物理较难题
(17594775222): 什么大学题目,纯属放屁,真不知道一楼傻逼误导人,而且他貌似做错了.首先距离和V是反比关系,那么和1/v就是正比关系 画出距离和1/V之间的图像,这是个正比函数,纵坐标是1/V横坐标是距离,可以很轻松的假设D1和D2的位子,然后标...

#陶钢才# 找一道很偏(即很难)的物理题
(17594775222): 我有一题 不过不知道你几年级 希望对你有用 边长为1d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浸入水中平衡后,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木块总体积的2/5,浸入另一种液体中平衡后,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木块总体积的1/4.求: (1) 木块的密度 (2)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陶钢才# 经典超级高考物理难题!!!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 -
(17594775222): 1、借助平均速度的概念求解,假设AB和BC时间均为t,先求出AB中间时刻的速度(即AB的平均速度,Vt图)为L1/t、BC中间时刻的速度L2/t.再根据线性关系求...

#陶钢才# 高中物理的一道难解释的题河水水流速度恒为v,现有一个“L”型的水
(17594775222): 假设L管两段的横截面积相等 液体传递压强,则L管水平段靠近拐弯处处于平衡状态 --->水柱形成的压强ρgH = 流水形成的压强 流水的压强: 时间t内通过横截面S的水的质量为ρ(vtS),其动量为ρv²tS 要使这些水在时间t内停止的冲量 Ft=ρv²tS,需要的力 F=ρv²S --->流水的压强P = F/S = ρv² --->ρgH = ρv²--->H=v²/g

#陶钢才# 一道非常难的物理题,高手帮忙一下……
(17594775222): 设:前后灯的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电功率分别为P1、P2. 解: (1)变阻器的电压与灯的电压之和不变(等于电源电压),变阻器的电压减小1V,则灯的电压增大1V. 对于灯,U1=I1R灯,U2=I2R灯 U2-U1=(I2 - I1)R灯 ...

#陶钢才# 一道很难的物理题目.非高手别来
(17594775222): A、从天上掉下来的本来就是一大块冰! 如果一块巨大的冰从大气层外坠入地球,在天空的温度是极低的,冰块进入大气层以后,与大气摩擦产生高热,会融化相当一部分,但如果冰块足够大,落地还没有融化完的话,我们还是看到一块冰. B、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个石头! 一个陨石,本身体积较大,且温度极低.去A的情况类似,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发热、甚至发光,但依然仅仅局限在它的表层.落入湖水以后,湖水迅速将其表面冷却,里层的低温向外扩散,导致湖水结冰.

#陶钢才# 物理高中考试经典例题 -
(17594775222): 如图4-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AB长为16米,传送带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释放一个质量为0.5千克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0.5, 求:(1)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2)物体从A 运...

#陶钢才# 一道高一物理题,蛮难的
(17594775222): 一开B靠墙,系统不守恒.当A反弹弹簧恢复原状时,B对强正好没有力的作用,此时我们才能把A和B看做一个系统.之后才能用动量和动能守恒定律. 此时只有A有速度1/2mVa^2=8 Va=根号(2*8/1)=4m/s 后根据动量守恒:mVa=(m+m)Vt Vt=Va/2=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