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2 3所有的物质的关系,定义,结构的关系定义给我。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3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5)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①这种化合物确实存在;②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离子不是原子。
原子是电中性的,因为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所含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所含质子数<电子数。)

一、水的组成
1. 水的物理性质:纯净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水在4℃时密度最大。当压强为101kPa时,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2.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是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是化合物,是氧化物。

3、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这个化学反应?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当水通电后,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构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构成氧气。
4、 氧气和氢气的检验方法
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氢气: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三、分子和原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 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特征:①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应用:①解释物质的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②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子间有间隔③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挥发性、溶解、蒸发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不能。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状态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现象,单个分子无法表现出来。
3. 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特征:跟分子的特征相似。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3)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 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分子中的原子没有改变,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再分。
(2)联系;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有一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铝、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6. 怎样理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是指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核不变。而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结合方式在化学变化中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而不是电子数,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四、水的净化
1. 净化水的方法:吸附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馏,吸附沉淀,过滤,静置沉淀。综合运用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和过滤等操作净水效果更好。
①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吸附,并除去臭味。
②沉淀法:用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与水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反应生成沉淀;硬水加热生成沉淀。
③过滤法: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湿润)。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的边沿;滤液低于滤纸的边沿。
三靠:玻璃棒斜靠在滤纸的三折处;烧杯紧靠玻璃棒;漏斗末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④蒸馏法: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一些不挥发的无机物,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导出冷凝成蒸馏水。
2. 硬水及其软化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软化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水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五、爱护水资源
1. 水的存在:自然界中的水占地球表面积的四分之三,其中97. 2%是海洋,2. 15%为冰山和冰川,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0. 65%,人体中含水量大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二。
2. 特点: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而且淡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3. 用途: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需用大量的水,特别是农业用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主要用于灌溉。
4. 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火力发电厂热水排放,农业上农药和化肥的任意施用,矿山排水,畜牧场排水,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洗涤污水。
5. 水体污染的防治:工业“三废”要先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城市生活污水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6. “水华”:主要是指向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如磷)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有腥臭味,造成鱼类死亡现象。
六、氢气的性质
l.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纯净的氢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是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其值为0. 09g/L。证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两种方法:①用氢气流吹肥皂泡;②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低温加压氢气会变成无色液体或雪状固体。
2. 化学性质
氢气在常温下性质稳定,但在点燃,加热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反应。
(1)氢气的可燃性
①纯净的氢气可安静地燃烧。

现象:a.产生淡蓝色火焰;b.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c.放出大量的热。
②不纯的氢气(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后则可能发生爆鸣或爆炸。
注意: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③跟氯气(Cl2)反应: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a.发出苍白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d.集气瓶口有“白雾”出现。
解释“白雾”产生的原因:反应后生成的氯化氢气体(HCl)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小液滴。
(2)氢气的还原性

实验现象:a.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b.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装置及注意事项;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试管口不能用塞子堵住;c.通入氢气的导管要伸到试管底部,氧化铜药品的上方。
3. 氢气的用途
(1)充灌探空气球。
(2)做合成盐酸、合成氨的原料。
(3)做燃料有三个优点:资源丰富,燃烧后发热量高,产物无污染。
(4)利用还原性用氢气做保护气。
(5)冶炼金属,用氢气做还原剂。
4. 氢能源的优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探索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氢燃料和核能等。其中氢气是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可再生的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它有许多优点。
(1)资源丰富。它的主要来源是水,而地球上有丰富的水源。氢气燃烧后生成水,水又可以制取氢气,如此无限循环,并且循环过程很短。相比之下,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储量就没有这么丰富,并且循环过程也长。
(2)氢气燃烧后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氢气燃烧不像矿物燃烧时要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灰渣等物质污染环境。虽然空气中的氮气可能在氢气燃烧的高温下跟氧化合,产生微量的氮的氧化物,但比矿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
(3)氢的发热量高达14300 KJ•kg-1,约为汽油的三倍,很适宜做高速飞机、火箭和宇宙飞船的燃料。另外,氢气的燃烧温度最低可达100℃(催化燃烧),最高可达3000℃(氢氧焰),可适用于多种用途。目前,发射火箭已经采用液氢做燃料。据报道,我国于1980年也研制成功第一辆氢能源汽车,乘员l2名,贮氢材料90 kg,行车40km,时速可达50 km以上。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的质量、体积很小,原子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等到的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元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电子数。)

(2)元素可以组成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4)元素符号

①每种元素都用一个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叫做元素符号。

②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元素符号、稀有气体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

(5)元素周期表

①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②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7个周期,16个簇。

3、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离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正电形成阴离子;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具有8个(He为2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④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组成。

(2)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元素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应用化合价推求物质化学式的根据是:①这种化合物确实存在;②化合物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


#扈淑勤#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提纲 -
(13722489045): 提纲是么? 我刚初三毕业,书还没扔,人教版的书,前三单元提纲如下:(我把前五个单元的提纲写出来,每个单元都分几个课题的,我把课题也写出来,你一定要给我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二:...

#扈淑勤# 初三化学笔记..... -
(13722489045): 化学不是用背的,知道为什么要把化学划到理科里面吗?化学离得知识点是在做题中巩固出来的,摸个知识点的题做上两三道,自然而然就会了,你如果很强的话在课上老师讲例题的时候就能记下大部分,课后稍微看一下就OK了

#扈淑勤# 谁能告诉我九年级上册化学每一单元每一课的重点实验是哪个. -
(13722489045): 我有些忘了,有氧气,二氧化碳,制取与收集,检验.氢气检验,收集,化学方程式书写,好像

#扈淑勤# 初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几个问题1.在化学中什么叫“根 ”比如“ 碳酸根CO3”2.还有“CO3”的“3”是什么意思3.化合价又是什么东西 如何进行计算... - 作业帮
(13722489045):[答案] 根是离子团的形式 姑且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整体 CO3中的3代表1个碳酸根离子含3个氧原子(说法可能不对 也许不是原子 待校正) 化合价可以看作其得失电子后的电荷数 不一定 如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化学不全是背的 要理解

#扈淑勤#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所有重点都有哪些? -
(13722489045): 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2.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4.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5.常见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用途、颜色、状态6.所有的方程式(那些都是最重要的!)7.金属活动性顺序8,基本反应类型9.气体鉴别(就是什么二氧化碳遇到带火星的木条会怎样的)10.化学“之最”(就是地壳中什么什么最多啊什么什么的)11.方程式配平(你即使熟悉了方程式也不行,你得学会配平)- -艾玛看在我这这么辛劳的整理完就采纳了吧- - 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哈- - 作为化学课代表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上面这些都只是必要的!!难的还未出现- -

#扈淑勤# 明天化学测验了原子这一个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求笔记和一些比较好的练习题目 - 作业帮
(13722489045):[答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 1. 原子的基本性质 (1)原子个体小、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3)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原子结构 (1)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

#扈淑勤# 构成物质的奥秘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主题是 - 作业帮
(13722489045):[答案] 包括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课题1 原子的构成导引解析一、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电荷数=质子数...

#扈淑勤#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
(13722489045): 一、选择题 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H B H20 C H2 D 2H 2、有人通过... B.2N2 C.Cu D.CO2 5、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

#扈淑勤# 明天化学测验了原子这一个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
(13722489045):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原子1. 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个体小、质量小(2)原子在不断地运动(3)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2. 原子结构(1)在原子中: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原...

#扈淑勤# 两道初三化学题 - --物质构成的奥秘
(13722489045): A,可以看出这些物质里氯元素的化合价在升高,次氯酸中氯的价态刚好在氯气和三氧化二氯之间 C氧的相对质量为16,硫为32,2个氧的质量刚好和硫相等,其它都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