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中总写洞庭湖秋月的诗句是 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望洞庭》中总写洞庭湖秋月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额(⊙o⊙)…



《望洞庭》用来形容伺洞庭湖君山的诗句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赏析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 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1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2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3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4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5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7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8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官康砌# 望洞庭中那一句是描写山水的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那一句是描写山水的? - 作业帮
(17226318594):[答案] 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 @潭面上没有一丝风,静得像一面未磨的铜镜. @远远望去,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 @ 湖中那群山就好像白银盘上的一个青螺.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

#官康砌# 《望洞庭》一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洞庭湖的景色? -
(17226318594): 描写的秋季洞庭湖的景色. 【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官康砌# 含有洞庭和月的诗句 -
(17226318594): 洞庭湖 【唐】曹松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长与岳阳翻鼓角,不离云梦转鱼龙. 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舟泛洞庭 【唐】杜甫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

#官康砌# 《望洞庭》—诗中,描写远望洞庭的诗句是 -
(17226318594): 《望洞庭》—诗中,描写远望洞庭的诗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官康砌# 《望洞庭》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什么? -
(17226318594): 《望洞庭》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洞庭湖、君山、月亮.《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今湖...

#官康砌# 刘禹锡写的望洞庭是什么诗 -
(17226318594):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官康砌# 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第7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长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 - 作业帮
(17226318594):[选项] A.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请从修辞手法或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划线的诗句. (3)请分析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怀.

#官康砌# 望洞庭 古诗鉴赏望洞庭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首句中的“和”是什么含义?2)“白银盘里一青螺... - 作业帮
(17226318594):[答案]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

#官康砌# 描写“洞庭湖美景”的诗句是哪些? -
(17226318594): 1.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出自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释义:在洞庭湖的这一边王者楚江水的分离,水的尽头天的尽头都看不到云彩.2.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出自雍陶《题君山》释义:湖...

#官康砌# 望洞庭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
(17226318594): 《望洞庭》这首诗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作品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话译文: 洞庭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