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检测 求答案 第 一大题是语文积累与运用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1. 潜 融 决 偶 逸 耸
2. D
3. B
4. 我恐怕个子不够高,先生。
5. 示例:①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②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③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6. 略。
第二部分 阅读
(一)1. 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2.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3.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4. 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而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1. 作者从杨梅的形、色、味三方面描写了杨梅的特点。
2. 作者借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比较来描写杨梅“可爱”的颜色。杨梅的外部颜色是变化着的:淡红——深红——黑红。它的果肉是“新鲜红嫩”的。而其“可爱”在于它淡红时,“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深红时,“像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是因为它“红得太红了”。它鲜嫩的果肉,“像映着朝霞的露水”。生动的描写,精妙的比喻,真是出神入化了。不是“像害羞的少女”,而是“像少女的害羞”,这个比喻巧妙地写出杨梅的红色由浅而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动感,饱含深情。作者还用美艳得“像贵妃的肉色”的荔枝作比较,以美衬美,显示杨梅的颜色比荔枝更多一分生动,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杨梅颜色的可爱。
3.(1)去掉两个“渐渐”就不能表现出杨梅的外形随着果子的成熟而变化的特点,而且使杨梅长刺的目的是“希望人家爱它吃它”失去了意义。(2)删去“婴儿的”表现不出杨梅那种娇嫩的红润;删去“少女的”,颜色就可能是由白色或黄色变为深红,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是由淡红变成了深红。(3)删去加点的词语就表现不出杨梅甜里带酸,吃起来却又只给人甜美之感的滋味了。
4.(1)加点的词直接表达了赞美之情。(2)加点的词突出强调了杨梅的味道十分诱人,而且使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3)用了表转折的连词“然而”和表情状和程度的副词及形容词,使直接的抒情和赞美变得更明朗而富有情趣。(4)加点的词强调了“迷人”的程度,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5)三个加点的叹词,加重了抒情气氛,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思念、依恋、赞美之情。
(三)1. 力争上游 不屈不挠 古老苍劲 造型奇特 2. A 3. 象征 拟人 打比方 4. 抒情 说明 5. D
第三部分 写作
【写作提示】
抒情散文有“美文”、“小品文”、“艺术散文”之称,是狭义的散文。这里谈谈它的抒情的方式。大体说来有如下2种:一是直接抒情:它是作者无需借助于任何依托物,而直接抒发强烈情感的方式。这种感情如野马脱缰、如江河决堤、如熔岩喷发,一发而不可收,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艺术的感染。如《白杨礼赞》开头写道:“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里就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二是间接抒情:它是作者需借助叙述、议论、描写等进行抒情的方法。具体说来又有如下几种: ①咏物言志,这种咏物言志的方式侧重于言志。它熔记叙、说理、抒情于一炉,有很强的知识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它不但借描写景物抒发情思,而且言外有旨,弦外有意,以物喻人,以物寓理。如《红花草》这篇散文,作者在描绘了红花草“举着一支支光焰闪烁的小火把,把大地点缀得流光溢彩”等外形后,感叹道:“红花草啊,你活着,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死去是为了给大地添肥。”最后言志:“学习红花草,志在祖国大地。”这是一篇典型的咏物言志之作。②托物喻理:它是从赞扬或评析某一事物入手,用以说明一个哲理的方法。如陈根生的散文《故乡的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文中写着:“每当人们急匆匆地赶到岸边,面对茫茫河水,无可奈何之时,这桥就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把两岸连接起来,替人们排了忧解了难,不要谁道声谢,不望谁报个恩。这桥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做好人,做好事?默默地、无私地……!”这段抒情就充满了人生哲理,情流弦外,理在言中,水乳交融。③触景生情:它是面对特定的景色或环境,作者情不自禁地把感情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作者在描写了松骨峰战斗的壮烈场面后,写道:“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里触景生情,给读者极大的感染。④借景抒情:它是作者借描写的景物来抒情的方法,如陆蠡的《囚绿记》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篇课文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详说了。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重要的抒情方式外,还有情景交融、引文抒情、曲笔抒情等方式,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范文示例】
感谢你

许多年来,心中总有一轮不落的太阳。她伴我生活伴我成长,我因为她而变得心灵充实,因为她而健康成长!我要感谢你啊,不落的太阳!
当我是咿呀学语的孩童时,我步入了这里,迎面而来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我并不感到陌生,也没有丝毫惧怕,就这样顺从地牵着她的手融入了大家庭中。在那里,我学会了简单的算术,也会了尊重。
当我的学思萌发,要求主动学习时,我进入了小学,小学的老师仍然是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在阿姨的耐心教育下,我体会到了《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并学会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当我逐渐步入花季时,我进入了初中生活,我的老师仍然是那样和蔼可亲,并且仿佛是我们的朋友。她倾听我们繁琐的心事,为我们苦闷的心窗送来清爽,带着我们畅游于古今上下,让我们的心灵丰满,不再与繁琐为友,我们变得更加可爱!
就是你啊!我心中的太阳!
假如没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假如没有魏巍的《我的老师》……我仍没有发掘我心中的那轮太阳,那轮毫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般的普照着我的心灵的太阳!
老师!你就是我心中的那轮太阳!
假如没有您的引导与教导,我怎会由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儿童少年变成一个内心丰富的青少年;怎会深切体会到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怎会颂略到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驰骋沙场的壮阔;怎会明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迷蒙;又怎会看到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身影及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情景……
老师,我心中的太阳,没有您,我不会由一个纯洁的如一张白纸的我变成一个心灵充实、情感丰富的我,不会感悟出许多人生的哲理,我要感谢你,老师——我心中那轮不落的太阳!
【范文点评】
本文选材广泛而典型。选取的材料无不围绕老师对自己心灵、情感、文学熏陶等方面的影响这个中心写,讴歌老师是“我心中的太阳”。立意优胜之处,在于以小见大。构思有条不紊,本文以时间为经,以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影响为纬,把文章构成一个完美的有机体。语言富有激情,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文中抒情,酣畅淋漓,饱含对老师感激的真情实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234567

有答案了,可是这里不让发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急用???????????~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题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án_________滋暗长 积雪初róng_________ 纵横jué_________荡
妙手ǒu_________得 旁yì_________斜出 参天sǒng_________立
2. 根据语境解释加线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拿绿色来装饰我简陋的房间。(房屋陈设简单、粗陋。)
B.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草木青翠茂盛。)
C.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D.这里一年的大半光景是冬季。(时光景物。)
3. 选出没有运用比喻的句子( )
A.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C.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D.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4. 下列短文中,擦鞋童怎样回答,才能构成一则小幽默?
一位老板觉得鞋童把他的皮鞋擦得很糟糕,不由生气地说:“不行,你得从头擦起,否则,别想要工钱了。”
擦鞋童的回答: 。(不超过15字)
5. 写出三句含“绿”的诗句(要求写出上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本单元有四篇抒情散文,在四篇散文的学习中,就你印象最深或体会最深的信息作一下记录吧。
(1)用一句话概述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句话概述记忆最深的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体会最深的三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
(一)课内阅读
①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一切都没有发生任何的突变。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需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从信的字里行间②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③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1. 画线句①是由课文前面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联想而来的。
2. 画线句②是由课文前面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联想而来的。
3. 画线句③是由课文前面的“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联想而来的。
4.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二)课外阅读
杨梅
鲁彦
故乡的食物,我没有比这更喜欢的了。倘若我爱故乡,不如就说我完全是爱这叫作杨梅的果子吧。
啊,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它是圆的,和大的龙眼一样大小,远看并不稀奇,拿到手里,原来它是遍身生着刺的哩。这并非是它的壳,这就是它的肉。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这满身生着刺的果子是不能进口的了,否则也须用什么刀子削去那刺的尖端的吧?然而这是过虑。它原来是希望人家爱它吃它的。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甜蜜的感觉,真使人迷醉啊。
颜色更可爱呢。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原来,是红得太红了,所以像是黑。轻轻地啄开它,我们就看见了那新鲜红嫩的内部,同时我们也染上了一嘴的红水。说它新鲜红嫩,有的人也许以为一定像贵妃的肉色似的荔枝吧?唉,那就错了。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
滋味吗?没有十分成熟的是酸带甜,成熟了便单是甜。这甜味不使人讨厌,不但爱吃甜食的人尝了一下舍不得丢掉,就连不爱吃甜食的人也会完全给它吸引住,越吃越爱吃。它是甜的,然而又依然是酸的,而这酸味,我们须待吃饱了杨梅以后,再吃别的东西的时候,才能领会得到。那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的牙齿酸了,软了,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于是我们才恍然悟到刚才吃多了“酸”的杨梅。我们知道这个,然而我们仍然爱它,我们仍须吃一个大饱。它真是世上最迷人的东西。
唉,唉,故乡的杨梅啊!
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杨梅的特点?
2. 作者用比喻和比较表现杨梅的颜色可爱,有什么好处?
3. 选文描写杨梅的语言准确、生动,余味无穷。如果去掉下面句中的粗体词语,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变化?
(1)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2)它最先是淡红的,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随后变成了深红,像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
(3)它是甜的,然而又依然是酸的,而这酸味,我们须待吃饱了杨梅以后,再吃别的东西的时候,才能领会得到。
4. 文中描写杨梅一咏三叹,字字见真情,句句露深意。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抒情色彩,说说粗体词在表达感情中的作用。
(1)啊,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2)不但爱吃甜食的人尝了一下舍不得丢掉,就连不爱吃甜食的人也会完全给它吸引住。
(3)我们知道这个,然而我们仍然爱它,我们仍须吃一个大饱。
(4)它真是世上最迷人的东西。
(5)唉,唉,故乡的杨梅啊!
(三)比较阅读
〔甲〕①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③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⑤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⑥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⑦哪怕只有碗口那样的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扬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丙〕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颗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 着几根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 如老妪负水,有的 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 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1. (甲)段中最能体现白杨树精神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 。(丙)段中最能突出晋祠树的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 。
2. (丙)段方框处应依次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挑偃挺拧 B.横偃劲扭 C.排犹劲扭 D.横犹挺拧
3. 《白杨礼赞》运用 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乙)段运用 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烈日下柳树的“病态”;(丙)段在介绍左扭柏时,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它高而“扭”的特点。
4. 从表达方式看,(甲)段主要是描写与 相结合,(丙)段是描写与 相结合,而(乙)段则是比较单一的自然环境描写。
5. 对三段文字描写的目的与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段是为了体现树的精神,(丙)段是为了突出树的形态特征。
B.(甲)、(乙)两段是为了突出树的形态特征,(丙)段是为了体现树的精神。
C.(甲)段突出树的神态,(丙)段体现树的精神,(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D.(甲)段体现树的精神,(丙)段突出树的神态,(乙)段突出“烈日”之酷。
第三部分 写作
中学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其中一定有许多人、事、景、物曾经拨动过你的心弦;同学们的情感体验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掬几朵生活的浪花,写一篇抒情散文,倾吐你的心声。要求: ①所写内容可自由选择,但必须是自己亲历的,是用你火热的、敏锐的心所感悟到的。如《草莓》一文,作者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就是由自己在林间草地上发现的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的。②要围绕中心选择、组织材料。③学习运用适当的抒情方式。既可以像《西花厅的海棠花开了》一文那样,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直接抒写出来;也可以像《白杨礼赞》那样,采用象征的手法,托物抒情、借景抒情。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1. 潜 融 决 偶 逸 耸
2. D
3. B
4. 我恐怕个子不够高,先生。
5. 示例:①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②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③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6. 略。
第二部分 阅读
(一)1. 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2.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3.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4. 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逝者如斯,而是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了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1. 作者从杨梅的形、色、味三方面描写了杨梅的特点。
2. 作者借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比较来描写杨梅“可爱”的颜色。杨梅的外部颜色是变化着的:淡红——深红——黑红。它的果肉是“新鲜红嫩”的。而其“可爱”在于它淡红时,“像娇嫩的婴儿的面颊”,深红时,“像是少女的害羞”,“最后黑红了”,是因为它“红得太红了”。它鲜嫩的果肉,“像映着朝霞的露水”。生动的描写,精妙的比喻,真是出神入化了。不是“像害羞的少女”,而是“像少女的害羞”,这个比喻巧妙地写出杨梅的红色由浅而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动感,饱含深情。作者还用美艳得“像贵妃的肉色”的荔枝作比较,以美衬美,显示杨梅的颜色比荔枝更多一分生动,这样就更加突出了杨梅颜色的可爱。
3.(1)去掉两个“渐渐”就不能表现出杨梅的外形随着果子的成熟而变化的特点,而且使杨梅长刺的目的是“希望人家爱它吃它”失去了意义。(2)删去“婴儿的”表现不出杨梅那种娇嫩的红润;删去“少女的”,颜色就可能是由白色或黄色变为深红,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是由淡红变成了深红。(3)删去加点的词语就表现不出杨梅甜里带酸,吃起来却又只给人甜美之感的滋味了。
4.(1)加点的词直接表达了赞美之情。(2)加点的词突出强调了杨梅的味道十分诱人,而且使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3)用了表转折的连词“然而”和表情状和程度的副词及形容词,使直接的抒情和赞美变得更明朗而富有情趣。(4)加点的词强调了“迷人”的程度,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5)三个加点的叹词,加重了抒情气氛,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思念、依恋、赞美之情。
(三)1. 力争上游 不屈不挠 古老苍劲 造型奇特 2. A 3. 象征 拟人 打比方 4. 抒情 说明 5. D
第三部分 写作
【写作提示】
抒情散文有“美文”、“小品文”、“艺术散文”之称,是狭义的散文。这里谈谈它的抒情的方式。大体说来有如下2种:一是直接抒情:它是作者无需借助于任何依托物,而直接抒发强烈情感的方式。这种感情如野马脱缰、如江河决堤、如熔岩喷发,一发而不可收,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艺术的感染。如《白杨礼赞》开头写道:“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里就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二是间接抒情:它是作者需借助叙述、议论、描写等进行抒情的方法。具体说来又有如下几种: ①咏物言志,这种咏物言志的方式侧重于言志。它熔记叙、说理、抒情于一炉,有很强的知识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它不但借描写景物抒发情思,而且言外有旨,弦外有意,以物喻人,以物寓理。如《红花草》这篇散文,作者在描绘了红花草“举着一支支光焰闪烁的小火把,把大地点缀得流光溢彩”等外形后,感叹道:“红花草啊,你活着,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死去是为了给大地添肥。”最后言志:“学习红花草,志在祖国大地。”这是一篇典型的咏物言志之作。②托物喻理:它是从赞扬或评析某一事物入手,用以说明一个哲理的方法。如陈根生的散文《故乡的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文中写着:“每当人们急匆匆地赶到岸边,面对茫茫河水,无可奈何之时,这桥就见义勇为、挺身而出,把两岸连接起来,替人们排了忧解了难,不要谁道声谢,不望谁报个恩。这桥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做好人,做好事?默默地、无私地……!”这段抒情就充满了人生哲理,情流弦外,理在言中,水乳交融。③触景生情:它是面对特定的景色或环境,作者情不自禁地把感情抒发出来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作者在描写了松骨峰战斗的壮烈场面后,写道:“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这里触景生情,给读者极大的感染。④借景抒情:它是作者借描写的景物来抒情的方法,如陆蠡的《囚绿记》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篇课文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就不详说了。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重要的抒情方式外,还有情景交融、引文抒情、曲笔抒情等方式,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
【范文示例】
感谢你

许多年来,心中总有一轮不落的太阳。她伴我生活伴我成长,我因为她而变得心灵充实,因为她而健康成长!我要感谢你啊,不落的太阳!
当我是咿呀学语的孩童时,我步入了这里,迎面而来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大姐姐。我并不感到陌生,也没有丝毫惧怕,就这样顺从地牵着她的手融入了大家庭中。在那里,我学会了简单的算术,也会了尊重。
当我的学思萌发,要求主动学习时,我进入了小学,小学的老师仍然是位和蔼可亲的阿姨,在阿姨的耐心教育下,我体会到了《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并学会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当我逐渐步入花季时,我进入了初中生活,我的老师仍然是那样和蔼可亲,并且仿佛是我们的朋友。她倾听我们繁琐的心事,为我们苦闷的心窗送来清爽,带着我们畅游于古今上下,让我们的心灵丰满,不再与繁琐为友,我们变得更加可爱!
就是你啊!我心中的太阳!
假如没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假如没有魏巍的《我的老师》……我仍没有发掘我心中的那轮太阳,那轮毫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般的普照着我的心灵的太阳!
老师!你就是我心中的那轮太阳!
假如没有您的引导与教导,我怎会由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儿童少年变成一个内心丰富的青少年;怎会深切体会到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怎会颂略到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驰骋沙场的壮阔;怎会明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迷蒙;又怎会看到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身影及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情景……
老师,我心中的太阳,没有您,我不会由一个纯洁的如一张白纸的我变成一个心灵充实、情感丰富的我,不会感悟出许多人生的哲理,我要感谢你,老师——我心中那轮不落的太阳!
【范文点评】
本文选材广泛而典型。选取的材料无不围绕老师对自己心灵、情感、文学熏陶等方面的影响这个中心写,讴歌老师是“我心中的太阳”。立意优胜之处,在于以小见大。构思有条不紊,本文以时间为经,以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影响为纬,把文章构成一个完美的有机体。语言富有激情,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文中抒情,酣畅淋漓,饱含对老师感激的真情实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30分)
一、文字书写。(4分)
二、完成下面1——7题。(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妖娆( ) 亵渎( ) 襁褓( ) 骈进( )
2、补充下列词语。(2分)
( )然无累 ( )尽职守 心无旁( ) ( )自菲薄
3、下面是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请认真阅读,并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10字)(2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经过115小时 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致电祝贺。吴邦国、贾庆林、黄菊、吴官正等领导同志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
4、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2分)
如果你是大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必为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5、完成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6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活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⑴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⑵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⑶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6、诗词赏析(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2)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是:
7、诗文默写.(8分)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⑵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⑶《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一致。
⑷ 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战场上拼杀场面的是 ,
第二部分 理解·探究(40分)
三、阅读语段,完成下面8——11题。(8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逆寡人( ) 色挠( ) 怫然( ) 跪而谢之( )

9、加点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挺剑而起

B.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以头抢地尔

D.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10、翻译下列语句。

(1)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1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语段,完成下面12——16题。(10分)
杀 羊
端坐门诊室。来了一病人,诉说鼻塞、流涕,稍有头痛、咳嗽,可能是感冒了。
我问姓名、年龄、职业。病人稍稍一迟疑,说:“我是杀羊的。”
我说:“杀羊?那钱不少挣吧?”
病人说:“还行,基本上杀一只能赚一只。”
我说:“那钱确实不少挣。”我又说:“杀羊也有诀窍吧?”
病人说:“那当然,给羊放不放血就有门道呢!放了血,分量就轻了,不放血,把血憋进肉里,分量就轻不了。”
我说:“噢。”心想:可怜的羊们哪。
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问:“听说杀羊,有的羊会哭?”
病人说:“是呀,有的确实会哭,还下跪呢!”病人的表情显得兴奋。“那是一只母羊,很肥,我绾着绳扣靠近它时,它就朝我流泪了。我挺惊疑,但还是把绳扣套上它脖子,这时候它跪下了。我心一软,放了它。然后我到饭店去催账,钱没到手,反而挨了一顿揍,我那个气呀!回来就把母羊给杀了,一剖开它肚子,俺的娘呀,它的肚子里有3只小羊!我那个后悔呀……”
我说:“是呀,太可怜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病人说:“是呀,我当时恨自己呀,干嘛非杀母羊呢?等它生下3只小羊,我又能另外赚多少钱呀!”
我口里说“噢”。心理想,狠心的你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我给病人试脉,观舌苔,量体温,测血压,慢慢地我的脸就变得凝重,我说先查个血,然后拍几张片吧。
病人遵从我的医嘱查了血,验了尿,拍了X光片,做了心电图,还有B超和CT,然后捧着一摞单子又坐到我面前。我一一验看,眉头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然后我就开始摇头,把病人的脸色摇得青一块紫一块,①缓和着口气说:“慢慢调养吧,先给你开点药。”
病人战战兢兢地捧着一叠处方去划价,交款,取药。我想他回去后可以开药铺了。我洗了手,慢慢坐回椅中长长地吁气:这个月的任务又超了,等着发奖金吧!
下班时,有同事来问:“杀了几只羊?”②
我说:“就杀了一只,羊毛却不少挣。”
同事说:“那人大款吧?”
我说:“不,那人是杀羊的。”
同事又问:“啥病?”
我说:“感冒。”
12、小说以“杀羊”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3、分析文中①②处文字的作用?(2分)
14、就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作简要分析。(3分)
15、小说刻画的主人公是谁?可见其什么性格?(4分)
16、小说的主题是什么?(3分)
五、阅读语段,完成下面17——21题。(10分)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即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帮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使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协调的发展。

17、从文章第②、③、④段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18、文中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19、从行文来看,③、④两段的顺序不能颠倒,请陈述理由。

20、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论证。

21、根据上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是和平的使者”的认识。(不超过50个字)

六、阅读语段,完成下面22——27题。(12分)

禽流感究竟是什么?

①禽流感究竟是什么?专家解释,通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1997年5月9日,香港一名3岁男童体内分离出一株甲型流感病毒,同年8月确诊为全球首例由A型(H5Nl)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间病例,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这也首次证实了H5N1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遗憾的是,人类至今尚未研制出相应疫苗。

②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5Nl病毒的鸡,目前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③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跟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C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大多数患者治愈后良好,病程短,恢复快,且不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专家建议,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住院隔离并报告疫情,防止病情恶化和传染扩散。

④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此外,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C加热30分钟,60C加热10分钟,70C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亡。

22、本文说明了禽流感的哪些内容?

23、第①段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4、第③段中画曲线词语“一般”主要”有什么表达作用?

25、选文运用设问作标题有什么好处?

26、第①段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

27、近两年,非典和禽流感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人说,这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和对自然界的破坏有很大关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欲左右天下者必先左右自己”。古往今来深为人们所喜爱,以至许多人将其作为座右铭悬于居室中,以便时时砥砺自己。请以“把握自我”为话题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定,字数600左右。

2、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助、欢乐、掌声、阳光、理智、感动……)使题目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正文第一行。(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50字。(3)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1、2略

3、“神六”归来,中央致贺,(祝贺“神六”胜利着陆等)

4、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失而伤感;如果你是果树

5、 ⑴ 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⑵ 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等活动;⑶ 把讲普通话纳入师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全校师生别把方言带进学校来)

6、(1)出猎;希望重用、建功立业;(2)少年狂气、重用自己、报效国家

7、斜晖脉脉水悠悠、会挽雕弓如满月、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违背、屈服、盛怒的样子、道歉 9、C 10、略

11、(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杀羊)

12、① 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② 通过衬托突出“我“的贪心和冷酷,给读者以联想的空间。

13、① 有力地画了“我“装腔作势,哄骗病人以获取超额奖金的卑劣形象。

② 点面结合,提示了医生痛“宰”病人现象的普遍性。

14、① 衬托的方法。② 点面结合的方法。③ 人物无名无姓,但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15、我 有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

16、小说的主旨是在讽刺当今医疗行业的“杀羊”之风:为追逐私利而置职业道德于不顾。

(友善)

17、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

18、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友善(论点)。这是针对社会上缺乏友善的种种不良表现及结合《纲要》的有关内容而提出的。

19、第3段谈友善的具体行为,第4段将友善具体行为上升到友善的理想境界,深化了。所以不能颠倒。

20、道理(引用)论证,事实论证。

21、根据“友善”与“和平”的关系作答,联系实际要恰当,语言通顺。

(禽流感)

22、本文主要说明了禽流感的定义、传播途径、症状、预防等内容。

23、“自1997年5月9日至当年底,香港共发生18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6例”.

24、这些词语运用得十分准确:“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但并不排除特殊性;“主要”强调了事物的范围,体现出说明文用词的科学性、严密性.

25、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和阅读兴趣.

26、举例子、列数字;H5N1病毒能感染人类,并有很高的致死率。

27、(3分)此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万俊哈#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练习题,求答案.1.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移山的态?
(15845616020): 1、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而"献疑"的,她不反对移山,所以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且焉置土石.智叟更多的是讥笑,阻止移山,也体现了他似智实...

#万俊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课《我的叔叔于勒》课后练习题第一题:用第一人称讲述菲利普夫妇在意外遇到于勒...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课《我的叔叔于勒... - 作业帮
(15845616020):[答案]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骨肉关系也要以金钱来衡量;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等等.做法可以更具自己的经历来评价,不是批评.(1-4):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5-

#万俊哈# 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部字词,拼音以及字词意思
(15845616020): 上册 第一课《沁园春•雪》 【读一读,写一写】妖娆ráo(易误写为“饶”,形近误... 窸窣xī sū(形近误读)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读一读,...

#万俊哈#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基础训练答案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
(15845616020): 22、唐雎不辱使命 1、(1)fú(2)qiāng(3)xiǎn(4)guī(5)jìn(6)gǎo 2、C 3、(1)“虽然如此”或“即使这样”(2)辱没(3)小看(4)道歉(5)为什么(6)何况只是.岂,语气副词(7)副词,曾经(8)像这样4、(1)相当于“从” (2)表示动作的趋向,在现代汉...

#万俊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2课 唐雎不辱使命 研讨与练习 的答案
(15845616020): 第一大题解答: 第一小题:秦王用方圆五百里之地交换方圆五十里之地的安陵,并非真心真意,是有意并吞,包藏祸心,倚强凌弱. 第二小题:秦王用天子之怒来恐吓唐雎,唐雎用布衣之怒来回应秦王. 第二大题解答: 第一小题:第一个也表...

#万俊哈# 跪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的文言文选择试题及答案!!! -
(15845616020): 《大道之行也》 1、给加粗的字注音并对其做解释. ① 选贤与能( )________________. ② 男有分,女有归( )________________. ③ 货恶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___. ④ 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 2、...

#万俊哈# 谁知道人教版的初一语文第一单元的测试作文题目是什么? - 作业帮
(15845616020):[答案] 主题:这就是我(即自我介绍)

#万俊哈# 人教版语文上册试卷 - 作业帮
(15845616020):[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新人教[原创] .班级 姓名 得分亲爱的同学们八年级上册语文,通过勤奋学习,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你... (3)、( ... (人教版)《04-05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答案卷说明:1、满分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