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

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Na+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而且静息时膜内存在着相当数值的负电位,这种电场力也吸引Na+向膜内移动。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动作电位的幅度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动作电位时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产生的机制为: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②Na+通道失活,而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③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时离子分布的浓度。



~


#广荀晴# 神经系统的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
(19643948815): 动作电位的产生:在神经纤维膜上有两种离子通道,一种是钠离子通道,一种是钾离子通道.当神经某处收到刺激时会使钠通道开放,于是膜外的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造成了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但在很短的时期内钠通道又重新关闭,钾通道随机开放,钾离子又很快涌出膜外,使得膜电位又恢复到原来外正内负的状态.

#广荀晴#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上升支形成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 作业帮
(19643948815):[答案] 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引起的,当外界Na+浓度上升时,动作电位上升

#广荀晴# 单向动作电位和单向动作电位是如何产生的? - 作业帮
(19643948815):[答案] 动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K+外流和Na+内流】

#广荀晴#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原理和机制有什么不同? -
(19643948815):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的原理和机制不同点: 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原理和机制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的电位差.生物电产生的原理可用"离子学说"解释.该学说认为: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膜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

#广荀晴#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是什么?急 - 作业帮
(19643948815):[答案]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都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l.当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对K+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Na+便会顺其波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内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

#广荀晴# 求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19643948815):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与静息电位相似,都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离子转运有关.

#广荀晴# 动作电位的传导只是电位差引起还是跨膜运输?我知道动作电位形成是因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Na通道被激活,使Na大量内流,造成内正外负.后K通道被激... - 作业帮
(19643948815):[答案] 应该说是跨膜运输引起的膜电位的变化引起电位差变化导致动作电位的传导,之后就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电子或带电粒子的电位差逐级传递就行了吧,别想多了.

#广荀晴# 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是什么? - 作业帮
(19643948815):[答案]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电位之神经干表面传导,通过两个电极间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 因为不...

#广荀晴# 动作电位的影响因素 -
(19643948815): 许多脊椎动物的神经纤维外都包有髓鞘,这是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比单纯增加直径更有效.髓鞘是沿轴突间断排列的,每隔一段有一个无髓鞘的区域称为朗飞结.由于髓鞘具有高电阻低电容的特征,产生的动作电位只能在相邻的朗飞结区形成局部电流;此外,在结区有密集的钠通道,因此只有在该区域才可以形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就好象从一个结区跳到另一个结区.因此,有髓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是跳跃式传导.跳跃式传导是非常“经济”的传导方式,一方面传导速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节约了能量(单位长度内,每传导一次动作电位涉及的跨膜运动的离子的总数要少得多).

#广荀晴# 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 -
(19643948815): 首先要知道神经冲动的传导有:极化、反极化、去极化、复极化四个过程. 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发生在去极化这一阶段. 未收到刺激前,神经细胞的膜内外 由于钾离子异化扩散外流 形成外正内负(极化)受到刺激时,神经内产生了一个电波会刺激所处位置的钾离子通道开放,使钾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反极化)假设从左到右传导冲动:此时刺激部位反极化,它右边还是极化,两者间(去极化)膜内会出现左正右负,膜外左负右正,这样就会出现膜内向右膜外向左的局部电流,这个局部电流又去刺激极化的部分,使之去极化——局部电流不断向前传导,使动作电位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