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6岁的孩子有什么心理特点 0-6岁孩子的性格是怎么样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1(0-2)信任对怀疑(0-1.5)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生命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指对他人的信任感,也指对自己的信任感。对那些受到适当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有一些婴儿从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关爱和照顾,这使他们产生一种基本的不信任感,这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如果儿童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婴儿必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如果照料者拒绝或前后不一致,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艾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婴儿可能认为世界是危险的,这里的人是不可信任或不可靠的。主要的社会动因是照料者。
2 婴儿后期(2-4)自主对羞怯(1.5-3)
一周岁以后,儿童会主动形成一种与外界的关联感。他们想知道,我能做什么?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常常要试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和大小。形成了自主性的儿童,觉得自己是独立的,他们善于自我表现,富于自信心,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在大人介绍自己时用手捂住自己脸的孩子,就是缺乏自主性的儿童。
3 幼儿期(4-7)主动感对内疚(3-6、7)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以外,开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这时如果成年人过多的干涉,儿童将会缺乏尝试和主动性。艾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儿童试图象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他们有时候采取的目标或活动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些冲突可能使他们感到内疚。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要求达到一个平衡:儿童保持这种主动性,但是要学会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权益和目标。主要的社会动因是家庭。成功形成主动性是产生雄心壮志和目标感的关键。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随着儿童主动性的发展,他们体会到一项任务完成的喜悦,否则,会产生内疚感,缺乏主动性,总是依赖别人。这种主动感是指导儿童以后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稍微细分一点是0-3岁和3-6岁;每个阶段都和大脑的生理发育有直接关系,0-3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基本处于本能遗传对比分析阶段,有好奇心但不明显;3-6岁有了认知能力,周边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真正地幼教也是在这个阶段会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这里指的幼教不是那种被炒作的成人化早教。

非常可爱。最可爱还是在1-3岁

0到六岁儿童主要心理发展特征是什么?~

0-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是处于无条件接受期。婴幼儿期是指出生到3岁这一阶段。这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借所谓的无条件地从外界学习模仿的早期过程。儿童的身高体重成倍增长,学会辨认物体,认识周围的人,学习走路,用语言表达自己和进行交流。 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接触最多的是父母,社会对儿童的要求包括基本生活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发展,运用言语能力和交往能力,如辨认物体和人,学习进食,学习控制大小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要求,称呼人,按照吩咐或执行一些简单指令。 此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是儿童自我概念初步形成,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表现出各种基本情绪活动特点,如焦虑、恐惧、羞怯、敌意和愤怒。性格的内向或外向特征也在这一阶段逐渐明显。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满意请采纳不满意 ,请追问 谢谢。

对于一些传统美德,例如,勇敢、坚强、责任心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人们一直非常看重。这导致道德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它们有清晰地了解,更不知道这些美德与人的性格之间有什么联系。虽然很久以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就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里,可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就像罗姆克说过的那样:“我们一直徘徊在研究的大门口。”直到近年来,人们开始围绕生理、道德、智力、意愿、人格以及遗传等方面对性格展开了研究,“性格学”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现在,我们把研究的对象转向了孩子,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最自然的行为。通过观察孩子,我们可以掌握人类性格养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解决性格问题的方法。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性格养成是通过自我努力完成的。这种努力无关于外部条件,而是由其创造潜能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决定的——这一点前面曾经大略阐述过。因此,我们开始关注对心理建设的那些观察和诠释。
为了更好地引导孩子性格的养成,我们必须总结出一个能够解释性格整个发展过程的理论。这无疑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作。现在,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性格特征上面,具体方法是,通过研究孩子的行为来研究孩子的性格。
在孩子成年(18岁)以前,他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0~6岁的第一阶段,6~12岁的第二阶段和12~18岁的第三阶段。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包含两个小的组成结构。每个阶段,孩子都会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点,而每个个体的心理特点也各不相同。这里主要研究的是0~6岁的第一个阶段。
0~6岁是孩子的初创阶段。从出生开始,孩子的性格就已经走上了成长的道路。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成长情况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发展方向,是其最重要的形成阶段。刚刚出生的孩子我们是没有办法做性格方面的影响的,那时候他们的成长完全由大自然主导。只有当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我们才能真正地影响他们。6~12岁,孩子逐渐长成了一个能够分辨是非好坏的人。他们开始用“好”或者“坏”来评价自己或他人。在这一时期,孩子会逐渐建立起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12~18岁,孩子会慢慢懂得热爱国家,认同自己在民族和社会中的地位,并且逐渐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韦卓柱# 敏感期儿童的心理你了解吗 -
(17163361802): 小宝宝的心理其实是很奥妙的,想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宝宝,那么就需要去了解宝宝不同的敏感时期! 儿童的心理敏感期包括感知觉发展敏感期(0-6岁)、书写敏感期(3.5-5岁)和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儿童出生头两年,敏感期基本...

#韦卓柱# 0到6岁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哪些 -
(17163361802): 0-3个月的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叫做“没有条件的接纳”.刚刚出生的婴儿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寻找食物.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生活的一切都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助他、安慰他、照顾他.只不过他不会讲话,有很多内心的想法只会用哭来表...

#韦卓柱# 0至3岁儿童心理特点 -
(17163361802): 1.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要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从小到大,我们给予...

#韦卓柱# 孩子个性心理发展的要首个阶段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17163361802): 人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其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可大致分为几个主要阶段:婴幼儿期(0-3岁)、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当然,人...

#韦卓柱# 0 - 18岁各年龄段有什么特点、心理,每年有哪些重点? 最好详细一点 谢谢了
(17163361802): 就0-18岁就分了乳儿期(出生到1岁)、婴儿期(1到3岁)、学前期(3到6岁)、学龄初期(6到9岁)、少年期(9到12岁)、青年初期(12到18岁).而且不同心理学流派分类方法和叫法不一. 每个时期也有独特的特点 包含生理 行为和心理,比如:乳儿期就必须得到充分的关怀才能有安全感,如果得不到安全感就可能导致以后的心理疾病甚至人格障碍,到婴儿期就开始得适当的让他独立等.你问的问题就是一个单独的学科了.建议你买一本北师大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会更系统和详细,其中还包括您所关心的各种教育问题,这是心理学的一本经典教材.希望你能接受我的建议

#韦卓柱# 0岁到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及心理都有些什么特点呢?
(17163361802): 而且,由于0岁到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及心理都处于刚刚发育的启蒙期,更需要家长的精心关注和扶持,更需要一个不受束缚的、能够自由自在成长的空间

#韦卓柱# 儿童心理特点 -
(17163361802): 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于辅导儿童绘画.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

#韦卓柱#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17163361802): 8-12岁儿童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来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 8-12岁儿童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

#韦卓柱# 婴儿心理发展阶段特征有哪些?
(17163361802):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重大时期:乳儿期、... 婴儿会患心理疾病吗事实证明,婴儿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极易很引发心理疾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