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5

原文:《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词句注释

⑴答:回复。谢中书:其人为谁,有多种说法。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⑵共谈:共同谈赏。

⑶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⑷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⑸四时: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乱: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⑼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⑽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谢中书书》,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层次有序的叙事描绘了美好醉人的自然山川。开篇直抒山河之美,自古以来,人人乐道。接下来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描绘作者所沉醉其中的美景。

从仰观到俯察,目光从高耸入云的山峦延续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从远视到近观,从夹岸的五彩斑斓的石壁到四季葱葱的翠竹,目光所及、视线所接都是祥和清新的秀美山水,而人在画中游,这“山川之美”让诗人流连忘返,从“晓雾将歇”的清晨到“夕日欲颓”的傍晚。

作者醉心于这美景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耳闻鸟兽啼叫,眼观潜鳞竞跃,心情无比闲适舒畅,于是作者说这是人间的仙境。而作者面对这美景感叹自谢灵运以来,没有谁能够欣赏这奇绝幻妙的景色。



原文:《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都会谈论的。高耸的山峰穿入云霄,河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有美丽的色彩,色彩斑斓,交相辉映。清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存在。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猿猴和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就要下山的时候,潜游在水里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之后,就在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词句注释

⑴答:回复。

⑵共谈:共同谈赏。

⑶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⑷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⑸四时: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乱: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⑼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⑽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


#谷迫卞# 谁知道<<答谢中书书>>的全文解释?? -
(19515122838):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

#谷迫卞# 在初二《课外文言文》中,《答谢中书书》的解释有哪些呀? - 作业帮
(19515122838):[答案] 题目:答——回答 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书——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译文一:山川...

#谷迫卞# 答谢中书书翻译 -
(19515122838): 正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②.青林翠竹,四时③俱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

#谷迫卞# 答谢中书书的翻译和赏析!急!HOT! -
(19515122838):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②,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③之仙都.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歇:停...

#谷迫卞# 寻找<<答谢中书书>>的译文 -
(19515122838):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①,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②,沉鳞竞跃.实是欲界③之仙都.自康乐④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释]: ①歇:停止,消散.②颓:...

#谷迫卞# 《答谢中书书》的译文 -
(19515122838):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谷迫卞# 答谢中书书翻译 -
(19515122838): 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谷迫卞# 《答谢中书书》的翻译 -
(19515122838): 原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谢中书,即谢...

#谷迫卞# 实是欲界之仙都的之是什么意思答谢中书书原文及译文
(19515122838): 1、“实是欲界之仙都的之”释义:的.2、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谷迫卞#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子词解释哓是什么意思 -
(19515122838): 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