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物理实验题 帮帮忙!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老花眼镜是一块凸透镜(眼睛近视的人为矫正近视而戴的眼镜是一块凹透镜),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可用“太阳光聚焦法”.
答案:测量器材:刻度尺
测量步骤:
(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
(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斑)最小、最清楚;
(3)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 f表示.
计算公式:镜片度数

如题要测的是近视镜,即凹透镜的焦距
根据成像公式
只要加一个凸透镜使得平行光经过凹透镜成的虚像,再经过凸透镜成实像,再根据测量值计算

一个物理实验题,帮帮忙啊~

18,
(1)不能够单独控制电流不变或者电压不变;
(2)亮度
(3)电流相等,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4)
L1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2.5V;
更换L1,用额定电压较大的;
19,
(1)cd
(2)断开

1、用天平测出蚊香及其蚊香盘的总质量m1;
2、点燃蚊香,启动电子秒表计时;
3、间隔10分钟(或其它时间段),吹走被燃烧后的灰烬,测量测量此时的质量(测量时动作要快),记录读数m2;
4、重复步骤3,记录2到3此,对应质量读数分别为m3、m4、。。。。。
蚊香燃烧速度=[mn-m(n-p)]/(10分钟*p) 单位:克/分钟。


#贲凭家# 帮忙解一道物理题,谢了.
(13096964296): 1、这两项实验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所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 2、解决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采用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物理量放在一起测量,再除以个数,得到一个被测量的值.

#贲凭家# 一道物理题,大家帮帮忙
(13096964296): 铅笔削尖顶住两边分别挂着钩码和细木棒(用绳子拴在刻度尺上,怎么栓都行)的刻度尺,当平衡(也就是刻度尺水平)的时候,分别检查钩码和细木棒与刻度尺的衔接位置与笔尖支撑处的距离,如果距离分别是a、b,那么细木棒的质量是am/b. 计算:设木棒质量为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出MgL1=mgL2 即ML1=mL2 所以木棒的质量为M=L2/L1*m

#贲凭家# 一道物理题,请帮忙解答
(13096964296): 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而实际温度是:0 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而实际温度是:100 所以,一个刻度相当于实际温度:100/(95-5)=10/9度. 当示数是32度时的实际温度是:(32-5)*10/9=30度 如果用它测量实际温度为60摄氏度的热水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为9*60/10+5=59 设温度计的示数为x,则(x-5)*10/9=x解得x=50 度.

#贲凭家# 一道物理题,帮帮忙!
(13096964296): 1.在桌面上那段,重心为3/8L;靠着桌面的那段为1/8L.所以,连接这两个重心,实际重心为连线中点. 2.2楼的做法正确,当做失重处理.

#贲凭家# 一道物理题~ 高手来帮帮忙~ -
(13096964296): 只有甲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 乙说明声音的本质是物体的振动 丙说明空气柱的长短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丁也说明声音的本质是物体的振动

#贲凭家# 帮忙一道物理题 -
(13096964296): A.水的初温 1.将250毫升的30°水导入烧杯,盖上盖子,点燃酒精灯时用秒表计算时间至沸点2..将250毫升的80°水导入烧杯,盖上盖子,点燃酒精灯时用秒表计算时间至沸点 实验结果:250毫升80°的水加热至沸点比30°的水用时少 结论:水的初温越高,加热水的时间越短

#贲凭家# 一道物理题 帮帮忙
(13096964296): 分析:“光屏上出现缩小清晰的像”---------说明u>2f “离光心12cm”-----------------说明u=12cm 即:12cm>2f 所以f<6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小于6厘米.

#贲凭家# 请帮忙解一道物理题(实验题,大气压的)
(13096964296):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用橡皮冒封住注射器的小孔.(2)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筒中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汁示数F.(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用注射器的容积V除以L,得活塞横截面积S(S=V/L)(4)由p=F/S=FL/V,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贲凭家# 帮帮忙,一道物理题! -
(13096964296): 首先易得,OA绳受力最大(它是三角形斜边) 所以设OA绳拉力为100牛,计算得重物最大重力为50牛.不是150牛的理由: 将OC绳与重物看成一个整体,OA对其拉力最大只为50牛. 这里不能直接把两个竖...

#贲凭家# 一道物理题 帮忙~~ -
(13096964296): (1)F1=(m+160)g/5,N1=G-F1=70*10-F1=700-(m+160)*10/5=380-2m F2=(m+120)g/5,N2=G-F2=700-F2=700-(m+120)*10/5=460-2m N1:N2=15:19 所以:(380-2m):(460-2m)=15:1915(460-2m)=19(380-2m) m=40(kg)(2)F1=(40+160)*10/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