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写文段第三,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又什么作用?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分别描写了什么有怎样的作用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突出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而这种“悲”和“喜”都是因“物”、因“己”而生。由此便自然转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上来,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议论。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中的景物描写对作者情感的抒发有什么作用~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中的景物描写对作者情感的抒发作用:一悲一喜的自然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
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话所体现的精神,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无疑仍有教育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
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突出地表现了“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而这种“悲”和“喜”都是因“物”、因“己”而生.由此便自然转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上来,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议论.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
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麻琴怖# 岳阳楼记中第三四段写迁客骚人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作用. -
(13893914621): 其一是引起下文,以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做铺垫,引起下文的“仁人之心”,并作比较和议论.其二是对比,以突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君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和精神境界.

#麻琴怖# 岳阳楼记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13893914621): 作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悲喜的情感.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方式.《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

#麻琴怖# 《岳阳楼记》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 作业帮
(13893914621):[答案] 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

#麻琴怖# 岳阳楼记中第3段和第4段对第五段的作用 -
(13893914621): (第3段)描悲景抒悲情 (第4段)描喜景抒喜情 为引出(第5段):表现作者的旷达胸怀及政治抱负. 起了铺垫的作用

#麻琴怖#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赏析,要详细 -
(13893914621): 岳阳楼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悲喜的情感.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方式.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

#麻琴怖# 岳阳楼记中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 作业帮
(13893914621):[答案] 《岳阳楼记》中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答:第三段描写了阴雨晦暗的景象,表现了悲凉的心情; 第四段描写了晴朗明丽的景象,表现了欣喜的心情.

#麻琴怖# 岳阳楼记写第三四段的目的是什么 - 作业帮
(13893914621):[答案]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悲喜的情感.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方式.

#麻琴怖# 岳阳楼记第三四段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哪两种身份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想感情与古人人有何不同? -
(13893914621): 答:第三四段的景物描写反映了“迁客”、“骚人”这两种身份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思想感情是“以物悲,以物喜”,与...

#麻琴怖# 《岳阳楼记》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 - 作业帮
(13893914621):[答案] 第三段 写的是岳阳楼阴雨绵绵,浪疾风高的低沉压抑之景,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心念国家却郁郁不得志之情.第四段 写的是初春,阳光普照,秀丽辽阔之景,表达了作者心旷神怡,酣畅淋漓之情.

#麻琴怖# 岳阳楼从全文看,三、四两段和第五段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13893914621):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内容上对比,结构上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