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g为多少 请问物理上G和g分别表示什么?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各个地方的大小不一样,取决于地球的哪个位置,可根据万有引力公式推导,通常取9.8

在地球上就是方向向地球中心的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9.8N/m^2 一般取10值
最经常用于求 重力G=mg

求重力g=9.8N/kg G=mg
重力加速度g=9.8m/(s^2)
可取10
万有引力常量约为G=6.67x10^-11 (N·m^2 /kg^2)

9.8

9.8

物理中g是什么~

g的名字叫做重力加速度。 任何一个质量的物体在地球上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如果物体的质量为m,则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为mg 单位是牛顿。 g的大小一般写作9.8m/s^2 ,为了方便计算有时写作10m/s^2。
在初中只用来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在高中常用来算自由落体运动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还有不懂的地方追问哈!

1G,2G,3G,4G,5G,6G其中的G是什么意思?


#丁固哑# 物理中小写g是什么意思 - 作业帮
(18422231828):[答案] 物理学中:g是指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它是一个常量. 在初中阶段一般g取9.8N/kg 或10N/kg,计算公式为:G=mg, 例如: 如果一袋大米的质量为10kg,那么这袋大米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 ∵G=mg ∴G=mg=10kg X 10N/kg...

#丁固哑# g是什么物理量
(18422231828): g代表的是重力值.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g为比例系数,大小约为9.8N/kg,重力随着纬度大小改变而改变,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亿~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丁固哑# 物理学中的G最大是多少 -
(18422231828): g=9.8N/Kg 在两个极点 最大 在赤道最小 如果是万有引力常量G 则是既定的数值

#丁固哑# 万有引力公式g是多少
(18422231828): 万有引力公式:G=m1·m2/r^2.万有引力,全称为“万有引力定律”(lawofuniversalgravitation),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质量(mass)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它是一个正的标量.质量分为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既有惯性质量又有引力质量.这里所说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宏观物体和电磁场、天体和星系、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等的总称.

#丁固哑# 高中物理计算题g到底取多少 -
(18422231828): 题目是什么真的不懂~~ 但是没说取多少而且计算结果准确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数值的话 我建议你取9.8吧 虽然答案是1172和取10的很接近 但9.8是标准的公认平均值 10是为了计算方便而特殊要求的 题目没注明g=10的话均取9.8 老师要说你错的话你就说练习册没说g=9.8 你看看老师能说你啥! 希望采纳 谢谢

#丁固哑# 物理中小写g是什么意思 -
(18422231828): 初中物理课本:是重力和质量的比值 高中物理课本:称为重力加速度 g=9.8N/Kg 试题中处理: 如果题中给多少就按照多少, 没给,按照9.8和10都正确,一般按照10N/Kg计算 这一点考试中不做强求,一般不扣分

#丁固哑# 物理 g是多少
(18422231828): 9.8N/kg

#丁固哑# 物理中“g”是什么? -
(18422231828): 物理中G的含义是:重力.物理学中:小写g是指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它是一个常量,大写G是重力.初中阶段一般g取9.8N/kg 或10N/kg,计算公式为:G=mg.例如:如果一袋大米的质量为10kg,那么这袋大米受到的重...

#丁固哑# 物理公式:G=mg里面的g代表什么? -
(18422231828): 物理公式:G=mg里面的g=9.8N/kg 代表的意思:1千克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丁固哑# 物理中G什么意思 具有什么含义 具体的值是多少 -
(18422231828): 万有引力常量约为G=6.67x10-11 N·m2 /k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