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运用了反衬手法或象征的诗句。 《房山春事》中运用反衬的诗句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反衬是用一个或多个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起反衬作用的事物居于对立对比地位,作用就是相比出主要事物或方面。
例如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用蝉噪和鸟鸣来反衬林静山幽。
再如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去者,乱我心者,和抽刀断水几句都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烘托作者的对生命和世间的忧思。
如唐代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用描写景物来反衬历史的沧桑和世间空间的转变。
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用劳作来反衬奢侈浪费。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用豪迈的写法来反衬自身的不得报复,用典故来反衬自己有能力愿为国做事却无奈的感触。
如唐代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用借喻和用典来反衬边塞的荒凉和战争不断带来的感伤。
再如李清照的词《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此种用芭蕉和北人不惯听雨来反衬自己的思念故乡和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哀怨。

鸟鸣涧中运用反衬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谁?~

鸟鸣涧中运用反衬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鸟儿的鸣叫声来反衬山涧中的寂静空荡,这属于“以声衬静”的手法。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





 赏析
  诗的前两句以声写景,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使读者的心情提升到一个“空”的境界。诗的三、四句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
  整首诗以静为前提,再通过对动的景物的描写,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山房春事二首 
唐 · 岑参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最后两句运用反衬手法,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此时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仇泡潘# 古诗文中有哪些艺术手法 -
(15765639591): 说说古诗文的表现手法(一) 1.借景抒情 古代诗歌中的“景语皆情语”,可以说景物中都包含着诗人的感情,都是诗人情感的委婉流露.景物的色调尤其值得注意,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

#仇泡潘# 刘桢赠从弟一诗中通过冰霜残酷反衬松树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的高贵品质的诗句是? -
(15765639591): 《赠从弟(其二)》赏析 赠从弟(其二)——[汉]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译文; 山上高耸挺拔的松柏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风刮得是多...

#仇泡潘# 杜甫春望作者用反衬手法写树荒凉残破的景象的句子 -
(1576563959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仇泡潘# 一首古诗 早行 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 作业帮
(15765639591):[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仇泡潘# 一定有修辞手法,包含作者感情,运用反衬手法的诗和词有哪些 -
(15765639591):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谢亭送别》 唐代 ...

#仇泡潘# 古诗文中有哪些表现手法 -
(15765639591): 直抒胸臆 对比 烘托 动静结合 衬托 虚实结合 拟人 用典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借古抒怀 比兴 比喻夸张 象征 顶针 互文 白描 双关 意象连缀 叠字衔接 对写 小中见大 素描等、

#仇泡潘# 夏意 苏舜钦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作业帮
(15765639591):[答案] 【赏析】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

#仇泡潘# 诗词修辞手法反衬的分类主要有几种?
(15765639591): 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反衬方式主要有动与静之间的反衬、虚与实之间的反衬、今昔盛衰之间的反衬、哀与乐之间的反衬等,方式虽各异,但表达效 果一样,都是为了增加诗...

#仇泡潘# 夏意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5765639591): 前三句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1分),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1分);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1分),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1分).

#仇泡潘# 一首古诗 早行 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
(15765639591):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