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古诗中月有哪些象征意义?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3
一、月的边塞意象。 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
诗人们利用这种情结自由地创造了月和边塞的相行相随相抚相慰的空间美,这方面的代表是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二、月的时间意象。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月光的流逝在生命的时间中展开,因而月光还是生命的,是时间的。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不仅李煜,杜牧《润州二首(其一)》也说: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三、月的愁绪意象。 在唐诗中,月还是情绪的,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等事物异质同构。
梁启超论及诗词意境时说,“同一月夜也,琼筵羽觞,清歌妙舞,绣帘半开,素手相携,则有余乐;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尽管魏人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南北朝时谢灵运也有了“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以月状愁在唐代依然有很大的反战。
四、月的情爱意象。 月是情绪的,“月上柳梢”的缠绕,“晓风残月”的悲凉,“月照高楼”的孤寂,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尽管“人生无物比多情”、“无物似情浓”,但是,月仍然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月赋》);孟郊“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古别怨》),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古代涉及月亮的诗歌】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古代诗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国古诗中的月亮有着思乡、思亲、思友的独特内涵。月亮高悬天空,光明柔和不聒噪,安静宁谧不咄咄逼人,正符合中国人“和为贵”的审美心理。再者月亮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即使远隔万里,节气不同,亦可天涯共此时共此景。这对于幅员辽阔,交通不便的古中国来说,甚为可贵。客居他乡的游子,科举失意的士子、分离却不知聚期的友人,月亮都是他们仰望的对象,是他们精神慰藉的媒介。特别是在离别诗中,月亮意象最为凸显,渗透着士人浓重的情感宣泄。中唐诗人严维与刘长卿友善,故友别离,刘长卿作诗送别《蛇浦桥下重送严维》,道“明月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潮”[2]。刘长卿酬和《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诉说离别之不舍,“月色今宵最明,庭闲夜久天清。寂寞多年老臣,殷勤远别深情。[3]”“月亮”意象在这一组酬和诗中都有出现,这或许与有月亮的唯一性、共享性有关。“月亮”意象改变了时空观念,消除了千山万水的阻隔,彼此间的心灵距离被拉近,安慰着孤寂的心灵。月下怀人,表现的是与朋友离别后的不舍相思、孤单愁苦的境遇,也蕴含着渴望他日再重逢,共赏明月的期盼。在中国古诗中“月亮”意象是清晰地、静态的。
来源:青年文学家

古诗中月的象征意义有:思乡怀远之情、纯洁无暇的感情、人生短暂的悲伤愁苦之情、展示广阔情怀、象征人的高洁品质。
1、思乡怀远之情。
《子夜吴歌·秋歌》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释义:
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2、纯洁无暇的感情。
《诗经·陈风·月出》先秦:佚名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释义: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3、人生短暂的悲伤愁苦之情。
《归雁》唐代: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释义: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4、展示广阔情怀。
《旅夜书怀》唐代: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释义: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5、象征人的高洁品质。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唐代:李白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释义:
吾弟李沈这次从京都来,特意慰问我,问我有哪些苦恼。我因为不愿等同于朝廷中那些沐猴而冠者,便只好滞留于东鲁,沦为平民。沈弟即将回到京都,凝弟还将留下来,沈弟的此行就将如同孤雁飞向秦地的秋空。我们坐饮的时间不短了,此刻又值北斗高挂,黄叶落纷纷。
悲秋的琴声时时传来,使在座之人更加充满依依惜别之情。皎洁的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这情景就如同当年王子猷在会稽看到的雪景。为明日的分别而干杯,李凝兄弟就要回到我久久想念的长安。那里弥漫的尘埃使我惆怅不已,我只能望见长安的日色而望不见我所思念的人。
长安的空城高入九天,我曾在那里作皇上身边的侍奉。时光一日复一日的推移,而我对皇上的忠爱之情始终未渝。我现在的心境如同屈原的沉吟泽畔,又如同崔骃被放逐到辽东的海边。我像那折断残膀的鹏鸟随地跳飞如转蓬,又像那受伤而飞的秋雁闻虚弓也会坠落。
既然朝廷早已把高洁之士弃之山野,恐怕我终生像张长公一样默默无闻了。


#毕刚可# 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义
(18412918934):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

#毕刚可# 中国古典诗歌中月的意象 -
(18412918934): 团聚,思乡 唐朝,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宋·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毕刚可# “月”在诗句作为不同的意象与赏析5个小时之内,月快月好,感激不尽! - 作业帮
(18412918934):[答案] 在古诗中,一些字眼是含着固定的意象的,“月”便是如此.“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白居易的千古名...

#毕刚可# 月在诗词的意思有那些啊?可以举举例子吗?
(18412918934): 月亮可以说 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古诗中的“月”表现为以下几种象征:首先是象征团圆,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轼的...

#毕刚可# 在古诗中“月”常代表什么 - 作业帮
(18412918934):[答案]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毕刚可# 有哪些诗词中有月的意象 急、急急 -
(1841291893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毕刚可# 月的意象特点月的意象有什么特点?最好每个特点附带几句古诗急用! - 作业帮
(18412918934):[答案] 边塞: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时间: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愁绪:梁启超论及诗词意境时说,“同一月夜也,琼...

#毕刚可# 古诗词中月亮的寓意 -
(18412918934):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毕刚可#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 - 作业帮
(18412918934):[答案]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秋...

#毕刚可# 古诗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请你结合有关诗歌,探究一下“月亮”这个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的意义.___ - 古诗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请你结合有关诗... - 作业帮
(18412918934):[答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月+情思=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异地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