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诗谁写的,写给谁的? 请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于何处谁写的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2
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除却:除了。
原诗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紫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到过沧海的人,再见到其他的水域就会不以为然,不放在心上。见过巫山上的云的人,再看到其他地方的云时,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远不如巫山上的云那么美丽。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27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两句诗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就不放在眼里了。

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的一组著名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字蕙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

元稹,写给亡妻的。但元稹本人并不如这句诗那样对亡妻有很深的感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这首诗谁写的,写给谁的?~

出自中唐诗人元稹的《离思》,诗人的这个“心上人”,据说是双文,即诗人所写传奇《莺莺传》中的莺莺,诗人因双文出身寒门而抛弃她后,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梦游春七十韵》)。又有人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韦丛出身高门,美丽贤慧,二十七岁早逝后,诗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怀·之三》)。两句诗化用典故,取譬极高。前句典出《孟子·尽心上》“观于海者难为水”;后句典出宋玉《高唐赋序》“姜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处是《离思五首》的第四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
原文:
《离思》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赏析: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这句话谁说的? -
(19227862332): 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 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选自哪首诗?全诗是什么?以及对这首诗的鉴赏. - 作业帮
(19227862332):[答案] 语出《孟子尽心上》题目是《离思五首》 .全诗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鉴赏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而作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作者为唐代的元稹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谁的诗词句?
(1922786233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谁写的
(19227862332):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夹芳瑗# 你理解“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谁写的吗?
(19227862332): 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谁的诗?什么诗?
(19227862332):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 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此句出自于元稹《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全诗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全诗是怎样的,作者是谁?
(19227862332): 作者唐代诗人元稹,全诗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是谁的诗?
(19227862332): 出处: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夹芳瑗#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全诗是什么?作者是谁?
(19227862332):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