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的公式是什么(要带单位),卫星上升到十万米跟在地面的地心引力会小多少, 电影《地心引力》中,报废的卫星碎片在围绕地球的圆形轨道上匀速...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在地壳以外引力的公式为,F=GMm/r2,这里力的单位是牛顿,意义为地心引力等于地球质量乘以物体质量再除以物体质量中心到地心的距离r的平方,从地面到太空,地球半径约6000000m,卫星上升的距离微不足道,引力只会稍有减小,大小变化不大

地心引力公式:F = G * (m1 * m2 / r^2)
其中,F为两物体之间的引力,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对于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为:
$F = 6.6743e-11 \times 5.972e24 \times 6378000 / (6378000^{2}) = 62494386.328002505 N$
对于距离地面10万米处的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为:
$F = 6.6743e-11 \times 5.972e24 \times 6378000 / ((6378000+10000)^{2}) = 62298877.65276079 N$
所以,物体上升到距离地面10万米处,受到的地球引力减小量为:
62494386.328002505 - 62298877.65276079 = 195508.6752417162 N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算结果仅考虑了地球引力的影响,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如大气阻力、地球自转等。因此,实际结果可能会有所偏差。

F=(Gm1m2)/r^2

地心引力是怎么形成的~

地心引力(Gravity):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其他物体所受到的地心引力方向向着任何方向。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
地球引力是因地球本身质量而具有的引力。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示符号为g,近似地等于每平方秒9.8米或每平方秒32英尺。
这表示,当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件在地球表面上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 9.8 m/s2。 换言之,静止物件下落一秒后的速度为9.8m/s,两秒后为19.6 m/s,如此类推。
地球本身也受到下落物体等值的吸引力加速,也就是说地球会朝着下落物体的方向加速移动,但是地球质量远大于下落物的质量,所以下落物对地球的加速度非常小。

扩展资料:
近代物理(广义相对论)认为地心引力是由于时空弯曲而产生。众所周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是在平面几何中的公理,这线段就是短程线。然而,在被弯曲的四维时空里,短程线也被弯曲了。
因此受到引力作用,行星沿短程线向太阳靠近,由于质量巧合(包括速度巧合)的原因,又因为行星具有惯性(很多人理解成离心力,这是错的,离心力只是假象,宇宙中根本并不存在离心力,至少现在没有发现),从而周而复始的绕太阳按椭圆轨道公转。
当质量不巧合时,会出现引力跳板现象,或撞向太阳。其中,构成天体系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引力,而是质量所引起的时空扭曲。
在地球上重力的吸引作用赋予物体重量并使它们向地面下落。此外,万有引力是太阳和地球等天体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没有万有引力天体将无法相互吸引形成天体系统,而我们所知的生命形式也将不会出现。
万有引力同时也使地球和其他天体按照它们自身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转,月球按照自身的轨道围绕地球运转,形成潮汐,以及其他我们所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早在1679年,著名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天体间因有质量而有引力,并且发现了引力对一切物体的作用性质都是相同的。
例如,当地球引力把任何一个物体吸引到地面时,其加速度是9.8米/秒’。很显然,牛顿所提出的引力,实际上就是重力。但是引力是如何实现的呢?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万有引力定律不能解答。
引力与电力有相似之处,如二力均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所带力荷(引力是质量,电力是电荷)的乘积成正比。
但二力的比例系数相差悬殊,电力远远大于引力。例如,在氢原子中,原子核与电子间的电吸引力是它们间引力的 1040倍!二力间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差别,如(两物质的)同性电荷间存在相互排斥力,异性电荷间存在吸引力,而万有引力却总是吸引力。
1916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问世,提出了崭新的引力场理论。他认为由引力造成的加速度,可以同由其他力造成的加速度区分开来。
这个命题就是爱因斯坦的等价原理,即一个加速系统与一个引力场等效。
设想,一个人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乘一架升降机上升,上升的加速度为9.8米/秒·平方,由于速度变化产生了阻力,这个人双脚会紧紧压在升降机的底板上,就像升降机停在地球表面上不动一样,但无法说明他所受到的是引力还是惯性。
因此,牛顿所说的万有引力,在爱因斯坦看来,根本不是什么引力,而是时空的一种属性。在这种成曲线的四维时空连续体中,根本不需引力.天体是按自己应有的曲线轨道运行的。
1918年爱因斯坦根据引力场理论预言有引力波存在。他认为高速运动着(加速运动)的物质会辐射引力,引力波就是这种引力的载体,就像光波是电磁力的载体一样。引力波的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心引力

上面的周长算法不是不可以,大致计算是可以的,这里π都取3了,说明计算很粗略即可,但太没常识了,居然能算出144个小时,要知道同步卫星高度有3.6万千米,周期才24小时,这高度才360千米,怎么可能一百多个小时。
一看其算法,原来没理解指数的表达方式,2.68*104中的4肯定是指数,不是两个数简单的相乘,所以应该是2.68万公里每小时约为7.4km/s,其实略低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
周期还是按照简化算法,周长除以速度,2×3×6700÷26800=1.5小时


#阙邵媛# 万有引力与航天中,不同种类的卫星及其他物体受力和所应使用的公式的区别 -
(13483646873): 万有引力的核心公式就是F=GMm/r².当涉及到卫星、圆周运动的情况时,需要用到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包括:F=mv²/r、F=mrω²、T=2π/ω等等.当然还有牛二定律的F=ma.在计算卫星、环绕的问题时,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为向心力,因...

#阙邵媛# 最简单的地球引力原理,地球引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
(13483646873): 引力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强度最小的相互作用力,人们还发现,引力的数值也不是常数,而是随着时间有缓慢的减少.它的这种变化,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之一被认为是由于地球半径随着时间而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必将对地球的发展历史...

#阙邵媛# 高一必修2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有关知识点 -
(13483646873): 常用要有 GMm/r^2=mr(2π/t)^2=(mv^2)/r=(mv2π)/T =mrw^2 密度=3g/4πRG(R为该星球的半径) mg=GMm/r^2 应用变式 求天体质量(以地球质量计算为例 ①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半径r 由GMm/r^2=mr(2π/t)^2 得,M=4(π^2)(r^3)/GT^2 ②知月球...

#阙邵媛# 万有引力为什么中的r是卫星的轨道半径也就是卫星到地球表面的距离还是到球心的距离地球半径+r,如果这 -
(13483646873): 轨道半径r就是地心到卫星的距离.也就是卫星距地面高度h+地球半径R .即r=h+R .卫星做绕地球的圆周运动,向心力只能来源于万有引力.而且两者必须相等,才能保持圆周运动.引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就会飞出轨道,引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卫星就会掉落回地球表面.向心力公式和万有引力公式中都应该代入轨道半径r . 对公式要加强理解,不能因为字母相同就机械套用.

#阙邵媛# 地球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R,求地球的质量
(13483646873): 地球同步卫星周期T=一天 T=2πR/v F=mv²/R 得 F=4π²mR/T² F=GMm/R² 得M=4π²R的三次方/(GT²)

#阙邵媛# 地球引力有多大? -
(13483646873): 引力只有知道了产生引力的两个物体的质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才能计算地球的引力也不是不能表示,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了一个作用效果,那就是地球附近的物体都有了重力.表示地球表面引力大小的一个标志就是重力加速度:g=9.8...

#阙邵媛# 高二物理选修3 - 4公式,谢谢 -
(13483646873):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2 )公式 1. Φ =BSsin θ Φ 是磁通量( Wb ) B 是磁感应强度( T ) S 是面积( m ²) sin θ 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2.E=n Δ Φ Δ t E 是感应电动势( V ) n 是匝数(匝) Φ 是磁通量的变化量( Wb ) Δ t 是磁...

#阙邵媛#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 -
(13483646873): 计算线速度的时候不论物体是卫星还是地球表面的东西,都是用万有引力计算?计算加速度的话一律用圆周运动的公式? 如果是圆周运动可以这么算 但如果物体轨迹是椭圆或其它曲线(在懂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的情况下)使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计算线速度 一个物体的引力势能为 负GMm/R 使用GMm/R平方=ma计算加速度 GMm/R平方 这是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的 R为这两个物体中心距离 这是牛顿推出来的 记住就行了 圆周运动a=wr平方=v 平方/r v=wr 所以GMm/R平方=m物v平方/R 告诉你加速度g后 可用mg=GMm/R平方 如果你是高中生就请看课本或请教老师 一般来高考不要求计算 只考选择 百度真够烂的

#阙邵媛# 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表达式:v=根号gR -
(13483646873): 在地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mg=GMm/R^2,即:g=GM/R^2,则:GM=gR^2 在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时的物体,万有引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GMm/R^2=mv^2/R 所以:v=√GM/R,将GM=gR^2带人得:v=√gR

#阙邵媛# 为什么海拔越高,g值越小 -
(13483646873): G与距离是成反比的,所以海拔越高,G值越小.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 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 6.67*10⁻¹¹N·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