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事例及诗文名篇名句 文学的分类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王勃自幼聪颖,九岁就对颜师古《汉书注》纠误,并撰《指瑕》十卷,十二岁到长安从名医曹元学习《周易章句》、《黄帝素问难经》。杨炯称他“时师百年之学,旬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居难则易,在塞则通;于术无所滞,于辞无所假”。虽有所夸大,但也足见少年王勃之才情。

  不过,王勃从小便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关心国家政事,寻找机会上书献颂以自荐。唐初对外战争的最大胜利,是安定了北方边疆,但唐统治者由此滋长了侵略的野心,自恃国大兵强,企图加害于弱小的邻国。结果带来了许多弊端。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仲秋,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年方十五岁的王勃上书刘右相,其中第一条就是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后对讨伐高丽。他认为:“辟地数千里,无益神封;勤兵十八万,空疲帝卒。警峰走传,骇秦洛之田亡;飞刍挽粟,竭淮海之费。”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刘祥道看后,非常惊异,赞王勃为“神童”,并上表举荐。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下诏开幽素科。王勃应幽素举,对台策,很受考官吏部员外郎皇甫常伯的赏识。及第,拜为朝散郎。并经皇甫常伯介绍,任沛王府修撰。在唐代,制科虽然不如常科,朝散郎也只是一个从七品散官,但十七岁的王勃,年未弱冠,便及第受禄。在沛王府,又颇得沛王的欢心,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候。然而正当他做着以文章经纬天地的美梦时,出其不意的打击却降临到他的头上。

  当时的皇宫风行斗鸡的游戏,诸王间也以斗鸡取乐。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毕竟年轻,他开玩笑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可这篇游戏之作被高宗看到后,大为不满,以为这是“交构之渐”,并立即下诏废除王勃官职,当天斥出沛王府。神童王勃,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的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了。

  斗鸡本是唐人风俗,上层贵族及其纨绔子弟尤为爱好。在这样的风习下,二王斗鸡,双方僚属当然都要来助威。王勃才高而得志,乘兴所写的游戏文字,只不过是为开开玩笑而已。但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却招来了无情的打击,以致影响到一生。当然,这是有深刻时代背景的。

  唐朝建国之初,诸王之间争夺皇位、互相攻讦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其兄建成、弟元吉而获得政权的。唐高宗李治本人,也经历了类似事件,所以对此特别注意。王勃《檄英王鸡文》无意中触动了高宗这根最敏感的神经,所以被认为是挑拨诸王间的关系。可见,王勃所以丢官,并非偶然,而是上层统治者争权夺利的紧张关系造成的。

  少年得志的王勃经过这样的打击,心情是沉重的。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五月,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开始了他将近三年的蜀中漫游。仕途的挫折,生活的体验,山川的感召,使王勃写下了很多抒发自己情怀的诗文,其中主要是朋友间的酬唱,仕途艰难的感叹和一些抒写乡思的作品。

  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参军任上与同僚的关系搞得很僵。他因事获罪被免职。不过,王勃没有像第一次废官后那样寄情于山川烟霞,而是更珍惜这劫后余生。“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信所用心。”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十六篇的补阙,刊成二十五卷。撰写了《周易发挥》五卷、《唐家千岁历》、《合论》十篇、《百里昌言》十八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宏富的时期。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春天,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九月初到了洪州。在这里王勃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这是一篇精彩骈体文,通篇词彩绚烂,对仗工整,而气势自然奔放。没有堆砌铺排之病,文中描绘滕王阁四周景色和大宴盛况,意境极为开阔。结尾感慨人生遇合,自抒身世,无限愤慨,溢于纸上。

  一个富有才情而又有建功立业壮志的诗人,因为他的环境和遭遇使得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往往在勃郁不平的同时,表现出更加的积极进取。我们说《滕王阁序》恰恰正是这种“才情”和“壮志”、“不平感慨”和“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滕王阁序》的写作,还有一段颇为生动的故事。滕王阁新修完毕,府帅阎伯屿于重阳节在滕王阁宴请宾僚,八方人士,济济一堂。阎公有女婿名叫吴子章,文章写得颇好。阎公有意在此盛会上显示女婿文才,便提前让吴子章写就一篇《滕王阁序》,待到宴会上亮出来,以为即席赋就。宴会上,阎公果真拿出笔墨,送到一个个宾客面前,请为《滕王阁序》。众宾客在都督阎公面前岂敢放肆,都一一辞谢。惟有王勃,接过纸笔,慨然应允。阎公的目的是为了显耀自己女婿的才华,而并非诚心请宾客为序。王勃少年气盛,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并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遂令侍从看着王勃下笔。开始,阎公听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摇头诮言道“此亦老生常谈”,接着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便默然沉吟起来,开始领略到其中的不凡了。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公十分震惊,大呼曰:“斯不朽矣!”并盛赞王勃,赠锦缎百匹。这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一时传为佳话,后世还将这个故事敷衍成话本、杂剧,留传至今。

  吴子章宿构的《滕王阁序》早已湮没无闻,而王勃的这篇《滕王阁序》却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

轶事典故:
《唐摭言》载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摭言》等书所记,或者有些夸张,但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实乃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动人的故事。《新唐书》本传说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据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阁上即兴而赋千古名篇,并非虚传。

【一字千金】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了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间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仿兰亭“曲水流觞”并作《修契序》
《三月上巳祓禊序》又名《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嘉泰会稽志》卷十载:“六朝宋时,谢康乐与从弟谢惠连人称大小谢,曾泛舟耶溪,对诗于王子敬山亭。“谢灵运与惠连联句,刻于(孤潭)树侧”” 初唐诗人宋之问更开越中唐诗风流之先河。永淳二年(683年)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率浙东诗人曾在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写了一篇《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王勃也许意犹未尽,于同年秋再次修锲于此,作有《越州秋日宴山亭序》。此后又有大历浙东唱和(57诗人)。

[编辑本段]部份诗文
滕王阁序
滕王阁简介:是唐高祖的儿子腾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
豫章(汉称为“南昌”因而说成故郡)故郡,洪都新府(唐初改称为“洪州”因而说成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一作“仙人”)之旧馆。层台(一作“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一作“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一作"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一作“消”)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一作“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一作“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一作“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鲁(一作“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圣泉宴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寻道观 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散关晨度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游梵宇三觉寺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别薛华 <英华>作秋日别薛升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重别薛华 (一作重别薛升华)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麻平晚行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送卢主簿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饯韦兵曹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
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白下驿饯唐少府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仲春郊外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郊兴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
郊园即事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
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观佛迹寺
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
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八仙径 (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春日还郊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对酒春园作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
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
观内怀仙
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
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秋日别王长史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上已浮江宴韵得遥字
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长柳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羁游饯别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
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铜雀妓二首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铜雀妓二首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易阳旱发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
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焦岸早行和陆四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
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临江二首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深湾夜宿主,人依山带江。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堰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揖,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伤裴录事丧子
兰阶霜候早,松露夜台深。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沉。
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芝焚空叹息,流恨满厥金。
晚留一作届凤州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 去此近城厥,青山明月初。
羁春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林塘怀友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山扉夜坐
抱琴开野室,携酒对情人。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春游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林泉独饮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他乡叙兴
缀叶归烟晚,乘花落照春。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冬郊行望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始平晚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秋江送别二首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阁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蜀中九日 《纪事》作和邵大震,一作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历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九日怀封元寂
九月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
九秋良会少,千里敌人稀。 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旧。
山亭夜宴
桂宇幽襟积,山亭惊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阿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江南弄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环。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皇,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泥溪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苹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 一作骆宾王诗,无首四句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 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出坑游山二首 本作题玄武山道君庙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 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
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 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出坑游山二首
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 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
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 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
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 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
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别人四首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 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 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
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怀仙并序
客有自幽山来者,起予以林壑之事,而烟霞在焉。
思解缨绂、永咏山水。神与道超,迹为形滞。故书其事焉。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 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 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 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忽梦游仙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 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 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 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海。 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 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
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 索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邵。
风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 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
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 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
傅岩来筑处,蹊溪人钧前。 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寒夜思友三首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葡飞,如何故人别。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采莲曲 乐府作采莲归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掉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借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临高台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鬼,鸾歌风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壁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亮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搂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
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姚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粱铜雀生黄尘。

倬彼我系」王勃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
晋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太原,播徂江澨。
礼丧贤隐,时屯道闭。王室如毁,生人多殪。
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东施西,择木开宇。
田彼河曲,家乎汾浦。天未厌乱,吾将谁辅。
伊我祖德,思济九埏。不常厥所,于兹五迁。
欲及时也,夫岂愿焉。其位虽屈,其言则传。
爰述帝制,大搜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
礼乐咸若,诗书具草。贻厥孙谋,永为家宝。
伊余小子,信惭明哲。彼网有条,彼车有辙。
思屏人事,克终前烈。于嗟代网,卒余来绁。
来绁伊何,谓余曰仕。我瞻先达,三十方起。
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毓德,啜菽饮水。
有鸟反哺,其声嗷嗷。言念旧德,忧心忉忉。
今我不养,岁月其滔。黾勉从役,岂敢告劳。
从役伊何,薄求卑位。告劳伊何,来参卿事。
名存实爽,负信愆义。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卷55_2「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王勃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卷55_3「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王勃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卷55_4「山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卷55_5「咏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卷55_6「怀仙」王勃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
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
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卷55_7「忽梦游仙」王勃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佩。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卷55_8「杂曲」王勃
智琼神女,来访文君。蛾眉始约,罗袖初薰。
歌齐曲韵,舞乱行纷。若向阳台荐枕,何啻得胜朝云。

卷55_9「秋夜长」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卷55_10「采莲曲(乐府作采莲归)」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不惜西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裴回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卷55_11「临高台」王勃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尘间狭路黯将暮,
云间月色明如素。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银鞍绣毂盛繁华,
可怜今夜宿娼家。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卷55_12「滕王阁」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卷55_13「江南弄」王勃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露香烟渺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卷56_1「圣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卷56_2「寻道观」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卷56_3「散关晨度」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卷56_4「别薛华」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卷56_5「重别薛华」王勃

~


#闻应馥# 文言文 王勃故事 -
(18499521846):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乃矍⑥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⑦,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

#闻应馥# 诗人王勃的名句有哪些
(1849952184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挺经典的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更是公认的唐诗极品,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唐诗中最能渗透古今、撼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闻应馥# 谁知道王勃中状元的整个故事? -
(18499521846): 王勃(649~676年),汉族,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

#闻应馥# 唐代诗人王勃的诗句名句一 -
(1849952184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闻应馥# 王勃用以表达豪迈情怀的诗句有哪些? -
(18499521846): 王勃表达豪迈情怀的诗句有:1、《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2、《麻平晚行》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

#闻应馥# 诗人王勃写了什么诗?
(18499521846): 王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 杰”之一.王勃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自幼聪慧好学,为时...

#闻应馥# 王勃的诗句高山秋水共 -
(1849952184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语出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作者以落霞、孤鹜、秋水和长天四个景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历来被奉为写景的精妙之句,广为传唱.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

#闻应馥# 王勃相关的典故(四字) -
(18499521846): 《唐摭言》载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

#闻应馥# 王勃送别好友且带有豪迈情怀的诗句有哪些? -
(18499521846): 1.《别薛华》王勃·唐代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2.《秋江送别二首》王勃·唐代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归舟...

#闻应馥# 王勃故事 王勃故事译文 -
(18499521846): 王勃故事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乃矍⑥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⑦,初不精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