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景抒情?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16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悲喜的情感.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方式.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自然段为例:

雨是"淫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曜""潜形""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扩展资料: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议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拟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浓缩、提炼和升华,颇有典型意义。“若夫”以下描写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淫雨、阴风、浊浪构成了主景,不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至若”尽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嘹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的良辰美景。

更有鸥鸟在自由翱翔,鱼儿在欢快游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满活力。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展了意境,增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而“登斯楼也”的心境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和它同时的另一位文学家欧阳修在为他写的碑文中说,他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


#白蚀面# 《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19644449959): 属予作文以记之.(借景抒情,表达自己虽被贬谪但仍要“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

#白蚀面# 登岳阳楼的写景抒情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19644449959): 由事入景,因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重修岳阳楼和作记,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观,对湖光水色的景物描写,(二段是总写景,三四段是以情造景,为了写出不同览物之情而特设两段景),以“然则”一语引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又以“或异二者之为”展开议论话题,从而揭示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白蚀面# 岳阳楼记赏析 -
(19644449959): 岳阳楼记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

#白蚀面# 岳阳楼记中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不同的景色,表达了不同的心情 -
(19644449959): 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 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作者先提出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说他被贬官到岳阳后,...

#白蚀面#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 -
(19644449959):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简单地说,是为了规劝友人滕子京,并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 详细一点,就是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到河南 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诬告而被贬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

#白蚀面# 关于《岳阳楼记》的一些问题.急急急急!~~~问题1:岳阳楼记文章略写巴陵胜状 详写览物之情的原因. 问题2:说说这篇散文是如何把叙事、写景、抒情... - 作业帮
(19644449959):[答案] 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湖景的彩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情中潜理,理中蕴情,逐层披露,迭进深入,如深山探宝,渐入胜境,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

#白蚀面# 《岳阳楼记》全文的含义,作者的用意求详解
(19644449959): 古文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

#白蚀面# 岳阳楼记与念奴娇过洞庭的异同之处 -
(19644449959): 《岳阳楼记》和《念奴娇·过洞庭》都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但它们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形式上:《岳阳楼记》是以散文形式写的,而《念奴娇·过洞庭》则是以词的形式写的.内容上:《岳阳楼记》由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豁达、奋发向上的精神,强调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修身之道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念奴娇·过洞庭》则着重写景,通过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此外,这首词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总的来说,《岳阳楼记》更注重议论和抒情,而《念奴娇·过洞庭》则更注重写景和抒发个人情感.

#白蚀面# 比较《登岳阳楼和岳阳楼记》写景和抒情上的异同?如题
(19644449959): 这两篇都写了岳阳楼周围的景色,也都用了借景抒怀的方法.两篇的开头都交代写作原因,《登岳阳楼》是慕名登临而作的,《岳阳楼记》是应约有感而发.两篇中间都是写景.但《岳阳楼记》是在与前文的“悲”“喜”之情对比中提出了“先忧后乐”的主张,显示了作者志越的高远;《登岳阳楼》诗是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吐蕃入境,边境不宁,百姓遭乱而流离.所以说,范仲淹与杜甫这两位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相同的结构、叙因、写景、抒怀,写同一对象,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思想境界,与民同乐、同忧.

#白蚀面# 《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文章在创作动机、写作内容和艺术风格?
(19644449959): 相同点: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 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由此可见,《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堪...